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现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条件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15KB
约2页
文档ID:410135753
实现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条件_第1页
1/2

轨迹生成及加工仿真1. 轨迹生成 轨迹生成是在已经构造好轮廓的基础上,结合线切割加工工艺,给出确定的加工方法和加工 条件,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加工轨迹的过程下面结合本例介绍线切割加工走丝轨迹生成方 法1)选择“轨迹生成”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缺省值确定各项加工参数2)在本例中,加工轨迹与图形轮廓有偏移量加工凹模孔时,电极丝加工轨迹向原图形轨 迹之内偏移进行“间隙补偿”加工凸模时,电极丝加工轨迹向原图形轨迹之外偏移进行“间 隙补偿”补偿距离为AR=d/2+Z= 0.06mm,如图2所示把该值输入到“第一次加工量”,然 后按确定3) 系统提示“拾取轮廓”本例为凹凸模,不仅要切割外表面,而且要切割内表面,这里 先切割凹模型孔本例中有三个凹模型孔,以左边圆形孔为例,拾取该轮廓,此时R8mm轮廓 线变成红色的虚线,同时在鼠标点击的位置上沿着轮廓线出现一对双向的绿色箭头,系统提 示“选择链拾取方向”(系统缺省时为链拾取)4) 选取顺时针方向后,在垂直轮廓线的方向上又会出现一对绿色箭头,系统提示“选择切 割的侧扁”5) 因拾取轮廓为凹模型孔,拾取指向轮廓内侧的箭头,系统提示“输入穿丝点位置”6) 按空格键激活特征点捕捉菜单,从中选择“圆心”然后在R8mm的圆上选取,即确定了 圆心为穿丝点位置,系统提示“输入退出点(回车则与穿丝点重合)”。

7) 单击鼠标右键或按回车,系统计算出凹模型孔轮廓的加工轨迹8) 此时,系统提示继续“拾取轮廓”,按上述方法完成另外两个凹模的加工轨迹 9)系统提示继续“拾取轮廓”10) 拾取 AB 段,此时 AB 段变成红色虚线11) 系统又顺序提示“选择链拾取方向”、“选择切割的侧边”、“输入穿丝点位置”和“输 入退出点”选择A—B—C—D—E—F—G—H—A的顺序加工,B点为顺序起点,此轮廓为外表 面,选择加工外侧边,穿丝点调整到模胚之外,取点为P(-29.500, -48.178),退出点也选 此点12) 单鼠标右键或按ESC键结束轨迹生成,选择编辑轨迹命令的“轨迹跳步”功能将以上 几段轨迹连接起来2.加工仿真 拾取“加工仿真”,选择“连续”与合适的步长值,系统将完整地模拟从起步到加工结束之间 的全过程三、 生成线切割加工程序选择“生成3B代码”项,然后选取生成的加工轨迹,即可生成该轨迹的加工代码下面是得 到的3B代码(D为暂停码,DD为停机码)四、 代码传输(1) 选择“应答传输”项,系统弹出一对话框要求指定被传输的文件(在刚生成过代码的情 况下,屏幕左下角会出现一个选择当前代码或代码文件的立即菜单)。

2) 选择目标文件后,按“确定”,系统提示“按键盘任意键开始传输(ESC退出)”,按任 意键即可开始传输加工代码文件五、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CAXA线切割的工件几何的输入方式,除了交互式绘图外还可以直接读入其他CAD软件 生成的图形数据及图像扫描数据2) 线切割加工的零件基本上是平面轮廓图形,一般不会切割自由曲面类零件3)穿丝点位置应尽量靠近程序的起点,以缩短切割时间程序的起点一般也是切割的终点, 电极丝返回时必然存在重复位置误差,造成加工痕迹,使精度和外观质量下降,因此程序起 点应选择在粗糙度较底的面上当工件各面粗糙度要求相同时,则应选择在截面相交点对 于各切割面既无技术要求的差异又没有异面的交点的工件,则应选择在便于钳工修复的位置 上4)当拾取多个加工轨迹同时生成加工代码时,系统按各轨迹之间拾取的先后顺序自动实现 跳步,与“轨迹生成——轨迹跳步”功能相比,用这种方式实现跳步,各轨迹仍然能保持相 对独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