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知照性公文写作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31KB
约72页
文档ID:605838293
第六章知照性公文写作_第1页
1/7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章,,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公告,,第二节,通告,,第三节,通知,,第四节,通报,,第五节,公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一、公告的适用范围,,,(一)内容的庄重性、公开性,,公告所宣布的都是重大的、国内外极为关注的事项,或者依法必须向社会公布的法定事项,其内容庄重严肃,体现着国家权力机关的威严使用公告时既要考虑其内容的公开性,又要考虑到在国内国际可能产生的政治影响,不是任何公务事项都可以用公告形式宣布的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二、公告的特点,,(二)发文机关的特定性,,公告的发文机关级别有一定限制,一般限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机关,某些法定机关(如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人民银行、海关等),以及某些被授权的部门(如新华社等)。

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二、公告的特点,,(三)发布范围的广泛性,,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的公文,其告知范围相当广泛,有时面向全国,有时面向全世界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二、公告的特点,,(四)发布方式的新闻性,,公告的发布形式具有新闻性特征,它一般不用红头文件的方式下发,也不公开张贴(除非特别需要),而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公开发布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二、公告的特点,,(一)重要事项公告,,这类公告主要用来宣布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外交等方面的重要事项二)法定事项公告,,这类公告主要用于发布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宣布禁止妨害国家和公共利益的行为的有关规定,或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发布一些重要事项等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三、公告的种类,,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四、公告的写法,,,标题,,,,,,,,公告,,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正文,,(一)标题,,公告的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组成方式:,,1,、发文机关+文种,这类写法比较常见。

2,、发文机关+事由+文种3,、事由+文种4,、只写文种,即,《,公告,》,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四、公告的写法,,(二)正文,,,1,、公告依据,开头写明制发公告的根据、缘由或目的,一般是依据国家的某一法令或某权力机构的决定及某种情况等2,、公告事项,这是公告的主体部分,写明要宣布的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3,、公告结语,一般以“特此公告”、“现予公告”等惯用语收尾;也有的公告主体部分写完还有结尾部分,用以提出执行要求;还有的主体部分写完即结束全文,没有专门的结语具体采用哪种写法,应视实际情况而定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四、公告的写法,,(三)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在正文(或附件说明)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名称及发文的年、月、日,并加盖印章有的公告发文时间标在标题下面,文尾则省去不写重要的公告还要标明发布地点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四、公告的写法,,(一)要准确把握文种,,(二)行文要庄重严肃,言简意赅,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一节 公告,,五、公告的写作要求,,,《,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二节 通告,,一、通告的适用范围,,,,(一)广泛性,,通告的广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国家政策、法令,小到群众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务,无论是政治、文化领域,还是水电、交通、金融、税收等经济领域,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可用通告发布;二是使用单位广泛,其制发不受发文机关级别的限制,任何级别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可根据自身行使职权和开展业务的需要发布通告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二节 通告,,二、通告的特点,,(二)地域性,,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的,而且多就某一地区或某一事项而发布,让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相关人员知晓,因此,其告知对象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具有地域性三)公开性,,通告一般不涉及保密内容,它既可以用公文形式发布,也可以公开张贴,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发布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二、通告的特点,第二节 通告,,,(一)知照性通告,,这类通告主要用于向一定范围的单位或有关人员宣布应当周知的事项虽然在知照事项本身的时候,也可提出某些执行要求,但从总体上来讲,是以知照事项为主的,不具有强制性与约束力二)法规性通告,,这类通告主要用来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宣布一些需要严格遵守执行的规定或要求。

这些规定或要求往往都是围绕着保证某一事项或活动的正常秩序而提出的,其发文机关一般都具有相应的权威或权力,或者是根据上级领导机关的有关决定、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而制发,所以,这类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有时还具有法律效力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三、通告的种类,第二节 通告,,,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四、通告的写法,,,,,,,,,,,,,,,通告,,,,,标题,,,主送机关,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正文,第二节 通告,,,(一)标题,,通告的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组成方式:,,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发文机关+文种3,、事由+文种4,、只写文种,这种形式多见于单位内部张贴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四、通告的写法,第二节 通告,,,(二)主送机关,,通告虽然是在一定范围内发布的,但其告知对象往往是不特定的,所以一般不写主送机关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四、通告的写法,第二节 通告,,,,(三)正文,,1、通告缘由,,主要介绍发布通告的背景、根据、目的和意义等2、通告事项,,具体介绍需要周知的事项或需要遵守执行的规定、要求等3、结束语,,多采用“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或“特此通告”等规 范性用语结束全文。

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四、通告的写法,第二节 通告,,,(四)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在正文(或附件说明)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名称及发文的年、月、日,并加盖印章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四、通告的写法,第二节 通告,,,(一)结构要严谨有序,,(二)语言要通俗易懂,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五、通告的写作要求,第二节 通告,,,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六、通告与公告的区别,第二节 通告,,,,公告,通告,相同点,,通告与公告同属知照性公文,二者都具有晓谕性和公布性,,,不同点,适用范围,用来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的,其发布范围很大,可面向全国,甚至面向全世界,涉及内容多是国家大事或省市级的行政大事,或者履行法律规定必须遵循的程序用来发布在一定范围内需要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虽然它也是面向社会发布,但多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要求这一范围内的某一类特定人群遵守或周知,它所涉及的事项虽然也很重要,但一般没有公告那么重大,多属事务性内容发文机关,发文机关级别高,多为国家领导机关、地方行政机关或由国家授权的部门,基层单位不能制发公告发布不受发文机关级别的限制,上至国家领导机关,下至基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通告。

发布方式,一般不以红头文件的方式下发,也不公开张贴,而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予以发布可根据需要,或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或以公文的形式下发,或公开张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一、通知的适用范围,第三节 通知,,(一)功能多样,,在公文中,通知的功能是最为多样的,可以用来发布规章、传达指示、布置工作、晓谕事项、批转和转发文件等从行文方向上来讲,通知一般作下行文使用,具有指挥、指导作用;但也可以作平行文,用在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主要起知照作用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二、通知的特点,第三节 通知,,(二)使用广泛,,通知是机关使用最频繁的公文文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发文机关级别来看,大到国家级的党政机关,小到基层的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发布通知;从内容来看,上至传达全国性重大事项,发布重要法规、规章,小至单位内部告知一般事项,都可用通知行文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二、通知的特点,第三节 通知,,(三)讲究时效,,通知是一种制发比较快捷、运用比较灵便的公文文种,它所要求办理的事项,都有比较明确的时间限制,受文机关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完成或遵照执行,不容拖延。

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二、通知的特点,第三节 通知,,,(一)发布性通知,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三、通知的种类,第三节 通知,,除重要的法律性文件用命令颁布之外,多数法规和规章性文件,如条例、规定、办法、细则、实施方案等,都适合用通知颁发二)指示性通知,,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三、通知的种类,第三节 通知,,又称规定性通知或布置性通知,主要用于传达指示、布置工作凡是需对某一事项进行处理、对某一问题做出指示,又不适合用命令、决定的形式行文的时候,均可用通知的形式进行处理这类通知带有指示性与指导性,是需要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三)晓谕性通知,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三、通知的种类,第三节 通知,,主要用于告知有关单位或人员某一具体事项,是机关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公文文种其用途比较广泛,人事调整,启用、作废公章,组织召开会议,机构名称变更,机关隶属关系变更,迁移办公地址,安排假期等,都可使用这种通知四)批转、转发性通知,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三、通知的种类,第三节 通知,在所有公文中,只有通知具有批转与转发文件的功能批转性通知主要用于上级机关将某一下级机关报来的文件批转给其他有关下级机关周知或执行;转发性通知主要用于下级机关将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发来的文件转发给所属机关人员周知或执行。

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四、通知的写法,第三节 通知,,,,,,,,,,,,,,,通告,,,,,标题,,,主送机关,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正文,,(一)标题,,通知的标题一般有以下两种组成方式:,,,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事由+文种有时,因通知的内容非常重要,或需要被通知单位尽快知晓,拟定标题时可在“通知”前加上“重要”、“紧急”等词语,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确保居民生活用电和正常发用电秩序的紧急通知,》,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三节 通知,四、通知的写法,,(二)主送机关,,通知的发文对象广泛,主送机关往往比较多,由于各机关的级别、名称不同,在拟写时一定要注意其排列的规范性如人事部,《,关于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主送机关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厅,(,局,),、监察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监察局,(,室,)”,,排列就非常规范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仔细考虑、认真确定主送机关的称谓和排列顺序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三节 通知,四、通知的写法,,(三)正文,,不同类型的公文,其正文部分的结构、写法也有所不同:,,,1,、发布性通知,,这类通知的正文部分比较简单,多数情况下篇段合一。

一般先说明发布规章的目的、根据,然后写明发布事项,最后提出执行要求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三节 通知,四、通知的写法,,,(三)正文,,,2,、指示性通知,,这类通知正文部分的内容一般比较复杂开头需简明扼要交代发文的背景、依据、目的、意义等;主体部分具体阐述所传达的指示、所安排的工作及开展工作的方法、措施和步骤等,内容较多的常分条列项来写,显得清晰明了;结尾可提出贯彻执行的要求,也可省略不写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三节 通知,四、通知的写法,,,(三)正文,,,3,、晓谕性通知,,有关问题通知如下”等惯用语过渡到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写明需告知的具体事项,或对有关事宜做出具体安排;最后用“特此通知”收尾,或省略结语有的晓谕性通知需在文尾列出新成立的组织的成员名单,以及改变名称或隶属关系之后职权的变动情况等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三节 通知,四、通知的写法,,(三)正文,,,4,、批转、转发性通知,,这类通知正文部分的写法比较简单,主要由转发对象、转发决定、执行要求组成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三节 通知,四、通知的写法,,,(四)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在正文(或附件说明)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名称及发文的年、月、日,并加盖印章。

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三节 通知,四、通知的写法,,(一)内容要明确具体,重点突出,,(二)条理要清晰,逻辑要严密,,(三)语言要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三节 通知,五、通知的写作要求,,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三节 通知,六、通知与通告的区别,,通知,通告,适用范围不同,可以用来发布规章、传达指示、安排工作、告知事项、批转和转发文件等,功能多样,适用范围比通告大得多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功能比较单纯受文对象不同,一般是与通知内容直接有关的单位或人员,对象明确,因而具有特定专指性是一定范围内的公众,是不特定的,因而具有普遍告知性发布形式不同,通知一般是内部行文,不公开发布通告一般是通过媒体公开发布,或在公共场所张贴,也可以内部行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一、通报的适用范围,,(一)典型性,,不是任何的人和事都可以作为通报的对象来写的通报的内容一般都是在工作中普遍存在但却又具有典型性的事件,往往能够反映、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鲜明的个性,对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二、通报的特点,,(二)教育性,,无论是表彰先进,还是批评错误,或是传达重要精神、告知重要情况,其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晓其内容,而且还要从典型事件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或学习经验,弘扬正气;或警戒错误,汲取教训;或了解情况,引起重视这就是通报的教育性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二、通报的特点,,(三)时效性,,通报都是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情况和问题而制发的,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一件在当时看来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时过境迁,未必仍然具有典型性所以,通报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与抓住时机、适时通报是分不开的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二、通报的特点,,(一)表彰性通报,,主要用于表彰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介绍先进事迹,推广典型经验,号召人们向先进学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制发的,《,关于表彰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通报,》,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三、通报的种类,,(二)批评性通报,,这类通报主要用于对工作中发生的错误或重大事故以及违法违纪案件等进行批评、揭露、处理,告诫人们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省乡镇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三、通报的种类,,(三)情况通报,,主要用于在一定范围内传达重要精神、发布重要信息、沟通重要情况,以达到上情下达、统一认识、协调并推动工作的目的如,《,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打击赌博活动大力整顿彩票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三、通报的种类,,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四、通报的写法,,,,,,,,,,,,,,,通报,,,,,标题,,,主送机关,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正文,,(一)标题,,通报的标题有三种组成方式:,,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事由+文种3,、发文机关+文种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四、通报的写法,,(二)主送机关,,除普发性的通报外,其他通报都应标明主送机关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四、通报的写法,,(三)正文,,1,、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第一部分,通报缘由无论是表彰还是批评,开头都要交代当事人的先进事迹或所犯错误的实际情况,这是通报的依据。

第二部分,分析评价这是一份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通报事件的理论概括这部分的写作一般都带有比较鲜明、浓重的感情色彩,所以要掌握好分寸,避免过分的渲染和不切实际的褒贬第三部分,通报决定对通报事件进行分析评价之后,往往要明确宣布对有关单位或人员进行表彰或批评的决定第四部分,希望和要求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四、通报的写法,,(三)正文,,2,、情况通报,,第一部分,直陈被通报的情况这类通报的开头一般无须长篇大论,主要是概述通报的内容,或叙写总的情况,说明发文缘由、根据、目的第二部分,对通报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今后的打算或要求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四、通报的写法,,(四)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时间和印章,,在正文(或附件说明)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名称及发文的年、月、日,并加盖印章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四、通报的写法,,(一)通报的事件要具有典型性,,(二)事件的陈述要简洁而明确,,(三)对事件的分析评价要客观、公正,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五、通报的写作要求,,(一)通报与通知的区别,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六、通报与相近文种的区别,,通知,通报,目的要求不同,通过布置具体任务、提出详细的规范化要求和有关规则,来达到指导和推动工作的目的,主要通过对典型事件或重要情况的传达,起到宣传教育或沟通信息的作用,有关执行方面的要求也比通知要原则,甚至不涉及直接具体的执行要求,作用不同,传达、周知有关事项,但通知还具备批转、转发文件的功能,传达、周知有关事项,还有表彰先进、批评错误的作用,表达方式不同,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语言平实、具体,可兼用叙述、说明、议论多种手法,陈述事实,说明问题,分析评价,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二)表彰、批评性通报与奖惩性决定的区别,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四节 通报,六、通报与相近文种的区别,,表彰、批评性通报,奖惩性决定,出发点,,与侧重点,,不同,使受文单位了解要表彰或批评的个人或集体的有关事件,从而受到鼓舞教育或鞭策警示,其着眼点在于事实本身,重在宣传与教育,或先进示范,或以儆效尤重在处置,它的着眼点在于奖惩有关单位或个人,它代表领导层的权威意志,奖功罚过是其首要目的,内容的,,详略安排不同,除了介绍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外,更重要的是要对事实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价,并提出希望与要求一般重在要介绍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及组织的处理决定,,,《,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一、公报的适用范围,,,(一)权威性,,公报是党和国家经常使用的重要公文文种,不仅用于国内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的公开发布,也用于我党、我国与其他国家、政党、政府之间的交往,其发布机关级别一般都比较高,或者是以中央的名义,或者是以国家的名义,或者是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二、公报的特点,,(二)指导性,,公报所发布的重要决定,多属党的方针、政策的确定及实施等方面的内容,它在一个时期内对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认识起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二、公报的特点,,(三)新闻性,,公报的内容往往是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近作出的重大决定,属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应知而未知的事项,通常由党和政府授权或委托新闻机构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上发布,它代表着党和政府的立场、态度、主张,其制作和发布迅速、及时,因此又具有新闻性的特点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二、公报的特点,,(一)会议公报,,会议公报是用以报道重要会议或会谈情况的文件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三、公报的种类,,(二)事项公报,,事项公报是党的高级领导机关用以发布重大情况、重要事件的文件,高层行政机关、部门向人民群众公布重大决策、重要事项或重大措施时有时也沿用此类公报,包括国家统计机关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统计公报、气象部门的气象公报、水利防汛部门的汛情公报等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三、公报的种类,,(三)联合公报,,联合公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政府之间、政党之间就某些重大国际问题或重大事件经过会谈、协商取得一致意见或达成谅解后,双方联合签署发布的文件。

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三、公报的种类,,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四、公报的写法,,,标题,,,,,,,,公报,,发文机关,,署名、发布,,时间及地点,,正文,,(一)标题,,公报的标题常见的有四种组成方式:,,,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发文机关+文种如果是会议公报,则写明会议名称和文种3,、事由+文种4,、只写文种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四、公报的写法,,(二)正文,,,1,、前言,,各类公报前言部分的写法有所不同会议公报的前言要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及会议主要议题;事项公报的前言要阐明发文的背景、缘由、目的,或用简练的语言概述事件的核心内容,即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联合公报的前言要概述公报的来由,即哪个国家、政府、政党或团体的代表,在何时、何地,就什么问题,进行了什么性质的活动(会谈、会见、访问等)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四、公报的写法,,(二)正文,,,2,、主体,,写明要公布的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这是公报的核心部分,是正文的写作重点,要求把公报的内容完整、系统、有序地表达清楚。

观点要鲜明、准确,文字要简练、有力常见的写法有三种:一种是分段式,即每段说明一层意思或一项决定;一种是序号式,多用于内容复杂、问题头绪较多的公报;一种是条款式,将双方共同议定的内容分条分项地列出来,多用于联合公报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四、公报的写法,,(二)正文,,,3,、结尾,,可提出希望、要求,发出号召;或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或不加结尾,主体部分结束即自然收束具体采用哪种写法,应视实际情况而定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四、公报的写法,,(一)要注意内容的准确性、概要性,,(二)语言要庄重、严肃,第六章 知照性公文写作,第五 节 公报,五、公报的写作要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