文档详情

浅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l****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50KB
约2页
文档ID:39054771
浅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_第1页
1/2

1浅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摘要】本文通过对十一脏取决于胆的探讨论述了胆与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指出正确地理解胆的生理功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内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浅谈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出自《素问六节脏象论》从古自今,历代医家对此论述颇多,总括起来不外两个方面一是,五脏六腑起决定作用的是胆因胆主春生之气,万化之源,春气升则万物化安,胆气升则十一脏之气皆升,故“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二时,胆主决断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也就是说,人体脏腑的正常神志活动主要取决胆的功能以上两种说法虽各有道理,但也有不足之处如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心为君主之官,但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最后决定,必资于胆胆主决断,刚正果断,为中正之官,对外界事物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人体的神志活动起着调节作用马莳说“盖肝之志为怒,心之志为喜,皮之志为思,肺之志为忧,肾之志为恐,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以决断之者乎 ”所以说,十一脏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胆的功能胆气状,则邪不可干因此,二者应当和参,相辅相成,融会贯通,运用于临床单独强调一方的作用,而忽视另一方的作用,都是欠妥的。

《素问奇病论》王冰注:肝胆相连,共同疏泄气血,调畅气机,使脏腑气血通畅,气机升降平和胆附于肝,二者相为表里,胆主决断主导肝的正常疏泄,对人体的精神、情志、意识、思维,起着果敢决断的作用 《素问奇病论》云:“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 ”如肝胆不和,则见虚烦少寐,或恶梦惊恐,触事易惊或善恐,短气乏力,目视不明,口苦等症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灵枢邪客篇》云:2“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主,是神志活动的主宰而胆经的经别“上肝、贯心”(《灵枢经脉别论》)胆与心气想通,心主神明,而胆主决断,两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以维持神志活动的正常若胆主决断,两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以维持神志活动的正常若胆主决断之功能失职,上扰心神,则见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胆怯易惊或哭笑无常,犹如人将捕之等症 《血证论》云:“肝主疏泄,胆中相火,扣不亢烈,则为清阳之木气,上升于胃,胃土得其疏泄,故水谷化 ”《内经》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脾胃之运化功能,取决于胆汁的正常排泄若胆汁排泄不利,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见胃脘胀满疼痛,食少,腹胀,便溏等症;若胆汁上逆,则口苦,呕吐苦水;胆汁外溢肌肤则出现黄疸。

《素问气厥论》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胆失和降,其火郁而上冲于脑,清灵之府失宁,故见眩晕目胀,耳鸣口苦,癫狂等症;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胆热上扰清窍,脑受其热,故见鼻渊,或见鼻衄等症 《血证论总论脏腑病机论》云:“相火之宣,布在三焦而寄居胆腑…… ”少阳之脉历三焦而布胸胁,三焦为手少阳和足少阳所主,二者相互贯通若胆郁气滞,三焦气化失司,影响水液的正常排泄,以致水液内停,故见痰饮,水肿,淋病等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和肺气之降,肾气之升,皆赖乎胆气胆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肺肾两脏,若胆气和则两脏功能正常胆气失和则肺气不能肃降,肾气不能升腾,而见气短,咳喘气促,动则尤甚等症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 ”也就是说,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介于半表半里之间胆为三阳经之枢纽,胆的功能正常与否,3直接关系到手足太阳手足阳明的正常功能,而出现种种病证,如《伤寒论》172 条,太少合病的黄芩汤证256 条,少阳阳明合病之大承气汤证等 综上所述:胆主决断,五脏六腑起决定作用的是胆,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只注重胆主决断,片面强调其重要性,而忽略了心肝等脏调节神志活动的作用,这对胆主决断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五脏六腑起决定作用的是胆,这种说法显然不够确切因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强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也就是说,五脏生理功能活动能够统率全身整体的生理功能正如《甲乙经》曰:“胆者,中精之府,五藏取决于胆…… ”因此,要认识到五脏六腑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胆同时,又要正确理解胆主决断这一生理功能,掌握“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的深刻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在临证中起到妙手回春之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