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类书名词解释.doc

灯火****1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8.50KB
约2页
文档ID:135282232
类书名词解释.doc_第1页
1/2

类书 类书是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用的工具书 类书是我国古代百科全书性质的一种资料汇编,由于内容广阔,博采群书,分类编辑而成,所以得名 【类书】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现存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其价值:一为保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类书按其内容和编排方式不同,有义系、形系、音系三类义系类书就是按材料的义类分部编排,如天文、地理、人事类每系中又分若干小类,如天文分有日、月、星、时等;时又分春、夏、秋、冬等古代类书大多属此类其中以取材范围分,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音系类书是从古书中摘取二至四字的短语,按末一字的韵编入某韵,主要供编纂字、词典找资料出处所用。

如元代的《韵府群玉》、清代的《佩文韵府》形系类书是字形编类,即将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按其上一字归入同一字的类中,而举出包含这个词语的诗文篇目,如清代的《骈字类编》其作用与音形类书略同 我国古代类书之祖,当首推魏时之《皇览》就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魏文帝曹丕时“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丛,凡千余篇”此书早已散佚,后世虽有一些辑佚本,但所存不多,难以窥其全貌六朝时期也有很多类书,如北齐后主武平三年敕撰的《修文殿御览》,卷佚很多,为唐、宋类书所取,今已佚另如齐、梁间的《古今同姓名录》、梁朝的《华林遍略》等皆是 唐代官修类书有三部,即欧阳洵等奉敕撰《艺文类聚》,许敬宗等奉敕撰《文馆词林》,徐坚奉敕撰《初学记》私撰的有二部:虞世南撰《北堂书抄》和白居易撰《白孔六帖》 《艺文类聚》,唐高祖时编,100卷该书从1400多种古籍中分类摘录,分岁时、政治、产业等48部,事实居前,诗文列后,内容丰富其中征引的古代典籍,今多散佚,为我们保存了不少珍贵材料 《文馆词林》,唐高宗时编1000卷分类编纂自先秦到唐代各体诗文原书北宋时已散佚流传在日本的残本约有数十卷,其中大部分已重新传入我国各残卷分别有《佚存丛书》《粤雅堂丛书二编》《古逸丛书》《适园丛书》等刻本。

《北堂书钞》,是唐初的虞世南任隋朝秘书朗时编辑160卷该书从当时各类书籍中摘录名言佳句,凡852类,供当时作文采摭词藻之用 宋代类书编纂规模空前,产生了许多大型类书较为著名的有: 《太平御览》,1000卷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下诏命李昉等人编修,历时八年而成初名《太平总类》,太宗令人日进三卷阅览此书千卷,朕欲一年读遍”,故改题今名又简称“御览”是书分55门,各门之下又分若干类,有些类下又有子目,大小类目共计约5474类《御览》征引古书1690余种可见其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综合性资料工具书,而且是保存古代佚书最为丰富的类书之一 《册府元龟》,1000卷宋真宗命令王钦若、杨亿等辑始于景德二年(1005年),历时八年于太中祥符六年即1013年修成分31门,1104门将历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顺序排列所采以史籍为主,间取经、子引文多整章整节,对宋以前史辑的校勘工作有较高价值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