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级下册全套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9.86KB
约41页
文档ID:276128600
2022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级下册全套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1/41

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一、 敦煌莫高窟 第 1 课时 第 1 周二、 艺术与科学 第 2 课时 第 2 周三、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第 3 课时 第 3 周四、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第 4 课时 第 4 周五、 中国画的形式美 第 5 课时 第 5 周六、 中国画的形式美 第 6 课时 第 6 周七、 用电脑画山水画 第 7 课时 第 7 周八、 陶艺创作 第 8 课时 第 8 周九、 陶艺创作 第 9 课时 第 9 周十、 明暗与立体表现 第 10 课时 第 10 周十一、 明暗与立体表现 第 11 课时 第 11 周十二、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第 12 课时 第 12 周十三、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第 13 课时 第 13 周十四、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第 14 课时 第 14 周十五、 人文奥运 第 15 课时 第 15 周十六、 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第 16 课时 第 16 周十七、 体育场馆设计 第 17 课时 第 17 周十八、 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 第 18 课时 第 18 周十九、 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第 19 课时 第 19 周美术教案1 , 并能课题敦煌莫高窟课时1 总课时数授课时间第一周教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学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 力目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 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标 教学重点 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教学难点 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教学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方法 教学 教学课件 用具 板 敦煌莫高窟书 一、简介设 二、内容计教学过程(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1、导入同学们,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由提问导入,学 生 观 看 录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播放《千手观像生:《千手观音》 音》的录像,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启发学生的兴《千手观音》 )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趣什么人物创作的?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 创作的古典舞蹈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 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 窟壁画《九色鹿王本培养学生的语生》言表达能力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2、新课 说 。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放课件 [昔日繁华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的图 发表见解2、播放课件 [佛的世界 ]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 品各 1~2 幅例如:彩塑 艺术特征(学生总结)年代 图片 北凉 第 275 窟 交脚弥勒 隋 第 419 窟 菩萨阿难像 唐 第 158 窟 涅盘像 壁画 佛传故事 第 329 窟 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 第 257 窟 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缘故事 第 285 窟 五百强盗成佛 经变故事 第 148 窟 弥勒下生 第 217 窟 观无量寿佛 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 点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 多“ 本生故事 ” ,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 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 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 教师总结 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 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 观的情调3、教师结合上述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进行小 结。

播放课件第 130 窟供养人像与张萱的《捣练 图》、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比较学生谈唐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点师总结: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学生欣赏从西魏到晚唐的图案艺术,感受到各个 历史时期的审美追求和时代精神4、播放课件 [百年蒙羞藏经洞 ]) 培养学生自主 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 (课件展 学习、团结协 示:藏经洞的被盗文物及偷盗者名单、图片 作的能力 学生描述 1900 年的中国社会,思考藏经洞被盗 的历史根源并回答问题 (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 术宝库的价值,德育渗透)发挥(播放课件 [神游敦煌 ])师:同学们都爱好旅游吧,今天在课上来一次敦3、练习 煌模拟旅游 —— 台上的是导游,台下的是游客 哪一个旅游团先来介绍学生分组,由一名同学代表全组上前解说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给予鼓励和表扬师:同学们, (放张大千作品) 一切伟大的艺4、小结 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为什么 甘肃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 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 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正因为他们触动 了许多人心底的蕴藏!5、教学反思美术教案课题艺术与科学课时1 总课时数1 授课时间第 2 周知识目标: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

教 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能画出简单的设计图稿学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 爱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目标 教学重点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 中体现的教学难点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情景创设法教学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方法 教学 教学课件 用具 板 艺 术 与 科 学 书 一、艺术与科学 设 二、分析作品 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1、导入1、播放汽车视频 (多媒体课件展示) 缓解学生紧张观看课件2、回顾汽车的发展史提问:看了上心理,调动学述图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了?)引出本课的课生积极性题 《艺术与科学》 一、艺术与科学概念 1、艺术: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 2、新课 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 感美观、愉悦、舒适) 2、科学: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 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的规律 了解艺术对与 (实用、合理、便利) 科学的概念 二、分析实例: 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1、长信宫灯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长信宫灯美在什么的 方? (神态、动作、色彩、造型 ) 2、安 济 桥 教师实验,使学生更直观感受到拱形桥设计的科 学性。

3、蒙娜莉莎 利用光学原理和油性原料进行绘画,逼真生动体现在绘画中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结合实例进行学生加深理解三、 小组讨论总结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不断融合,协调发展 引导学生,师 生共同说出长 信宫灯的科学 性 学 生 欣 赏 图 片,同桌讨论 后说出安济桥 的艺术性和科 学性如:桥 的 简 练 、 美 观、古朴、对 称美等科学 合 理 的 设 计 如:拱形减轻 桥的重量、利 于排水等)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认真思考把刚才提 到的设计不合理的例子重新设计 (例如:班级的桌子、椅子等)2、利用手绘线条的方法进行绘画3、练习 3、将设计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让设计者说出 设计意图教师加以点评艺术与科学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自古代4、小结 人们就能认识到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的结合到了我们现在那就更应该注意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只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艺术的学习5、教学反思美术教案课时2 总课时数2 课题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授课时间第 3、4 周知识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教 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学 能力目标: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目 艺术风格有所了解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标 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教学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方法教学 教学课件用具板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书 一、《平沙落雁》设 二、《江山如此多娇》三、《万山红遍》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1、导入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而中国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梦溪笔激发兴趣,敢由故事引入谈》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得到客人送的《按乐图》很兴奋,王维说这于质疑,以达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客人不到共同探究的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这才信服。

因此目的说 , 图 画 只 能 画 出 一 瞬 间 的 演 奏 活 动 即 “ 止(只)能画一声 ” 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 “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 ” 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 三声 ”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 ⋯ ⋯ 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 、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 、怒 、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 ─ ─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 历来有 诗 、书 、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 “ 诗情画意 ” 都是写心 、写思想 、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