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学概论考试大纲

飞****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5页
文档ID:132652286
农学概论考试大纲_第1页
1/5

《农学概论》考试大纲2006-11-22 15:58:06 信息中心 阅读 ( ) 次(适用于农学专业专升本考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农学的定义及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1 农学的定义、性质、特点  (重点,广义,中义,狭义农学概念) 2 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 3  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4 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与趋势  (重点:作物生产发展趋势)       第二章  作物的起源、分类   一 作物的起源与传播   1 栽培作物的起源和意义  2 作物起源与农耕文化 二 作物的分类  1 植物学分类  2 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3 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 三 作物的分布和种植业分区 1 作物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2 我国种植业分区的依据和类型 第三章 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第一节 作物的生长发育一 作物的一生二 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三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1 作物种子的概念,以及种子休眠与萌发   (重点:种子概念及种子休眠原因与打破方法) 2 作物根系、根瘤、贮藏根、气生根 3 作物根、茎、叶的功能 4 作物茎、叶的生长习性 5 作物花的结构与花的分化发育过程 第二节 作物产量及其形成一 作物产量(重点:作物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二 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重点:构成因素及之间存在的关系,调节方法)三 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1 光合面积、光合强度、光合时间、光合产物的消耗 2 作物群体的概念及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率 3 作物高产群体的特点4 源、库、流的概念及相互关系5 提高作物产量的途经 第三节 作物品质及形成1 作物品质与评价2 作物品质的概念 3 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形态指标与理化指标) 4 作物品质的主要类型(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工艺品质、加工品质) 5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与提高作物品质的措施 第四章 作物生长与环境条件 第一节 光(重点: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光谱成分与作物生长发育)第二节 温度 (重点:作物温度三基点、极端温度、积温、有效积温、活动积温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 水分 (重点:水分的生理生态作用以及旱、涝对作物的危害)第四节 空气(重点: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温室效应和大气环境污染对作物生长的危害)第五节 土壤 (重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作物的影响)第六节 营养 (重点:营养的关键时期及其农业生产调节方式)第五章 作物种植制度  第一节 种植制度 1 种植制度的概念、功能和意义2 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作物布局1 作物布局的概念、地位与作用 2 作物布局的原则 第三节 种植方式 1 复种、复种指数的概念和意义 2 复种的条件和技术3 主要复种方式(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4 间、混、套作(单作、间作、混作、套作)的概念和意义5 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6 轮作的概念和意义 7 连作的危害、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及连作特点的应用第六章 作物的育种与种子产业第一节 作物育种1 品种的概念和特性 2 良种及其在农业生产的作用 3 品种选育的目标和依据原则 4 品种选育的途经、方法 5 引种的概念、原则、方法 6 杂交育种的相关概念 7 诱变育种的概念、特点和方法 8 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二节 种子产业 1 种子的概念与良种繁育 2 良种繁育的程序和方法 3 我国主要作物原种的生产技术 4 种子检测的主要内容第七章  作物生产技术第一节 土壤培肥、改良与整地1 培肥方法2 土壤改良方法及原因第二节 播种和密度1 播种的方法2 合理密度的确定方法与要求第三节 合理施肥1 施肥的基本原则2 肥料种类3 施肥技术第四节 灌溉与排水1 灌溉制度2 灌溉方法3 排水技术第五节 其它技术1 地膜覆盖栽培的效应、技术要点 2 人工控旺技术措施 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化学调控技术措施的应用第八章 作物生产现代化第一节 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特点1 作物生产的现代化的含义2 作物生产现代化的特点第二节 作物生产的机械化1 作物生产机械化的概念2 作物生产机械化的意义与发展趋势第三节 作物生产的设施化1 作物生产设施化的概念2 作物生产设施化的意义与发展趋势第四节 作物生产的智能化1 作物生产的智能化的概念2 作物生产的智能化的意义与发展趋势第五节 作物生产的标准化1 作物生产的标准化的概念2 作物生产的标准化的意义与发展趋势第六节 作物生产安全化1 作物生产安全化的概念2 作物生产安全化的意义与发展趋势参考书:《农学概论》,杨文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