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1.15KB
约6页
文档ID:261331343
浅谈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_第1页
1/6

          浅谈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观赏竹的观赏特性、分类及在园林绿化的发展与运用,对观赏竹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与存在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为正确认识观赏竹造景的价值,提出了以下主观意义上的建议关键词:观赏竹;特色分类;应用近年来,面对席卷全球的生态危机和城市环境问题,人类在利用竹类植物的同时对竹类植物的生态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竹类植物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城市生态建设,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竹类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造景形式也日益丰富1观赏竹概况观赏竹指具有可供人们观赏和较高经济价值的禾本科竹亚科的竹类植物,观赏竹是构成中国园林的重要元素据当代文献记载,我国有狭义竹亚科(不包含草本竹类)40属500余种,其中大部分皆具观赏性观赏竹的特性一般分为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文化特性和美学特性四个方面第一,生物学特性,竹由地下茎、竹竿、枝、叶和箨、花、果六部分组成;第二,生态学特性,竹的适应环境条件广,但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较深厚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较好;第三,文化特性,竹素来有“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之美称,象征虚心谦和、高风亮节的操行;第四,美学特性,含声、影、意、形“四趣”,有洒脱、素雅、高洁、古朴之美。

2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2.1观赏竹在古典园林的应用2.1.1与甬路和铺装搭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坞寻幽”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为常见的植物造景方法之一多以群植的竹林夹于曲折小径两侧形成较高密闭度的空间,要求竹丛林冠线高低起伏,富于节奏;园路则“忌直求曲,忌宽求窄”,呈不规则地柔和曲线型,正如扬州个园中几处小径,以毛竹围合,碎石小径蜿蜒曲折,此端望不见彼端,在拉伸景观层次的同时又增添了游园乐趣(图2-1)2.1.2与建筑及构筑物搭配中国古典园林中竹与建筑等构筑物的配合造景中以亭、墙、窗为最,分别有“竹里幽馆”、“粉墙竹影”、“移竹当窗”的具体造论正如扬州个园北入口处的竹亭,三面围以翠竹,一面贯通石子小路,与游园的主路分隔开的同时,竹亭的茅檐微微探出竹丛,从而做到空间上相隔,而意境上相连(图2-2)图2-2个园观赏竹应用而“粉墙竹影”与“移竹当窗”中的构筑物体量较小,偏向于形成尺度较小的景观,且突出强调以漏景或框景手法形成的“尺幅之画”尤以扬州何园中“琴棋书画”中的画境最具代表性:将观赏竹与景墙配合造景,用镂空墙体或窗架等框取背景竹的局部以构成天然图画(图2-3)2.1.3与溪流水体搭配古来造园便极重理水,从中衍生出关于观赏竹的应用便有“竹径绕池”、“岩涧幽篁”、“隔篁听水”等形式,又以水体类型的不同而各有特点。

正如《沧浪亭记》中所写的那样“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形成平阔的“澄川”与高直的“翠干”之间色彩与质感上的对比,又通过水中竹的倒影使二者调和图2-3观赏竹与景墙配合造景2.2观赏竹在现代园林的应用2.2.1观赏竹类植物森林公园观赏竹类植物森林公园主要以大面积的自然风景竹林或者人工栽植的竹林为主要景观,是把竹林资源比较发达地区面积较大的竹林经过改造规划成的森林公园我国的竹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所以观赏竹类植物森林公园主要集中在2006年国家林业局评定的南方30个竹乡如四川省的蜀南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及建九龙竹海森林公园、安徽卢湖竹海森林公园、湖北咸宁竹海森林公园等几十家森林公园2.2.2观赏竹类植物公园观赏竹除了传统的应用形式之外,一些以竹景取胜的公园如成都的望楼公园、北京紫竹院公园、南京菊花台公园、广州晓港公园等,这些公园都是搜集诸多竹种,以竹类植物为主要构景元素,满足大众的观赏和游憩需求同时,各地植物园也都出现了主要供科研用的竹类植物专类栽植,如杭州植物园竹园、华南植物园竹园、西双版纳植物园竹园等2.2.3观光竹类植物园很多观赏竹类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会在城市的郊野建有大型竹种园,目的是对当地的竹类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保存以及收集外来竹种,创建竹类植物的生产、科研、教育基地,为当地的竹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因此这类竹类植物专类园拥有丰富的竹类植物种质资源。

这类竹种园起初由于功能单一,仅供科研单位使用如四川长宁世纪竹园、福建华安竹类植物园、浙江安吉竹博览园等如在竹乡浙江安吉,竹博园的建成一方面成为安吉旅游的重要景点,另一方面也为安吉竹产业的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带动了当地整个竹产业链的发展2.2.4以竹景著称的私家园林基本上都是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观赏竹作为代表景点的园林,且属于全国、省、市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通常园名取自中国古诗词,如扬州的个园因主人黄至筠生平爱竹,且竹叶形似“个”字,故名个园;上海的古猗园“猗园”之名,取意于《诗经》“绿竹猗猗”之意境3结论随着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和植物造景研究的不断深入,观赏竹更以其超凡风韵和高雅情趣,成为独特的园林景观从根本上来说,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没有本质差异,他们都是服务于人,是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绿色媒介不同的知识时代需求,而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若运用观赏竹更需顺应时代需求提高竹子景观质量,这才是实现以人为本目标的唯一出路参考文献[1]蒲晓蓉,陈其兵.浅析竹类植物的城市生态环境效应[J].竹子研究汇,2006,22(2):59-60.)[2]耿伯介,王正平.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林业出版社,1996[3]李建欣,葛桂民,张淑敏等.竹子的特性及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4]金沙,蓝晓光.竹子与中国园林[J].竹子研究汇刊,1993,12(1).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