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郑大行政管理真题汇总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KB
约8页
文档ID:519402765
郑大行政管理真题汇总_第1页
1/8

专业:120401A行政管理专业课初试考试科目:③ 604公共管理学(一)④ 817政治学基础推荐参考书目:① 徐国华、张徳、赵平:《管理学》,淸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泄价:22, 85折:18.7)②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上价:39, 85折:33.1)③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髙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二版)(泄价:32, 85折:27.2)④ 王浦励:《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二版)(泄价:36, 85折:30.6) 专业课复试考试科目:行政管理学推荐参考书目:①张国庆:《公共行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三版)(泄价:59, 85折:51)专业课加试考试科目: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②组织行为学推荐参考书目:①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岀版社(复印版25元)② 孙彤:《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试题考试科目:管理学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 有效克服管理中的沟通应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P258-2592. 斯金纳强化理论对搞好管理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p187-1883. 分析管理滚动计划法的优缺点。

P844. 公共管理者必备的基本技能P206-2105.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征P369-3746. 政府采购的准则与方式P326-327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1从管理学角度综合分析“经济人假设”与“复杂人假设”理论P200-2032. 分析科学管理理论与人群关系理论的区别P16-21 P32-343. 影响政策执行力与绩效的因素P262-266 p225-2302004年试题考试科目:管理学1 简述人力资源的特性10分)P283-2842 简述绩效管理的作用10分)p241-2433 “张三和李四都需要钱,张三通过勒奋劳动满足了,李四通过抢劫也得到满足了从这句话中分析 需要和动机之间的关系20分)p1714 试分析“双因素理论”提出的基本内容,逻辑基础和实施建议20分)p1785 使用战略管理理论解释“为国有三计:有万世之计,有一时之计,有不终月之计这句话的含义P390-392 (20 分)6 试分析目标管理的优缺点及实施建议P92 (20分)7 某单位在组织管理中出现了下而的一些问题:领导管理不力,组织分散,做出决泄和信息沟通都很慢, 且准确性差针对这些情况,假如你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请问:(1) 你会采用什么样的信息沟通网络类型?为什么?(2) 根据你所采用的信息网络类型,你具体会怎样进行信息沟通?(20分)P256-2578。

联系实际谈谈政府失灵的表现30分)(类型和原因)p179-1872005年试题考试科目:管理学1 试述正确推行组织变革的策略和方法10分)p138-1392. 根据激励理论,设置组织管理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0分)P172-1733 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10分)P211-2154 你是如何理解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论的? (20分)"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自我实现人、复杂 人、观念人*5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这是当今人们普遍接受的共识请您谈谈为什么? (20分)"概念分析、现状分析、重要性表述"6 为什么说企业文化是企业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 (20分)概论P282-2857 请用管理的系统观念解释-中央提岀的科学发展观20分)& 试述现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20分)P283-2849. 试分析中国政府信息化过程中而临的问题20分) 2006年试题考试科目:管理学1. 简析泰勒制的优缺点10分)P18-232. 分析克服组织老化的管理对策10分)p133-1343. 用管理学原理分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的含义(10分)4. 你认为领导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权威观10分)5. 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方而的作用10分)P352-3536. 试用管理学系统观念分析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意义20分)7. 分析亚当斯公平理论20分)p185-1878. 如何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20分)P222-2269e分析当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20分)P283-28410. 试述建设企业型政府的实施策略20分) 2007年试题考试科目:管理学(公共管理学)1. 有人说:“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你认为正确吗?请阐述你的观点10分)2. 目标激励有效性的要求10分)管理学P172-1733. 公共物品的特征10分)公管p5-7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精神10分)5. 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10分)公管P309-3106. 巴纳徳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10分)管理学P35-387. 从现代管理视角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10分)管理学P48-498. 阐述对“复杂人假设”的理解20分)9. 非正式团体的功能及有效管理对策20分)管理学P32-3410•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行为模式。

20分)公管p162-16411. 分析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中而临的问题20分)公管P358-3612008年试题考试科目:公共管理学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有人说:“推行目标管理的关键是领导”,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管理学P92-962. 请阐述你对“途径一一目标理论”的理解管理学P220-2213. 简述公共决策法制化的要求公管P229-2304. 简述官僚模型组织的特征5. 简述我国政府间关系进一步调整的措施公管P156-1596. 简述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形式二 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1 .试分析公共物品供给低效率的原因2. 论述复杂人假设理论的内容,并依此谈谈它对管理的价值•人性假设理论円3. 试述公平理论的内容及对管理的意义管理学p185-1872009年试题考试科目:公共管理学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阐述轮式沟通网络的特征2. 在组织设计中,使职位具有灵活性的举措有哪些?3.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4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征)5简述我国第三部门的职能NGO NPO6简述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二 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1某单位在进行组织人事制度改革中遇到了来自层层方而的压力,假如你是领导你会怎么做(试论述在组织 改革阻力大的情况下,如何顺利推进改革)2. 请你从现代管理学的视角论述对“中庸之道”的理解3. 论述我国政府间关系调整的措施(的调整措施)2010年试题考试科目:公共管理学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管理的含义有哪些?管理学p2-32、 团体组织风無期的特征及管理对策 管理学P128-1293、 公共财政管理的内涵 公管P308-3094、 中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差异公管P286-2875、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 公管P243-2486、 咨询子系统的作用(此题记忆不全)公管P212-213二、论述(每题30分,共90分)1、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分析2、 论述激励中的民主公正原则及管理应遵循的方法管理学3、 经济环境对组织影响 公管P60-622003年考试科目:政治学理论一、简述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60分)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泄义3. 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4.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5.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方法6.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二 论述下列各题(每题30分,共90分)1. 国家结构的主要类型及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联邦制?2. 比较传统政治管理和现代政治管理3. 联系实际谈谈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2005年考试科目:政治学理论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90分)1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政治权力的能动性和动态发展性 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政治制度对政治心理的影响 确立和实施政治改革目标的原则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中西封建制的不同特点 国家本质9「政治权利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 联系我国实际,谈谈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 联系我国实际,谈谈无产阶级政治统治基础的巩固和扩大2006年考试科目:政治学理论一、 简答题每题10分,共90分)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共产党宣言》对政治学的贡献 利益的地位和作用 政治权利的作用 政治统治的基础 政治参与对社会环境的彫响 政治心理的作用政治改革的客观条件。

9. 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二、 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2007年考试科目:政治学理论一 简述下列各题(每题30分,共90分)1 •比较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10分)2. 政治权利的本质及特性(10分)3. 政治统治的基础10分)4. 政治参与及其特征10分)5. 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及构成要素10分)6•比较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10分)7.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10分)8. 我国的国家机构10分)9. 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10分)二论述下列各题(每题30分,共60分)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政治管理的主要功能30分)2. 用政治学的观点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利益矛盾及解决路径30分)2008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础一. 简答(每题15分,共90分)1 •比较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2.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3•比较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4. 民族与国家的相互关系5. 政治文化的功能和结构6. 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二. 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内涵。

2.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2009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础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1. 政治学及其研究范围2•国家权力及其特征3国家结构及英形式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及其优点5. 政治统治及英特征6. 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二 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联系实际谈谈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2. 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价值2010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础一、 简答(每题15分,共90分)1、 政治的社会地位2、 共同利益及苴基本特征3、 政治权力及其特性4、 政治统治及苴特点5、 国家及其本质6、 政治社会化及其特点二、 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1、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2、 联系实际谈谈政治民主的发展路径郑州大学2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