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派巴倒烫火锅第 1 页 共 4 页什么是陆派火锅人们大多知道重庆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因为起源于水边,故称为“水派”火锅相对水派火锅家喻户晓而言, “陆派”火锅就鲜为人知了谈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及有重庆“后花园”之称的南山和马帮文化了明末清初之时,重庆与外地物资往来多靠水路,那时长江嘉陵江百舸争流,码头热闹非凡而重庆与不通舟楫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的物资交流则靠马帮了 “山间铃响马帮来”就是当年情景的真实写照南山黄桷古道相当繁忙,它起始于重庆,途经贵州夜郎,连接云南茶马古道,是历代商贾驮运货物的必经之路在这条青石板路上,常年马铃声不绝、赶马声不断傍晚时分,客栈幺师(伙计)便喊话招客:“太阳下山,雀鸟归林,骑马客、坐轿客、包袱扁担客、驮脚客,进栈房歇息了有新媳妇泄酒,小幺妹陪屋,巴适得很啰!”马帮头领时称“锅头” ,一声领下,马帮于是在客栈歇下了脚马蹄磨损需要钉掌,南山老厂老就是当年专钉马掌的作坊陆派巴倒烫火锅第 2 页 共 4 页在那些古老的日子里,马帮驮着重庆的瓷器、盐巴、布匹、日用品,驮着从贵州运来的铜矿、及云南木耳、香菌、药材在古道上穿行往返陆派火锅,就始于他们奔波途中的一次意外。
一天,一队马帮在雨中艰难前行,待到雨停,天色渐晚,马帮来到一处井口旁的空地歇脚为了尽快果腹驱寒,马脚子汲来井水,搭锅立灶,开始做饭负责做饭的一年轻马脚子,在熬驱寒汤时,不慎将装有各种香料的布袋掉入锅中,由于水温太高,不敢伸手去捞,便索性任其在锅中熬,片刻后,锅中红浪翻滚,香味四溢,年轻马脚子下意识将“猪下水” “牛下水”倒入锅中香味把其他马脚子都吸引过来,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麻、辣、鲜、香让大家顿感酣畅淋漓、无比舒服,一天的劳累和寒冷顷刻间消失殆尽此后这种为驱寒除湿解乏提神的干姜辣子香料,为填肚暖胃随马而驮的铁锅,以及边煮边吃的方式,逐渐在马帮和南山当地流行起来,尤其是在黄桷桠老厂一带,更是得到数代人的推崇及喜爱,形成了最具代表性、最陆派巴倒烫火锅第 3 页 共 4 页独特的重庆陆派火锅此后这种为驱寒除湿解乏提神的干姜辣子香料,为填肚暖胃随马而驮的铁锅,以及边煮边吃的方式,逐渐在马帮和南山当地流行起来,尤其是在黄桷桠老厂一带,更是得到数代人的推崇及喜爱,形成了最具代表性、最独特的南山陆派火锅南山马帮铃声早已随时间远去,但它们的独特文化古韵却依然回荡在翻滚的锅底中在南山这座天然森林里,它早已成为声名遐迩的一种饮食文化。
陆派巴倒烫火锅第 4 页 共 4 页相比水派火锅,陆派火锅的底料是由南山清洌甘甜的井水熬制,烫的是也农家屠牛场当天现宰现取的鲜牛内脏鲜毛肚但更重要的是,陆派火锅主打露天,借着南山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食客在雕梁画栋的古色古香的山庄里,一边俯瞰重庆山光水色,一边欣赏身边的桥廊、凉亭、垂柳、荷塘等美景,而这一切将陆派火锅的“色、香、味、景”推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