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51KB
约7页
文档ID:5013133
【2017年整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_第1页
1/7

1-2010 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一、美学专业(010106):艺术学院目前与哲学院美学专业联合培养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导徐庆平教授,1946年出生于北京巴黎大学美术学博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和译著有:《西方艺术史》 、 《现代绘画词典》 、 《光荣属于希腊》 (合著) 、 《奔腾尺幅间》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 《世界十大博物馆》 (总审校) 、 《徐悲鸿年表》等曾应邀赴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个人画展,作品被欧美亚洲各国收藏家和收藏机构收藏招生专业方向有:中西艺术比较与研究、东西方绘画的理论与实践博导郑晓华教授,1963年出生于浙江缙云199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美术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 ,为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委员秘书长著有:《翰逸神飞——中国书法的历史与审美》 、 《古典书学浅探》 、 《艺术概论》 、 《中国书法史话》 、 《颜筋柳骨》等。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为人民大会堂等机构收藏曾应邀赴日本、台湾访问交流招生专业方向有:中西艺术比较与研究、中国书画的理论与实践博导陈传席教授,1950 年 9 月 1 日生,1980 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攻读史论专业,1982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1982 年 9 月至 1985 年任职安徽省文化厅期间,曾组织中国美术界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组织全国 36 家博物馆精品联展,在国际美术界产生巨大影响1986—1987 年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1987 年 9 月回国,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1993 年 3 月任教授,2000 年任博士生导师,2001 年获古典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从事艺术史和文学史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美术历史和理论研究、艺术美学研究、中国画技法实践出版有《中国山水画史》 、 《六朝画论研究》 、《中国绘画美学史》等著作,其散文作品被收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散文大系》 ,其绘画作品被收入《中国绘画年鉴》 招生专业方向有:中西艺术比较与研究、中国美术史研究二、艺术学专业(050401)本专业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创作与理论兼能的中西艺术研究人才。

本专业包含的研究方向有:1、 外国美术史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从史前到 21 世纪外国美术的发展、流变,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画家、艺术流派及创作理论、创作方法导师徐庆平教授,1946年出生于北京巴黎大学美术学博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和译著有:《西方艺术史》 、 《现代绘画词典》 、 《光荣属于希腊》 (合著) 、 《奔腾尺幅间》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 《世界十大博物馆》 (总审校) 、 《徐悲鸿年表》等曾应邀赴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个人画展,作品被欧美亚洲各国收藏家和收藏机构收藏2-导师潘力副教授:1957 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5 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90年赴澳大利亚留学1997 年赴日本留学于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06 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日本美术的研究2005 年获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课题资助赴东京考察一年;2005 年至 2007 年任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开设课程:亚洲美术、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等。

著有《日本美术:从现代到当代》 (2000 年,河北教育出版社) , 《论浮世绘》 (2007 年,河北教育出版社) ,多篇论文及作品在《中国艺术》 、 《世界美术》 、 《美术研究》 、 《装饰》 、《美术观察》 、 《东方岩彩》等期刊上发表导师王文娟副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05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外美术比较研究方向)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1、中外美术史论研究;2、艺术哲学;3、艺术思想史研究及知识分子研究;4、当代美术批评著有《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 在《美术》 、 《美术研究》 、 《美术观察》 、 《清华美术》等海内外杂志共发表论文近 50 篇主要论文有:《中西绘画色彩及其抽象性问题》 、 《中西雕塑的文化精神溯源》 、 《论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的色彩革命》 、 《现象学读解:〈亚威农少女〉及其现代、后现代思潮》 、 《论儒家色彩观》 、 《论道家色彩观》等2、 中国书法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流变,书法史上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书家及其艺术创作、艺术理论,书法艺术创作的理论、方法等导师郑晓华教授,1963年出生于浙江缙云。

199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美术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 ,为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委员秘书长著有:《翰逸神飞——中国书法的历史与审美》 、 《古典书学浅探》 、 《艺术概论》 、 《中国书法史话》 、 《颜筋柳骨》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为人民大会堂等机构收藏曾应邀赴日本、台湾访问交流3、 中国美术史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自魏晋至现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流变,各个时代有代表性的画家、艺术流派及创作理论、创作方法导师陈传席 1950 年 9 月 1 日生,1980 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攻读史论专业,1982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1982 年 9 月至 1985 年任职安徽省文化厅期间,曾组织中国美术界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组织全国 36 家博物馆精品联展,在国际美术界产生巨大影响1986—1987 年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1987 年 9 月回国,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1993 年 3 月任教授,2000 年任博士生导师,2001 年获古典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从事艺术史和文学史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美术历史和理论研究、艺术美学研究、中国画技法实践出版有《中国山水画史》 、 《六朝画论研究》 、 《中国绘画美学史》等著作,其散文作品被收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散文大系》 ,其绘画作品被收入《中国绘画年鉴》 导师付阳华 1975 年 7 月 5 日生,1996 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1999 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02 年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专业为中国美术史2002 年 7 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主要授课:中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等研究领域为中国绘画史中的风格流派、画家、作品、题材演变以及地域美术研究,绘画鉴藏与画论研究近年来有多篇文章发表于《文艺研究》 、《美术》 、 《美术观察》 、 《美术之友》 、 《中国书画》 、香港《新亚论丛》等,有著作《赵孟頫》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明遗民画家研究》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并编著有《中国绘画经典(明清部分) 》 (人民美术出版社) ,任《北京美术史》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明清两编主编、参与撰写《东方美-3-术史》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等教材三、音乐学专业(050402)本专业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理论与实践兼能的中外音乐研究人才。

本专业包含的研究方向有:1、艺术歌曲创作与研究方向:本方向主要研究国内外艺术歌曲的创作、发展、流变和传承,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艺术流派及创作理论、创作方法导师赵方 1960 年出生于湖北先后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武汉音乐学院本科小提琴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 ,北京市舞台艺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委创作公演多部大型舞剧、歌曲百余首及大量舞蹈、电视剧、电影音乐代表作大型舞剧《土里巴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大奖”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电影《山乡书记》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华表奖” ,歌曲《百合》获北京市政府文学艺术奖著作《20 世纪中国名歌名曲赏析》2、音乐史论研究方向: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外音乐史的源流与发展,包括各个历史时代的音乐流派、音乐风格、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中外音乐思潮和哲学观念变化的研究导师齐柏平副教授 1963 年生于湖北1989 年武汉音乐学院本科毕业1994 年 7 月获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文学硕士学位1994 年 7 月至 1999 年 9 月在武汉音乐学院任教。

1999 年 9 月至 2002 年 7 月于中央音乐学院攻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 年 9 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的主要课程为《中国音乐史》 、 《西方音乐史》 、 《民族音乐》 、 《中外音乐鉴赏》等曾于 2000 年 6 月 6 日至 6 月 20 日赴香港参加第二届全国旋律学会议主要论文有《“拿来主义” 、 “危机论”与“超越派”——对当前音乐界中西之争的思考》 、 《中国先秦儒家音乐观的本质及特征》 、 《论先秦礼乐的发展变迁及其思想作用》 、《鄂西土家族与荆楚汉族民歌旋律的比较研究》 、 《唐代古琴概述》 、 《竹枝研究》 、 《中国民歌的美学功能刍议》等 20 多篇著作有《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 、 《20 世纪中国音乐表演艺术与作曲技法理论文献综述》 、 《中国土家族民歌文化专题研究》等3、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方向:本方向主攻视唱练耳教学与研究,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中外音乐基础理论教学比较研究导师王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际女音乐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一直从事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曾先后受聘于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多所院校,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基础理论与实践。

主要成果有:出版包括我国第一部自主研发的多媒体一体化软件教材“考生听力冲刺”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主持参与包括“视唱练耳与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应用“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近十项;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其中《V 字图标节奏同步速记法》有效地解决了视唱练耳教学中听写记谱的问题;获得广播电视部电教节目二等奖(电视讲座:儿童五线谱入门,1989) ,全国首届奥林匹克音乐能力大赛优秀教师奖(1992) ,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与乐理试题设计大赛(乐理课件和听力课件)分别获得优秀奖(2007) ,全国艺术高校视唱改编&创作& 演唱大赛优秀奖(2008)等多个奖项四、美术学专业(050403)本专业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包含的研究方向有:-4-1、油画专业研究方向:油画的绘画语言与民族化研究、油画语言与情感表现的研究、油画创作创新研究以及油画的现代性研究等油画是外来的画种,实现民族化和个性化是中国油画发展的重要任务,在这个问题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油画在造型、色彩、技法、材料和观念诸多方面的探索,应当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比如以色彩为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油画发展急需研究的课目油画在中国是尚在发展的学科,对油画各个领域的创作方法和规律的探讨,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导师徐唯辛教授:1958 年生1981 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1988 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主要作品有:油画《馕房》获首届中国油画展优秀奖;油画《圣地拉萨》入选《1997 当代中国艺术展》 ;油画《酸雨》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2004 年油画《工棚》获全国十届美展银奖和文学艺术奖代表作品:《2005 中国煤矿纪实——矿工肖像系列》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