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门水文地质设计报告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14KB
约4页
文档ID:232426752
专门水文地质设计报告_第1页
1/4

专门水文地质设计报告东华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姓名 彭熙龙专 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指导教师 张卫民课程设计题目:东王村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一、 自然地理条件1. 地形:此次勘察所研究的区域为长14.5公里,宽9.4公里,该地区主要为褶皱构造, 此次主要勘查区域在褶皱的向斜区褶皱走向近东一西,属于开阔对称褶皱区域有较多的 断层,在东侧有一条断裂穿过,西侧有一条主要河流,走向为西北一东南,水流向东南方向, 河流两岸布置有地表水观测站地形东部较高,向西到河流处最低,因此,区域由东北方向 集水汇集到主河流2. 气候:东王村地区降水量及气温资料如下:该地区气温和年降水量在夏季高冬季低,落差大,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年降雨量较大,主 要降雨集中在5-8月份,气温最低1.8C,最高28.7C o3. 水文:该区域褶皱构造与断层发育,故形成了众多的河流、泉,较多的岩溶发育,河 流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区域内以下降泉为主,在河下游岸边出现了一些上升泉二、 地质条件1. 地层:该区域为褶皱构造,因此会出现地层重复在区域中间为上侏罗统,砂岩与砂 质页岩互层,裂隙闭合,上面覆盖有第四纪冲击砂砾石;由中部向两翼依次出现中侏罗统长 石石英砂岩,裂隙张开;下侏罗统页岩,距离底部15m处夹厚度3—5m的可采煤层,裂隙 闭合;二叠系纯质石灰岩,岩溶发育;石炭系页岩夹薄层砂岩;前泥盆系片麻岩和片岩,构 造裂隙闭合,发育风化裂隙,与上覆岩层成角度不整合接触。

2. 构造:此区域为一大向斜形成,为东北走向,有一条断层,为北南走向,倾向西,倾 角85度,上盘为石炭系页岩夹薄层砂岩,下盘为前泥盆系片麻岩和片岩上盘下降下盘上 升,为逆断层二、水文地质条件岩层含水性:1、岩性:由上到下为第四纪薄层冲击砂砾石,侏罗纪页岩和薄层砂岩,二叠系厚层纯质 石灰岩,石炭系页岩夹薄层砂岩2、裂隙发育情况:二叠系的纯质石灰岩裂隙发育较好, 形成较好的含水层,并形成了岩溶,中侏罗统的裂隙张开形成较薄的含水层 3、岩溶发 育特征:二叠系岩溶发育并大范围内均有出露,其它岩层没有岩溶发育4. 泉的出露情况及流量:山于岩性为页岩和薄层砂岩,透水性较差,而又岩层不整合面 接触带,于是地下水出露成上升泉,由承压水补给多在二叠系和下侏罗统岩层交接处和断 层处出露泉流量统计表如下:5、钻孔调查表如下2.各含水层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1).各含水层的出露分布特征:山图可知,二叠系(P)为纯质石灰岩,出露范围较大,岩溶发育,是本地区主要含水层,中侏罗世(J2)长石石英砂岩裂隙张开形成较薄的含水层;其 中,区中第四系(Q)、二叠系(P)中的含水层主要以泉的形式出露,前者主要沿河流分布, 后者沿其与上侏罗统(J3)岩层界线分布;其它含水层则没有出露。

2) .泉的出露条件、类型及命名:根据补给泉的含水层的性质,可将泉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两大类;图中显示共有17处泉, 东王村附近的泉主要为下降泉,而编号为12、13的泉为上升泉,分布在断层地带,为断层 泉3) .二叠系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二叠系纯质石灰岩出露范围较大,岩溶发育,为本地区主要含水层,水质从东向西二叠系 氯化物浓度增高,矿化度明显增大,水温略有升高4) 中侏罗统含水层的水温及水质变化特征:中侏罗统含水层的水温比该地区全年平均气温稍高约17C,从该地区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 知中侏罗统含水层中有硫酸根离子,为中矿化度水,但随其深度增加,矿化度有一定减少 因3号钻孔中出现了较多的低矿化度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总的来说该 地区含水层中的水为中矿化度水5) 含水层的补给、排泄、径流条件:含水层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早侏罗世合晚侏罗世的渗透性能差,中侏罗世的渗透性 能比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好,侏罗系岩层主要侧向径流排泄的河流,岩溶发育强烈,补给来 源大气降水和石炭系向其侧向流入,形成补给的岩溶通道水体总势在该地区的西部排泄,石炭岩区和砾岩区径 流强度大3. 断裂带的水文地质特征:断层,为北南走向,倾向西,倾角85度,上盘为石炭系页岩夹薄层砂岩,下盘为前泥盆 系片麻岩和片岩,为逆断层。

断层的北方有河流到断层结束,南方有河流从断层发源,所以 断层为导水断层有利于将水汇集到向斜地区,增加含水层补给范围和补给量,尤其对侏罗 系和二叠系的含水层补给水量4. 地下水资源的概略估算:山该地区是处于亚热、热带气候,全年平均降水量在1260.4mm,在6、7月份降水量为最 多,平均气温为16.5C,东王村盆地地下水的补给量为4559L/S-H1,二叠纪的补给量为2000 L/S・m四、东王村地区水文地质资料(1) 东王村地区地层及其含水性资料(2) 东王村地区降水量及气温资料(3) 东王村地区地下水化学成分资料(4) 东王村地区水文地质图和剖面图五、小结本次课程设计中对调查区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清楚认识了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并 可据此探讨解决生产、科研问题的途径和措施通过课程设计我初步掌握了地下水资源调查 的方法,运用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在查阅资料过程中运用了进一步熟悉了水文地质学、供水水 文地质学,了解了专门水文地质学这是对我们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 锻炼当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课程中学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