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集DOC 如果需要下载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集DOC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最后一页的最后一个帖子链接中下载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观看参考一下,则无需下载!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没对准0刻度线的 正确的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 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