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50KB
约9页
文档ID:40353146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_第1页
1/9

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让《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蓝 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 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当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起来的时候,很容易让人 想起草原上那种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优 美风景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脍炙人 口的的歌曲已经风靡了半个世纪,它那开阔悠长绵延起伏富于装饰的旋律象是盛在坛子里 的美酒,愈久弥香歌曲虽然唱遍大江南北,但知道这首歌曲作者的人恐怕并不是很多其实,这首歌曲的 作者是已经退休的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的著名作曲家美丽其格老师12 月 20 日,记者在 采访的时候了解到,美丽其格老师今年已经 76 岁高龄,由于身体的原因,他今年冬天没有 留在呼和浩特,而是选择了在气候温暖的南方过冬但这 并不影响我们翻开这首歌曲诞生 前后的历史性的一页 浓郁的草原情怀是创作的源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 骄傲的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其实, “我的家乡”就是作者美丽其格采风的地方---科尔沁草原,那是一个对内蒙古来说 极普通的牧区,美丽其格就出生在这里草原上的生活似乎都是这样: 傍晚,牧人们赶着 羊群牛群回来了,牛羊按捺不住回家的喜悦高声地叫着唱着,主人似乎也在那瞬间忘掉了 一天的疲劳,唱着歌来抒发他全部感情,此时又象歌唱生 活,同时又象在传达一个信号: 我回来了!可有茶喝,可有肉吃?妇女们三三两两收起了针线活结束了一天的地毯上的交 谈,该回去迎接各自的男人了。

孩子们欢天 喜地抓住一只羊就要骑,当然是被摔下来了 羊群从东边回来,牛群可能从西边回来,夕阳下飞扬的尘土伴着此起彼伏的大合唱,此时 你再也不会有别的形容词:这 就是牧人交响曲,它的诞生地只能是在草原上,这支交响曲, 亘古延绵从未间断……爱好唱歌跳舞的美丽其格 19 岁考入内蒙古文工团任演奏员 那个时候专业团体与民间 艺人的往来非常密切,他兼任团内的民间艺人组组长,因此有了机会到草原采风这是一 个极重要的机遇内蒙古有个拉马头琴的大师色拉 西先生,当今的许多马头琴家如宝力高、 玉龙等都是他的学生美丽其格一次在沈阳听了色拉西先生的唱片后就慕名找他拜师还 有一位四胡演奏家叫孙良,还有一 位叫“瞎子铁钢”的民间艺人,能同时拉两把四胡!如果 不是美丽其格亲眼看到绝对不相信在这些大师的熏陶下,美丽其格对民间艺术有了更深 的理解,并为他日 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由于他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他虽身在专业 团体,却被同事们称为“半个民间艺人”1951 年的夏天,考取了中央 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美丽其格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闭目端坐, 一遍又一遍地演奏马头琴他想在琴声和心声的交融中寻找一种灵感:写一首充分表达自 己情感的作品, 但这首歌的出炉却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因为在当年的国庆晚会上, 他见到毛主席,然后,草原上纵马奔驰的种种美好景象一起涌上心头。

“蓝蓝的天上白云 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曲调和歌词几乎同时喷涌而出,一气呵成,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终于写出来了 广为流传这支歌刚一唱出即如一股清泉流入心田,人们刚刚从抗日歌曲、革命歌曲的铿锵中走了 出来,准备开始和平的新生活,这首歌的抒情性和它对草原平静的描绘(意味着和平)使 无数人产生了无限向往之心美丽其格回忆说:“其实这首歌的传播也挺有趣,歌曲写出来以后,开始是我们学校的 一位女同学唱的在我记忆里头,我们同年级在声乐系的一个女同学,她名字 叫陈尚文, 这个同学给我唱的,可巧这一天是个什么欢庆节,还是什么联欢节 ,这个记不太清楚了, 就是在这个上唱完之后,得到掌声是非常热烈这些同学们说 这个歌挺好听,这个来抄曲那个来抄曲,有时候抄不过来我同班同学们也都抄过,这些同学天南海北都有,所以这 个歌就慢慢那么传出去了在 1954 年,文化 部和文联搞了一个群众歌曲评奖,这首歌曲 得了群众歌曲一等奖,广播电台、歌曲刊物纷纷刊发,就这么慢慢传,就传开了,这首曲 目也是同学们必唱的一个曲 目 ”当然,歌曲传出去以后,接踵而来的便是各种鲜花和荣誉 1989 年,这首歌曲还获得了《建国四十年来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优秀作品奖,其他 大大 小小的奖项更是成堆。

美丽”的误会美丽其格是位蒙古族男子汉,但因为名字的关系,却引起了不少有趣的误会1950 年是第一个国庆节,全国都派代表团到北京,内蒙古和其他民族地区代表团一样除 了正式代表团外还有个附属团--文工团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北京饭店逐个 地接见, 到内蒙古团时无论大人小孩逐一握手,美丽其格和马头琴大师色拉西等向毛主席敬酒那 一夜他没有睡着,怀着激动的心情,美丽其格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连 夜写了一首小诗:《举 杯祝福毛主席》 第二天,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来采访,这首诗被团长拿给记者们看,不 想几天后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从 1956 年后,这 首诗入选全国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直至 文革开始,仍有小学语文老师给学生讲:“这首美好的诗出自一位内蒙古大草原来的美丽姑 娘之手……”由于名字的误会, 至今仍有许多人不知道美丽其格是男是女其实,美丽其格是蒙古语的译音,是姥姥为他取的名字它的内涵深逐美妙,很难找到 相应的汉语词汇表达,大体的意境是:一泓湖水明亮如镜,溢而不洒,没有一丝水纹;可 爱的宝贝正在熟睡,他的宁静安详让你无法大声喘息……几经译唱由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太流行了,人人都会唱,在内蒙古更是家喻户晓, 在牧区人们用蒙古语唱,蒙古语表达出来是那样的流畅,以致人们误以为是用蒙古语写的, 其实那原作是汉语写的,由蒙古族诗人那·赛音朝克图翻译过来流传至今。

文革中这首歌曾被改写 “白云飘”改成“红云飘”, “百鸟齐飞翔”改为“战歌更嘹亮”在 70 年代出版的《战地新歌》中可见此景,拨乱反正后才恢复了原貌其实这首歌曲不仅影响了很多人,它的创作对美丽其格老师本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包括他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后来到莫斯科去留学,都和此有关后来,美 丽其格去莫 斯科留学以后,又把这首歌带到了当地,并受到前苏联人民的喜欢,这首歌又被翻译成俄 语版,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苏联同样风光无限 拜师色拉西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之后,曾经在乌兰浩特的科尔沁草原上,发起过一个寻找民间艺人 的活动后来找到了四位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人其中有一位就是美丽其格的老师色拉西作为从草原上来的学生,色拉西老师对美丽其格的影响非常大美丽其格说:“色拉西老 师在民间是很著名的拉潮尔的能手后来我参加革命了到了文工团,到乡下 采集民歌,到 乡下体验生活在这个时候 我就正好到了他们的家乡我就跟色拉西老师说我说你能不能 到我们那儿去他答应说是可以所以我就跟团里联系,我 说我找见这么一个民间艺人是 很有名的,能不能带回来团里同意后,我就把色拉西老师带到乌兰浩特我从色拉西老 师身上,学到的是除了民间音乐而外,还学到 他的潮尔。

后来我去北京念书以后,色拉西 老师就把他的那把潮尔送给我了这是我最珍贵的一样物品,一直到现在不管去什么地 方,这潮尔都不准人动的,搬的 时候这个行李我自个儿搬着 ”名曲造就的歌唱家 中国的男高音歌 唱家们不少都唱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楼乾贵、朱崇懋、 刘秉义等都多次唱过它而唱的时间最长,对它感情最深的就是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了文 革后这首歌获得了新生,于是吴雁泽在演唱时处理了一下,把“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 鞭儿响四方”两句连起来唱,结尾又是一个“大跳”,把草原的辽阔和对新生 活的赞美体现 在一种新的唱法中,这样的处理也得到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等人的赞同汉族、少数民族、 港台观众也都非常喜欢这支歌对吴雁泽本人来说,这也是 他的保留曲目之一如今已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的吴雁泽曾经在公众场合满怀感情地说:“我从当学生时 就喜欢这首歌,我觉得它不仅表现了蒙古族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性格,唱出了蒙古族人 民的心声,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 ”美丽其格:应该保证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空间中国民歌曾经有过辉煌时期,涌现出了大量让人经久传唱的优秀歌曲和一批受百姓喜爱 推崇的歌唱家中国民族众多,地域广阔,为民族艺术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发展 空间。

长期 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在生活、生产劳动中产生的歌曲创作,不仅为本民族和当地人所欣赏 传承,而且互相交流传播为了寻找心上人对山 歌,为驾船避险滩过激流而大吼川江号子,为抒发生产劳动和生 活中的情怀而“漫花儿”刘三姐,阿诗玛至今让人怀念,黄土高原上如泣如诉的信天游悠 扬的兰花 花,热情奔放的新疆民歌,都汇集成中国民歌的海洋 《跑马溜溜的山上》 , 《半 个月亮爬上来》 , 《敖包相会》 ,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 《祝酒歌》 , 《乌 苏里江船歌》 , 《茉莉花》等等一大批优秀民歌,曲曲令人陶醉,首首是传世经典,还涌现象刘天华、王 洛宾、德德玛、才旦卓玛、郭兰英、王昆、李谷一等一批民 间歌唱家和音乐家内蒙古作曲家王星铭曾感慨的说,现在急需要保护和宏扬民族音乐,不喜爱自己民族 文化的人怎么能奢谈爱国呢?现在民族音乐已经走到了谷底,除了一些政治歌唱家和以流 行音乐包装的民族歌手活跃在舞台上以外,真正的民族歌手已经很少见了 美丽其格认为,民歌要继续发展必须寻根,这是唯一避免自己走向衰落的一个办法原 生态的民歌资源要保护好,但是民歌不仅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现在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发 现民族音乐人才的机制,对民族音乐的保护应该从源头上做起,让民歌融入新时代,焕发 新生机。

口文/本报记者 乔宁美丽其格档案美丽其格 1928 年出生,作曲家,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人,生于科 尔沁草原1947 年任内蒙古文工团演奏员,民间艺人组组长1951 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 曲系学习1956 年留学苏联,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1958 年回国后,历任内蒙古歌剧团 乐队队长、创编室主任、内蒙古民族剧团副团 长、艺术顾问等职主要作品有蒙语民族歌 剧《达那巴拉》 、 《莉玛》等十余部,以及《嘎达梅林大合唱》 ,歌曲《远方的朋友请再来》 , 舞蹈音乐《阿杜沁》等 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作于 1952 年,首演于中央音乐 学院“学生作品演唱、演奏会 ”该曲以内蒙民族曲调为素材,旋律宽广舒展,富有浓郁的民 族 风格及地方色彩此曲于 1954 年获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一等奖”,1989 年获“建国四十 年来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优秀作品奖 刚撂下笔,正赶上每年一度的学院暑期学生作品演奏会,美丽其格将“作业”一式两用,拿 到了演奏会上女同学陈尚文(后分配到江苏歌舞团工作)进行首唱,学 院教师杜鸣心 (后参加《红色娘子军》作曲)伴奏陈尚文声音甜润,音域宽厚,表达完美,演唱获得 巨大成功,台下掌声不断,组织者只好应观众要求,宣布重唱 一遍。

更令美丽其格意想不 到的是,演唱会结束后,当地的许多学生、解放军战士、文艺工作者和机关干部纷纷找上 门来,朝他要歌他说:“那时没有复印机,我 抄不过来,同学们便帮助抄,后来要的人多了,就谁要谁抄 ”后来,这首歌在中国音协主办的《歌曲》上发表,从此传遍祖国的大 江南北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信息中心 出版日期: 2006-12-7 期数:498 阅读:116 次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 翔……”这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流传了半个多世纪,仍经久不衰它 的作者美丽其格是内蒙古大草原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他的创作灵感,得自半个 多世纪前的一次国庆盛典草原上升起不落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太阳””我 1928 年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1945 年冬参加了革命工作,1947 年进入内蒙古文工团那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张家口,我们内 蒙古文工团在张家口大境门外1950 年初秋的一天,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突然 来团宣布,政务院(今国务院)将邀请全国各民族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