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 (如,)考点:四、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1)最高正化合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O、F (2)族序数 =周期序数的元素: H、Be、Al (3)族序数 =周期序数的 2 倍的元素: C、S (4)周期序数 =族序数的 2 倍的元素: Li (5)族序数 =周期序数的 3 倍的元素: O (6)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 的元素: C、Si (7)最高正价价是最低负价的3 被的元素: S (8)同主族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为2 倍关系的是: S和 O 考点:五、常见的一些特征元素(1)O:地壳中含量最多 (2)N:空气中含量最多 (3)C: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单质硬度最大元素 (4)Al: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5)F: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6)Cs: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7)H:单质密度最小的元素 (8)Na:颜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 (9)K:颜色反应呈紫色的元素专题二:元素周期律 一、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层的划分注意: (1)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Be、Ar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 倍的原子是: C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 倍的原子是: O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4 倍的原子是: Ne (5)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 倍的原子是: Li、Si (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 倍的原子是: Li、P (7)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的原子是:H、Be、Al (8)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 倍的原子是: Li、Ca (9)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 倍的原子是: He、C、S 电子层 (n) 1 2 3 4 5 6 7 符号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由远到近 能量高低由低到高4 (1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 倍的原子是: O 2、核外电子排布一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排布在能量较 高的电子层里。
(2)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3)最外层电子数《 8(K《2) ,次外层《 18,倒数第三层《 32 二、元素周期律 1、金属性、非金属性探究 (1)Na、Mg、Al 与水反应的比较 Na Mg Al 单质与水与冷水反应:剧 烈反应,产生 H2 与冷水反应缓慢, 与沸水 反应迅速,放出H2;与 酸反应剧烈,放出H2 与酸反应:缓慢, 放出 H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碱性强弱NaOH 强碱Mg(OH)2 中强碱Al(OH)3 两性氢氧化物 金属性依次减弱(2)Si、P、S、Cl 四种元素性质的比较 Si P S Cl 单质与 H2 反应条件高温P蒸汽与 H2 能反应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 炸而化合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酸性强弱H2SiO3 弱酸H3PO4 中强酸H2SO4 强酸HClO4 强酸 非金属性增强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3、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三、10 电子和 18电子微粒 1、10电子: 2、18电子微粒:5 专题三化学键知识点一:一、离子键1 、含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3 、成键本质:静电作用(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和电子与电子间、 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
4 、成键过程:①活波金属失电子,被氧化阳离子 ②非活泼金属得电子,被还原阴离子 ③静电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5 、成键原因:①原子相互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 ②离子之间吸引与排斥处于平衡状态 ③体系总能量降低6 、存在范围:存在于大多数强碱、大多数盐及金属氧化物中 二、离子化合物1 、含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2 、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分类 (1)由活泼金属元素( IA、IIA 族)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VIA、VIIA 族)之 间形成的化合物如: (3)由活泼金属离子与酸根(或酸式跟)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如:(4)由铵根离子和活泼非金属离子间形成的化合物如: (5)由铵根离子和酸根(或酸式跟)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如:注意: A、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内的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B、元素周期表第 IA 族内的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3、性质 (1)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一般比较牢固,破坏它需要很高的能量,所以离 子化合物的熔点、沸点一般比较高,常温下为固体。
(2)离子化合物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形成自由移动的 阴、阳离子,能够导电6 三、电子式 (1)含义: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叉( X)表是原子或离子的最外 层电子的式子2)电子式书写①原子 电子式: (一般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写在元素符号的上、下、左、 右四个位置),如:氢、氮、氧、氯、钙原子②简单阳离子 的电子式: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其电子式就是 阳离子 ③简单阴离子 的电子式:如:氯原子氧原子④复杂阴阳离子 的电子式,如,铵根离子: 水合氢离子氢氧根 过氧根离子氯化铵 (3)离子化合物 电子式的书写,如, NaCl CaCl2 【例题】下列有关阳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1)阳离子都是由一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2)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 阳离子(3)阳离子的电子排布一定和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4)阳离子的价态 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5)阳离子都是稳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 A(1)(4) B(2)(4) C(1)(2)(3) D(1)(2)(3)(4)(5) 四、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如: NaCl MgCl2 知识点二:一、共价键 1、含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原子 3、成键条件:同种非金属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成键的原子最外层 电子未达到饱和状态 4、成键原因:①通过共用电子对, 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能达到饱和,由不稳定变稳定②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③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降低 5、存在范围: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氰化物、酸类、非金属氧化物、 弱碱、极少数盐(如:)二、共价化合物 1、含义: 不同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2、含共价键的分子的电子式书写:H2 N2 H2O CO2 7 3、性质特征: 除个别共价化合物(如: SiO2、SiC 等)熔点较高外,共价化合物一般熔点 较低,常温下存在的形式有气体(如:HCl、SO2 等) 、液体(如: CS2、CCl4 等) 、固体(如: SiO2、SiC 等) 4、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物质的形成过程: Cl2 CO2 H2 HCl 习题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1)硫原子 (2)镁离子(3)羟基(4)氮气 (5)过氧化钾(6)碘化铵(7)氮化镁习题 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 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习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有共价键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知识点三:极性键和非极性建 非极性键极性键定义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原子吸引电 子的能力相同不同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判断依据有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实例H—H H—Cl 【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2)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3)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4)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5)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 (6)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 (7)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 只有(2)(7) B 只有(1)(7) C 只有(7) D 只有(1)(5)(7) 习题 3.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 .NaOH B.Na2O2 C.NaCl D.NH4Cl 8 注意: (1)离子化合物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可能含共价键,如:(2)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3)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4)非极性键不一定只存在于单分子中,如:(5)极性键不一定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如: 5、化学反应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