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翻 译 、 考 据 、 整 理《 史 记 ·孔 子 世 家 》社 旗 县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张 晓 全 组 织 整 理史 记 卷 四 十 七 •孔 子 世 家 第 十 七孔 子 生 鲁 昌 平 乡 陬 邑 其 先 宋 人 也 , ( 孔 子 家 族 , 原 是 宋 国 的 贵 族 ,宋 国 君 主 的 分 支 , 殷 商 王 朝 的 后 裔 这 个 家 族 历 史 上 的 重 要 祖 先 之 一 是 孔 父嘉 孔 父 嘉 ( ? —前 710) , 春 秋 时 人 宋 国 大 臣 名 嘉 , 字 孔 父 孔 子 六世 祖 , 官 为 大 司 马 宋 宣 公 将 死 , 让 位 于 其 弟 穆 公 穆 公 在 位 九 年 将 死 , 嘱他 以 君 位 还 给 宣 公 太 子 与 夷 , 并 使 其 子 冯 出 居 于 郑 他 受 嘱 拥 立 与 夷 , 是 为殇 公 殇 公 立 十 年 而 十 一 战 , 民 不 堪 命 太 宰 华 父 督 见 他 妻 “美 而 艳 ”,谋 夺 其 妻 , 遂 借 安 宁 人 民 为 名 , 将 他 杀 死 , 而 取 其 妻 。
殇 公 怒 , 华 父 督 又 杀殇 公 , 迎 公 子 冯 于 郑 , 是 为 庄 公 当 时 是 隐 公 九 年 , 身 为 大 司 马 的 宋 国 显 贵孔 父 嘉 陷 于 政 治 阴 谋 和 个 人 情 仇 , 招 致 了 杀 身 之 祸 孔 父 嘉 的 被 杀 , 在 孔 氏 家 族 史 上 是 一 件 很 大 的 事 正 是 从 他 开 始 , 孔 子家 族 才 开 始 有 了 “孔 ”这 个 氏 名 孔 父 嘉 止 一 子 , 名 木 金 父 , 当 年 孔 父 嘉 被 害 时 尚 幼 , 其 家 臣 抱 之 奔 鲁 后 来 以 字 为 氏 , 曰 孔 氏 孔 圣 仲 尼 , 即 其 六 世 之 孙 也 宋湣公(子共)→弗父何→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 父 嘉 →木金父→祈父 →孔防叔→伯夏→叔梁纥→孔丘)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 hé 姓)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在封建社会被统治者抬至惊人的高度但关于他的出生情况,却一直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说法:“野合说”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
他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唐朝一些学者对“野合”是这样解释的:叔梁纥年老,而孔子的母亲颜氏正在年少,男子已过壮室之年,64 岁,女子却在及笄之龄,15 岁,所以称之为“野合”意思是说,叔梁纥与颜氏女由于年龄上的差异,所以他们的结合是不合礼仪的还有一种“祈祷而生说”这是一种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孔子之父叔梁纥与母亲颜氏在尼丘山进行祈祷,颜氏感受到黑帝的精灵而生孔子梦生说与私生子说梦生说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据《春秋演孔图》记载,孔子的母亲颜氏睡梦中梦感黑帝,生孔丘于空桑之中这种说法玄虚至极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把孔子神化,在他的出生问题上也加进了许多神秘的东西,以区别于凡人,似乎只有这样,孔子才能神而又神,才能成为“圣人”私生子说这种说法经过详细考证指出,颜氏向孔子隐瞒其父的情况达很长一段时间,说明她生孔子之前一定远离孔家独居孔子也自称 “吾少也贱”这些都证明颜氏是一位贫家少女,可能是奴隶或平民的女儿,与做过鲁陬邑宰的叔梁纥显然属于两个不同的阶层因此,对“野合”的解释只有一个:颜氏女在野外被迫与老奴隶主叔梁纥野合,使她怀孕并生下了孔子 合理说 现代一些学者认为,在远古时代,原始人存在着生殖崇拜现象。
到了周朝,男女关系虽然进入文明时代,但仍不十分严谨,生殖崇拜的影响依然存在每年春季,人们都要到“社” 中进行祭祀,以求多子,终日狂欢夜晚,在“社”附近的桑林中,男女可以自由性交这就是所谓的“中春之会”孔子平生从未因“野合”这种“非礼”的家世,受到当时社会的任何非难和歧视这只能有一种解释,叔梁纥与颜氏女的“野合”发生在社会允许的时间和场合—中春之会的桑林中传说中孔子生于“空桑”,正暗示了这一点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出生情况,仍无定论,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男女未经婚配或已经婚配而在室外交合性交乃至婚配的一种特殊形式最早字文记载见于《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史记志疑》云:“ 古婚礼颇重,一礼未备,即谓之奔,谓之野合” 《史记探源》曰:“ 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于尼丘扫地为祭天之坛而祷之,遂感而生孔子,故曰野合”古时认为野合是一种吉祥、美好而神圣的象征,故在墓砖、岩画、绘画、雕刻中常有“ 野合图” 野合之风沿袭甚久, 《后汉书 .鲜卑传》载:“此春季大会,洗乐水上,饮宴毕,然后婚配”此处“ 婚配”即性交。
少数民族野合之风更为多见:高山族“ 男女于山间弹口琴,歌唱相和,意投则野合” (《续台湾府志》卷十四) ;瑶族“ 踏歌而偶奔者,入宫岗,插柳避人 ”(《炎徼纪闻》卷四) ;苗族“男女婚娶不须媒妁,女年及笄,行歌于野,遇有年幼男子,互相唱和,彼此心悦则先行野合” (《苗疆闻见录 》 ) 至今, 某些地区、某些民族仍保留有野合风俗国外野合风俗更盛,如美拉尼西亚索罗门群岛的年轻土著只准在林中而不得在村中性交;斐济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新几内亚的某些部落,印度的风德人、乌托人部落,也规定夫妻应到森林中媾合 ) 鲁 襄 公 二 十 二 年 而 孔 子 生 生 而 首 上 圩 ( 圩 wéi 凹,中央低而四周高如:圩邪:低洼的地方;圩顶:头顶凹陷指人的头部中央低而 四旁高) 顶 , 故 因 名 曰 丘 云 字 仲 尼 , 姓 孔 翻 译 :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不合礼仪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丘 生 而 叔 梁 纥 死 , 葬 于 防 山 ( 防 山 位 于 曲 阜 市 东 邻 ,西 部 平 原 东 部 山 区 .民风 淳 朴 .远 古 时 代 人 们 就 在 这 里 繁 衍 生 息 .有 深 厚 的 文 化 传 统 .境 内 有 埋 葬 孔子 父 母 及 兄 长 的 梁 公 林 ( 又 称 启 圣 林 ) ,有 颜 氏 大 型 家 族 墓 地 -----颜 林 ,乡 驻 地 以 北 有 汉 代 王 墓 14 处 , 东 西 长 17 公 里 , 南 北 宽 8 公 里 , 总 面 积 84平 方 公 里 。
境 内 有 防 山 , 绵 延 数 里 因 孔 子 父 母 葬 于 防 山 之 阴 而 闻 名 天 下 ,故 , 乡 以 山 而 名 防 山 在 鲁 东 , 由 是 孔 子 疑 其 父 墓 处 , 母 讳 之 也 孔 子为 儿 嬉 戏 , 常 陈 俎 豆 ( zǔdòu 俎 豆 1.祭 祀 , 宴 客 用 的 器 具 2.引 申 为 祭祀 和 崇 奉 之 意 范 晔 《 后 汉 书 祭 遵 传 》 : “虽 在 军 旅 , 不 忘 俎 豆 ” 清 田 兰 芳 《 明 河 南 参 政 袁 公 墓 志 铭 》 : “故 著 之 独 详 , 亦 以 见 公 ( 袁 可 立 子 袁枢 ) 得 俎 豆 於 孔 庭 者 非 诬 也 ” 俎 : 祭 祀 时 盛 牛 羊 等 祭 品 的 礼 器 豆 , 上古 时 盛 食 物 的 器 皿 ) , 设 礼 容 孔 子 母 死 , 乃 殡 五 父 之 衢 ( 孔子对“礼”和“孝”的推崇不是没有来由的,而是以自己的身世为出发点的出于对父亲的怀念,使他少年习礼;由单身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使他在孩童时代便确立了以“孝”为核心的思想观念。
在母亲去世后,孔子更是把“礼”与“孝”推上了一个高峰,发挥到了一个极致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所谓“五父之衢”,前人有这样的注解:“‘五父衢’在兗州曲阜县西南二里,鲁城内衢道也这也就是说,由于孔子只听说父亲叔梁纥葬在防山,却不知道墓地的具体位置,没法将父母合葬于是,他竟把母亲的灵柩摆(暂厝)在了鲁国的通衢大道上这种超常、倔强的惊人之举,既是为了对父母亲尽孝,大概更是为了对自己的身份加以公开化的正名后来,他的郰邑同乡,輓父的母亲给他指出了父亲叔梁纥的墓穴所在,这才把母亲的遗体迁去防山,与父亲葬在一起 , 盖 其 慎 也 郰 人 挽 父 之 母诲 孔 子 父 墓 , 然 后 往 合 葬 于 防 焉 翻 译 :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便死了,安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的考虑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孔子要绖 ,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阳虎(生卒年不详):姬姓,阳氏,名虎,一名货春秋后期鲁国人,季孙氏家臣。
他以季孙家臣之身,毫无雄厚家底与政治背景,却能够跻身鲁国卿大夫行列,从而指挥三桓,执政鲁国,开鲁国“陪臣执国政”的先河他是不折不扣的治国之奇才、丧国之诡才,春秋历史上的大反派季氏家臣:前 517 年,鲁昭公欲驱除季孙氏,这年九月,鲁昭公联合平时就不满季孙氏的藏昭伯与郈昭伯一同向季孙氏发起了突击,这时候,三桓中的孟孙氏与叔孙氏出兵协助季孙氏共度难关,三桓兵合一处,打败了鲁侯的亲兵,攻杀了郈昭伯,鲁昭公兵败逃亡齐国,被齐景公接纳三桓拥立昭公之子公子宋为鲁侯,是为鲁定公在征战中,阳虎执掌着季孙氏的军机大权 前 505 年 6 月,季平子逝世,儿子季桓子季孙斯继位季桓子年幼,不能操控家族事务,阳虎等家臣就开始蠢蠢欲动,这时候常年镇守费邑的子泄因不满季平子的宠臣仲梁怀,要求阳虎帮忙赶走仲梁怀,这正中阳虎下怀 9 月,阳虎带兵驱除仲梁怀,并软禁少主季孙斯10 月,阳虎要求季孙斯授权给自己执掌季孙氏,季孙斯不同意,阳虎干脆把季孙斯的堂兄弟杀了杀鸡儆猴这招果然奏效,特别是用来哄小孩子,季孙斯屈服了,承认阳虎是季孙氏的代理人,不久阳虎就将自己的敌人(或者是他认为靠不住的人物)踢出国门 就在阳虎刚刚成为国家一把手时,叔孙成子叔孙不幸逝世,其子叔孙州仇继位,是为叔孙武叔,叔孙州仇同样年幼,不能理政;同时向来与季孙氏关系不错的孟懿子仲孙何忌同样年轻。
就这样毫无背景的阳虎成为了季孙氏的暂时当家人,季孙氏是鲁国最大的家族,阳虎也就成为了鲁国第一权臣,领导者三桓少主,执政鲁国春 秋 历 史 是 一 部 家 族 史 , 一 个 人 若 想 成 功 , 就 必 要 的 有 一 定 的 家 族 底 蕴 ,而 阳 虎 似 乎 没 有 , 至 少 在 史 书 上 没 有 提 到 过 他 的 家 族 有 多 么 显 赫 阳 虎 认 为 自 己 底 子 不 厚 , 力 量 不 强 , 显 得 势 单 力 孤 , 于 是 就 考 虑 着 提 拔一 些 不 得 志 或 是 身 份 卑 微 的 名 流 贤 士 、 寒 门 子 弟 来 辅 佐 自 己 这 时 , 孔 丘 在阳 虎 的 力 邀 下 , 进 入 了 鲁 国 政 坛 在 阳 虎 执 政 的 几 年 间 , 鲁 国 非 常 不 太 平 , 主 要 来 自 于 齐 景 公 图 谋 霸 业 的军 事 行 动 和 外 交 压 力 自 前 506 年 昭 陵 之 会 , 晋 国 正 卿 士 鞅 在 天 下 诸 侯 面 前公 开 护 短 , 让 本 来 最 大 的 会 盟 不 了 了 之 诸 侯 们 的 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