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安县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89KB
约3页
文档ID:457385312
《公安县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_第1页
1/3

公安县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公安县怀古①杜甫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分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诗歌背景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秋,杜甫由江陵移居公安八月,吐蕃分兵寇灵武、邠州、京师戒严这首诗是秋天的晚上作者在湖北省公安县的舟中所作【4】唐代封建社会,自经“安史之乱〞,便由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兴隆的阶段转入到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杜甫是这个时代的亲身经历者他在公安县小住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藩镇割据的场面也已形成,北方还有吐蕃,回纥的侵扰就是杜甫过了五年平静生活的四川,中间也曾遇到成都少尹徐知道的一场叛乱后来由于杜甫的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之死,他终于离川东下,在荆楚〔湖北、湖南〕一带的公安县住了一段时间【5】诗歌注释①公安县:地名,属于湖北省②吕蒙营:东吴大将军吕蒙曾驻军公安一带,与蜀军对峙吴大帝封吕蒙为孱陵候,吕蒙营即蒙所屯兵处,在公安县北二十五里③刘备城:三国蜀先主刘备曾为汉左将军荆州牧,镇油江口〔故址在公安县西〕,即居此城,时人号为“左公〞,故名其城为公安。

这两句是:诗人到一马平川、江深水阔的公安县,回忆律枣,臆叹不已④与云平:风浪高与云齐⑤洒落:不受拘谨这句说刘备待关羽、张飞谊同兄弟,得孔明欢如鱼水,君臣契合,臣在君前不感到拘谨飞腾战伐名:说吕蒙是当时声播四方的良将⑥维舟:系舟是说在江边系舟嘹望,即景生情,忆古抚今,只有含情长叹白话译文此地空旷,原是吕蒙的营地;江深流急,刘备又在此筑过坚城天寒而时日渐短,风起那么浪与云平刘备孙权的君臣们都潇洒磊落,互相契合,终于战功显赫,飞黄腾达,天下出名我系船在这前面的水边,凭吊往事,不禁一声长啸,发出思古之幽情【3】整体赏析诗为怀古而作,所以首先提出与公安县有历史关系的两个古人——吕蒙和刘备赤壁之战,孙权刘备结合破曹操战争完毕,“周瑜为南郡〔汉置,郡治江陵,吴移治公安〕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备以瑜所给地少,缺乏以安民,复从权满刺州数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刘备“借剃州〞不还,孙权便要用武力夺取,任其事者为吕蒙吕蒙趁蜀将关羽伐魏之机,奇袭南郡事后,孙权以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也治公安这是几百年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早就过去了如今只剩得“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营已不在,只有遗址,所以说是“野旷〞;城在江边,所以说是“江深〞这是首联,是写“古〞下面接着写景:“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这副颔联,上句写时,下句写地这时正是冬天,夜长昼短,才见旭日东升,忽又夕阳西下,好象有人催着似的催〞字用得好,极见作者炼字功夫诗人这时正坐在江边的小船上,面对风急天高、波涛汹涌的风光,不禁感慨系之与云平〞,极言浪高杜诗?秋兴八首?之一有句云:“江间波浪兼天涌〞清人钱谦益笺注:“江间汹涌,那么上接风云〞这也可以作为“波浪与云平〞的注脚颈联“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是承首联的:上句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下句指吕蒙擒关羽的战功首联说的是“古〞,此联说的是“怀〞,说古处接“景〞〔寒天、风浪〕,说怀处接“情〞:所以尾联写出了“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两句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中的情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是“思古之幽情〞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非同等闲刘备三顾茅庐,孔明隆中决策刘备临终时,托诸葛亮以后事其次是“讽今之隐情〞唐代的李光弼、郭子仪就是像吕蒙那样的名将,可惜他们不遇明主唐代宗宠信鱼朝恩、程元振,李、郭同受其害所以他们虽然都有“飞腾战伐〞之名,仍然不能获得全国安定团结的场面,这是诗人引以为恨的。

由吊古伤今而托古讽今,这首诗的弦外之音是可以想见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