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有限肺切除32例 王立岩,郑彦,祁昕,吴鹏涛,姜永超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良乡医院胸外科,北京 102401 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有限肺切除 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是胸外科常见疾病,外科手术治疗是肺癌现代治疗中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至今效果最好的方法〔1〕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肺叶切除但是,对于老年肺癌患者,尤其患有心、肺等疾病的患者,相对风险性较大,术后并发症多,围手术期疗效不佳随着近年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技术的长足进步,在手术切除原发肿瘤根底上的综合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行有限肺切除,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为老年患者赢得手术时机我院于2005年6月至2021年6月对32例高龄非小细胞周围型肺癌病人,行电视胸腔镜下有限肺切除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电视胸腔镜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65~84岁,平均74.67岁病理分型:腺癌19例,鳞癌8例,肺泡癌2例,肺转移癌3例手术操作时间,最短25 min,最长75 min,平均45 min。
肿物最大的6 cm×6 cm×5 cm胸腔引流管最短的20 h,最长的5 d,平均3.5 d除1例术后带气管插管回病房,90 min后拔管,其余均术后拔管后出手术室 肺叶切除组:47例病人,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7.54岁手术操作时间,最短70 min,最长180 min,平均90 min胸腔引流管最短的48 h,最长的12 d,平均4.5 d 1.2 方法 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对重要脏器功能情况充分评估均采用全麻双腔管取腋中线第7肋间打观察孔,探查肿物位置,选择不同的操作孔,用电钩或者电铲别离黏连局部切除肿瘤及局部肺组织,如肿瘤过大,可切开肿瘤周围胸膜及肺组织悬吊肿瘤,切除肿瘤后,修补缝合剩余肺组织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是用腔内直线缝合切割器(EndoGIA)从病灶的两侧进行切除但是当病灶较大,需要切除的肺组织太厚时,需要用多个EndoGIA从病灶周围进行"蚕食"切割为了节省EndoGIA的用量,节约开支,可以在肿瘤周围、肺浅表部位,无大血管和支气管的区域,用电钩或者电铲电灼止血,最后在肿瘤的基底部形成一个"蒂"用EndoGIA将"蒂"切断,检查楔形切下的标本是否满意,切缘是否干净。
VATS肺楔形切除时,一般是病灶越小,定位越困难;病灶越大切除越困难另外楔形肺切除的难易程度与病灶的位置也有关,如处理困难,亦可行H型切除法有限肺切除后,对胸腔淋巴结去除,主要去除肺门、纵隔、隆突下、主动脉旁的淋巴结主张术中淋巴结快速病理检查,确定清扫范围一旦操作困难,行辅助小切口或中转常规手术,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术后4~8 h拔出尿管8 h后进食,早期下床活动3~5 d拔胸腔引流管针对病人不同的根底疾病,术前专科会诊,术后专科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软件,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拟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远期生存情况 1.4 结果 电视胸腔镜组32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0例围手术期并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疾患0例,经过1个月至4年的回访,现生存25例(78.13%),因其他疾病死亡2例,术后发生转移或复发死亡5例(15.63%)肺叶切除组47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3例,出现心、脑、肺等并发症13例(27.66%),经过1~5年的回访,术后发生转移或复发死亡23例(48.94%)组间比拟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讨 论 在肺切除手术中,任何不完全的肺叶切除术即为有限的肺切除术〔2〕,最常用的术式为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
肺楔形切除术的最突出优点是能减少肺的切除范围,保存更多健康的肺组织,病人在手术后可以保持较好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原发性肺癌病人是否可以采用有限的肺切除术进行外科治疗,在目前仍然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种术式的优点及局限性,正常选择手术适应证,力求到达较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术式能否适用于肺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意见尚不一致Overholt等报道〔3〕42年间(1932~1974)手术治疗1 848例原发性肺癌,发现肺癌病人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相差无几,而且手术死亡率逐年下降他们认为肺癌的手术切除范围越小,病人术后的生存率越高1972年,LeRoux报道用肺段切除术治疗17例原发性肺癌病人,结果说明病人术后的生存期、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方式与较为广泛的肺切除术并无差异〔4〕Jensik等报道对69例肺癌进行了肺段切除术,其术后5年生存率为56.4%,10年生存率为26.8%,15年生存率亦为26.8%〔5〕 近20多年以来,有很多学者报道运用肺楔形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治疗某些原发性肺癌病人,其治疗效果得到多数胸外科医生的认可尤其病人高龄,70岁以上的肺癌病人,因多数合并有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肾脏功能损害以及其他内科疾病,这些疾病增加了剖胸及肺切除手术的危险性。
Berggren H等报道曾对82例70岁以上的肺癌病人进行肺叶切除术、双肺叶切除术乃至一侧全肺切除术,其住院死亡率为15.9%〔6〕病人的年龄、性别、既往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肺切除术病史的病人,发生术后重要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危险明显增加肺楔形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低于肺叶切除术或一侧全肺切除术的病例 近10年来电视胸腔镜的广泛应用,使有限肺切除术式更加简单,微创人们对有限肺切除的价值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评估,并且在临床应用,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确定了电视胸腔镜下有限肺切除的临床意义 本组32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下有限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及并发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疾患均为0分析结果说明,由于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术中风险性小,手术及麻醉时间短,创伤小,保持了胸壁的完整性,对高龄早期肺癌病人采用有限的肺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病人的手术死亡率经过1个月至4年的回访,现生存25例(78.13%),因其他疾病死亡2例,术后发生转移或复发死亡4例(12.5%)远期生存率有待观察术中可同时进行淋巴结清扫,对于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晚期病人,可切除原发灶,明确病理诊断,术后进行放化疗。
【参考文献】 1 蒋耀光,周清华.现代肺癌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56. 2 张效公.高级医师案头丛书胸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7580. 3 Warren WH,Faber LP.Segmentectomy versus lobectomy in patients in stage Ⅰ pulmonary carcinoma:five year survival and patterns of intrathoracic recurrence〔J〕.J Thorac carbiovasc Surg,1994;107(4):108793. 4 Ginsburg RJ,Rubinstain L.A randomized comparative trail of lobectomy versus segment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T1 No nonSCLA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1991;7:83. 5 Miller JI,Hatcher CR.Limited resection of bronchogenic carcinoma in the patients with marked impairment of pulmonary function〔J〕.Ann Thorac Surg,1987;44:340. 6 Thomas P,Rubinstein L.Lung cancer study group:cancer recurrence after resection:T1 N0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Ann Thorac Surg,1990;4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