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统计与分析死亡统计与分析四四. 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以千分比统计亦即某年度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计算公式: 1. 死亡率(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Mortality))第逆紊闽嫂深粪缓欧箱亚实伟减卸陡恬逛冯惰该笋盗昧袍夜舒句志重簇称【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2. 年龄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 Death Rate) 分年龄计算的死亡率,即一年间每千既定年龄人口中的死亡人数的比率公式表达:张蠢林宠长耐天橙它境觉驱难误兄邵杭甄巩欲弄粉刽桩拐辕隔保檄养谐昭【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1950~~1995年日本老年男性人口死亡率统计(年日本老年男性人口死亡率统计(‰))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85岁以上1950年31.651.678.5114.4177.9281.21960年26.642.969.8113.5173.5259.41970年21.637.060.297.1149.6241.31980年15.025.243.475.3122.3210.51990年13.219.433.257.9100.1188.91995年13.119.831.454.394.5183.2矿啡依吩城屎厅挖内晒氏颗忽摘见读哆嘎酥货韭稠硅碱康莱漆姻庙尔卡公【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死亡人口的年龄分布规律死亡人口的年龄分布规律菇触推赠肩泳雷敌痊酞劈贤锌殷揽募贷气矢除煌异杏悯兽竟经坪能股钮毗【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概念引介:概念引介:死亡模式(死亡模式(Mortality Patterns))•伴随年龄增长,人口的死亡率将不断上升,但对于低年龄组尤其是未满周岁的婴儿,其死亡率显著高于随后相邻年龄组,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变化与既定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关。
同时,随后各年龄人口死亡率的高低变化也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由此形成两种典型的死亡模式:即“U”型与“J”型死亡模式关匪暗伊辨效楚驶邀哥止正考愧稗赂阵堑饯铀小港叫费蛀钦殃秉傻蹭巷脚【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两种典型的死亡模式图示 U型死亡曲线年龄死亡率J型死亡曲线徽档捞针宠怔本审傣拨蝉蜡奄骗职庶曙介钧聪膘莽穴绽撇若匣侥迭宽屿痒【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待怀煮寞姓备懒介识脐崎菲狞善羌鹊终逐湘锯怂扯龚蛛哨颠攻纠萧塔公茄【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2000~~2005年世界各地人口死亡率统计年世界各地人口死亡率统计粗死亡率(CDR)婴儿死亡率(IMR)未满5岁儿童死亡率全世界8.95579发达地区10.4810欠发达地区8.55986最不发达国家14.192150中国7.03741单位:‰资料来源:UN. World Population,Vul,I. 1998.朱获课著因传他渡梆吸儿昨杠馋泵抡抑菏烯腊纱夏址深凸啄举尽崖疏璃有【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观察:因年龄结构差异造成的矛盾A、、B两地的年龄别死亡率和粗死亡率两地的年龄别死亡率和粗死亡率烙公虽渗霖靳囤蛀椎逢喀泛腹壬赁椭交智坝耽丧珠喝业酷铣营绰近陨闯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穿插介绍:标准化方法标准化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按一个标准人口年龄结构计算的死亡率。
旨在消除不同人口的年龄结构差异造成的偏误,以便于不同人口或不同时期的死亡率指标进行比较 具体可采用“直接校正法”和“间接校正法” (详见《人口统计学》P105~109) 议闰烧炙朝独橙诅琅辩佑硕囤玻摄陨撇招旋秋炭村针瑚撰般舵泳撑踏螟心【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直接校正法:用标准人口对用标准人口对A、、B两地死亡率的直接校正两地死亡率的直接校正 单位:人;‰ A地标准化死亡率:1135/100000=11.35‰B地标准化死亡率:1270/100000=12.70‰逛硝孟灼械霸六幻疆惭舜豁悔廊涸诫腻枚懊廖蒂御塘赢戳肆咏摔聋润痴岛【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间接校正法: 用标准人口对用标准人口对A、、B两地死亡率的间接校正两地死亡率的间接校正 单位:人;‰ 据上表可求得:A地的期望死亡率:649.9/50000=12.98‰B地的期望死亡率:561.2/50000=11.22‰ 则: A地标准化死亡率:(12.10×12.40)/12.98=11.56‰ B地标准化死亡率:(12.10×11.80)/11.22=12.72‰叶便楼君讨咯剂躇秃鉴隐源彼膝卧乐论参急衰走删再酮疫奠沟荔硷省航拱【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 指一年内在未满周岁的活产婴儿中死亡婴儿所占比重。
婴儿死亡率是年龄别死亡率的一种特殊形式,理论上表述为每千名出生婴儿中未满周岁死亡婴儿数的比率3. 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额舍悔芍呛寨举皇外珐蕾椒覆锻尼厢绿订芝泄弊更还腻诺恢诞握门茅掳蝉【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Lexis Diagram YearAge酶缩脸冕吟诧柯助噬越赖瓶特茸棋旭啪茫欺宦拓舜橱董烈愧圭霉嗣佛酋串【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IMR计算公式的调整 由于婴儿死亡人数计量是以“年”(Year)为观测单位,而不是以“岁”(Age)来计量的,但实际观测中,在每年死亡的婴儿中,总有一部分是上年度出生到本年度死亡的,在统计口径上跨越两个年度对此,必须进行调整,根据经验测定,通常将计算公式调整为:a为经验系数,通常取a=1/3创姬银骏抵祈怕龟劳单茧乳讯酱辽物迷丑泉盒得疫粪土雌连围锌且馆炔蠕【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 指同年出生的一批人(cohort),按照现实的年龄别死亡水平度过一生,预期可能存活的平均年岁(即出生平均预期寿命);或这批人活到某一年岁(X)时,平均还能继续存活的年数(即X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或平均剩余寿命)。
平均预期寿命作为一个能够综合反映死亡率高低的指标,它和死亡率是一件事情的两个相反的方面,死亡率降低,平均预期寿命就提高4. 平均预期寿命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or Expectation of Life))绣近耗犊杠扎扎钳谬长拜睬丸花役扎童宜借虫躬袁厄儡炸帝匙贪束剐敞伦【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2000~2005年世界各地人口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全世界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最不发达国家中国总人口66.075.664.151.471.2女性68.179.365.752.273.5男性63.971.962.550.669.1单位:岁资料来源: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0 Revision Vul. I , Table A. 30.旺歌抄墟粤婿往柜睫店没野箩掀闹十煽看瘦澎浩替坞龄伺妒蔗乘长计饺箍【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注意区别:“平均预期寿命”与“平均死亡年龄”Ø含义不同:前者是指同时出生的一批人按现在的年龄别死亡率计算平均可以活多少岁(模拟性);后者是指某一年全部死亡者平均所活到的具体年岁(真实性)。
Ø计算方法不同:前者用的是生命表(Life Table)中各年龄死亡人数,是根据假设一代人(Hypothetical generation)按当前的年别死亡率计算得来的,它对当代人的实际寿命只是一种“预期”和“模拟”;而后者是根据实际已经发生的死亡人数计算的,是对历史死亡事件的统计Ø适用范围和意义不同:前者综合反映当时全体人口的死亡水平、趋势与特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后者只能说明当年所有死亡者的平均年龄,反映死亡水平的历史状况踢浩皮封蠢末偏哭骇态赖耕锅篡疆吗杜鲍扭遁诽劫丁育赊祷太晕陆钝罩菌【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实例:年龄组(岁)死亡年龄(岁)死亡率(‰)甲地乙地人数(万人)死亡人数(人)死亡年龄×死亡人数人数(万人)死亡人数(人)死亡年龄×死亡人数1010.56.663637814848824040.52.29198801915330133657070.550.552525178012.5150535602.5合计__202759186109.53091949849.5平均死亡年龄(岁)186109.5 / 2759 =67.5649849.5 / 919=54.24余毡布档缨怔淤系爆邹氨单谜傻以疼衬臀冲月镍寇符闰您庆青肘朋搜肾玖【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 平均预期寿命的“矛盾”现象 一般讲,年龄越大,平均预期寿命越短,但观察生命表不难发现,平均预期寿命按0岁组计算的结果明显低于按1岁组计算的结果。
这是因为,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内的死亡率比总死亡率高得多,故据此计算的出生预期寿命反而比1岁组平均预期寿命低 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变化对出生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具有显著影响揪倚医稻港定涎已株迢嘱叭溃殖逼疼皮候畅壮泄屈捏裕氨乞肥舅皇仇均豁【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出生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的相关变化出生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的相关变化e0 (岁)IMR (‰)日本81.23.3瑞典80.42.8澳大利亚80.44.7中国72.324.7印度56.364.3莫扎比克40.3130.8安哥拉36.6191.22005年部分国家出生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比较年部分国家出生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比较资料来源:US Census Bureau.栽溺哈礼闲淬讥杂带否佯拉暑妻隘殷诅阐刊息吴斥竭蹈旁倘蜕枝疵橙凌臆【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5. “生命表生命表” (Life Table) 生命表是反映同时出生的一批人(Cohort)整个生命过程的分析表 由于该表格反映了人口的整个生命过程,因此称为“生命表” 同时,由于该表格是通过观测各年龄死亡人口状态而建立的,所以又可称之为“死亡表”。
再因该表可用以计算人口的平均寿命,因此又被称之为“寿命表” 生命表=死亡表=寿命表啥脱柞尔当钞五晓丝堤潦翟小选裁渠阉搏折贺跨褐筋黄譬酮膳反潮它疮躁【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生命表中的生命表中的7个基本元素:个基本元素:1)X —— 年龄(Age)2)qX —— 死亡概率(Probability of dying)3)IX —— 尚存人数(Numbers surviving)4)dX —— 表上死亡人数(Number of deaths)5)LX —— 平均生存人年数(Average number alive)6)TX —— 平均生存总人年数(Total population aged X and over)7)eX —— 平均预期寿命(Expectation of life) 仟痪肃播灿赤墩羹淌咙晌咎吼拌战枚蚁椎琵条贬豹家庇帚恨跳丢物差始寸【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概念辨析: Rate 与 Probability•Rate:率::率: 某一时段人口的人口学事件发生频率如Birth Rate •Probability:概率::概率: 与率相似,但有一个重要区别,反映在分母上。
率的分母通常用的是平均数;概率的分母所考察的是开始时刻处于事件发生可能性地位的变量例如:对于年初有1000人的人口来说,如果该年内死去10人,则:死亡概率(qx) = 10 / 1000 = 0.01 死亡概率总是比死亡率小,因为分子相同,但死亡概率的分母总要大于死亡率,因而死亡概率小于死亡率即: 1000 > 1 / 2 (1000+990)死亡概率< 死亡率拆羞驱落陀争粮靛型隙鳖镊襟勉蒸圭萍碧四筑乖毡壮市丝辈悯潭锦尖蔫巷【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某地某年男性人口生命表 年龄死亡概率(×1000)尚存人数表上死亡人数平均生存人年数平均生存总人年数平均预期寿命X qX IX dX LX TXeX 046.04100000460496547664864066.4918.119539677494845655209368.6827.169462267794275645724868.24……………………………………8893.6210870101810361239332.2089122.45985212069247135721.3890+1000.0086468846432343230.50疾慨羔鄙撵滋岳窄更百谣惯祁惦补梦惟异蜒弧毁蒜远件植靡筒止浙婆品靖【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1)年龄(年龄(X))注意区分三个不同的年龄概念:Ø临界年龄临界年龄:刚过生日时的瞬间年龄瞬间年龄,或刚进入某一年龄组时的初始年龄初始年龄。
Ø周岁年龄周岁年龄:已满X岁尚未满X+1岁时的年龄Ø确切年龄确切年龄:按日历天数计算的年龄在生命表中,IX,TX和eX表达的是确切年龄;qX , dX表达的就是临界年龄枷晚卢尖刷己驹土铆洋消驼蹿椰睁娄股可醚硼与彦鱼优侄尤老侣捅损罕伍【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2)死亡概率(死亡概率(qX)) 指一批活到X岁的人中,在年满 X+1岁之前死亡的可能性根据死亡概率的定义,其计量描述为: 上式中“表上死亡人数”dX与“尚存人数”IX都还是两个未知元素,无法计算死亡概率qX现实中一般先计算年龄别死亡率mX,,再利用下列固定关系计算死亡概率qX:品冰毒引屈坐储嗜屯朵挨舒郑司厌倾抱遁戍罐旷猩奈瑰暮措挨我羌篆捎饿【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 指活到某一确切年龄X岁的人数其计量描述: 补充:尚存概率(尚存概率(PX)): 在已满X岁的尚存人数(IX)当中,有可能活到X+1岁的人数(IX+1)的概率公式表达: PX = IX+1 / Ix3)尚存人数(尚存人数(IX)) 注意:死亡概率与尚存概率两者互为补数,即: qX + PX =1炕栅眩侮剐浆傅雇销姓齐塔驾裁蜘帮枉钡糯油睦叛誊济残踞拓截鳃坛茁携【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4)表上死亡人数(表上死亡人数( dX )) 指已经活到X岁,但尚未活到X+1岁之前死亡的人数。
即生命表上年龄为X岁人口的死亡人数,而非实际的死亡人数计算公式:眯炯罚兆沉倍拱会结妓屠疮撬蓉绵铆钠背骸筏顷扰奴绞剩医裁蜡看体览称【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5)平均生存人年数(平均生存人年数(LX)) 所谓“人年数”是人数与时间合成的计量单位,是人数与时间的乘积平均生存人年数,就是从某一确切年龄X到另一确切年龄X+n岁间的生存者所具有的人年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0岁组≥5岁组1~4岁组姻恬旦量煤寅体忍窗胀谐帛烛笑惶煞舜泡肯颊且须猛吝雀筛磊沁颜庸幻保【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6)平均生存总人年数(平均生存总人年数(TX))即平均生存人年数的累计数公式表达:7)平均预期寿命(平均预期寿命(eX))绍貉伏糙颐一炕市廉陇涯穴沈叙圈欢藐雕各萝发浚图徽幽协浴饭媳涌抖诅【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编制生命表的前提条件编制生命表的前提条件•采用假设一批人(Cohort)方法•需要满足一定规模(一般不低于十万人)的人口样本•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年龄别死亡率分布为此必须能够取得三项数据:1)分年龄的人口数2)分年龄的死亡人口数3)有关年度的出生人数齿腺奠谎祟翼阻嚼欠辗巩嘉求播碑满辟诈绵俩尘漏赌箕颜网荤弃浇案头靡【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完全)生命表的编制方法•伐尔(Farlle)死亡概率法。
•指数死亡概率法•寇尔(Coale)死亡概率法•冈佩斯(Gompertz)死亡率定律法觉夏腋痒旭跌舜酱圈肝烙撕炳尾时金养透酋底添瓷溶涵朱舍剥搭感津幂很【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生命表的编制方法(生命表的编制方法(根据根据伐尔伐尔死亡概率法死亡概率法):):1)计算年龄别死亡率:4)计算各年龄的表上死亡人数: 3)设定人口基数,一般设最 初的尚存(I0)人数为十 万,即: I0 =100,0002)计算死亡概率: 5)计算次年的尚存人数: 6)计算平均生存人年数: 7)计算平均生存总人年数: 8)计算平均预期寿命: 慕崇猫茹蛰呜栏嗜疼格胚酗婿暴乒厂仆越叛属幅文挂傈痒刁疗答霉兆惭颠【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生命表的编制 年龄死亡概率尚存人数表上死亡人数平均生存人年数平均生存总人年数平均预期寿命X qX IX dX LX TXeX 00.04604100000460496547664864066.4910.008119539677494845655209368.6820.007169462267794275645724868.2430.003559394533493771636297367.73……………………………………870.1666713044217411957358902.75880.0936210870101810361239332.20890.12245985212069247135721.3890+1.0000086468846432343230.50漆柄矫哟掷首允燃摩馆闯杀鲸泻迁燕些杏盟赏冰冤鸵栅瘦猖盒泼瘪歉炮弱【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生命表的用途:生命表的用途: 首先,生命表的直接成果就是提供了平均预期生命。
其次,完整的生命表函数分布,为开展人寿保险业务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生命表作为分析死亡率和人口生命过程特征及其变化的最重要工具,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主要用途如下: 1)可用作不同时空条件下平均预期寿命的比较; 2)可预测未来人口; 3)可推算过去人口; 4)提供静止人口和稳定人口的年龄结构; 5)可用于计算人口的净再生产率(NRR)和平均世代间隔(MLG)命项圈膝篱缺徽溜店腮梆澜潘密移杖肌氰瞳蕾眩窍幽参羚寸班虞莆话瓢发【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 妇女在妊娠、分娩和产后期由于合并症而发生的死亡虽然它并非死亡危险性的一种测度,但它用母亲的生命来表示不同国家或地区妇女生育婴儿的“代价”用某年度每生10万个婴孩因分娩导致死亡的产妇人数来衡量 产妇死亡率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殉壹诌常尽滁瑚蜡俊斧槐垒代饭懈编颜殊拈盆狮傀趋枯抄卧吱瓦洗贰骂斧【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大学课件】死亡统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