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备考2023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附答案

h****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6.18KB
约46页
文档ID:361566099
备考2023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附答案_第1页
1/46

备考2023安徽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做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 D2、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学语言应具有的特点?( )A.科学性B.逻辑性C.启发性D.人文性【答案】 D3、在“燃烧的条件”这一实验活动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亲自动手实验,获取相关知识,发展相关能力该过程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探究法B.谈话-讨论法C.演示-观察法D.讨论-发现法【答案】 A4、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每个课程模块( )学分A.2B.1C.0.5D.1.5【答案】 A5、关于化学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等B.引导一发现法是在教室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C.演示法除了教师的演示外,还包括学生的演示D.讨论法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不需要参与【答案】 D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丝B.医用酒精中乙醇浓度为95%C.用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答案】 B7、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  )A.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C.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D.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答案】 B8、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A.化学教材B.化学教学实践C.化学教师D.化学教学系统【答案】 D9、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的CAI指的是( )A.计算机辅助学习B.计算机辅助教学C.计算机辅助管理D.计算机辅助设计【答案】 B10、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  )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 A11、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  )A.物质性质决定用途B.定性与定量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 A12、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答案】 B1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⑥【答案】 B14、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A.甲苯和液溴B.溴乙烷和水C.水与煤油D.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答案】 A15、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化学事实描述清楚,并且要对该事实加以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A.讲述法B.讲演法C.讲解法D.谈话法【答案】 B16、提问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情,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化学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的是(  )A.基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置问题B.设置开放性问题C.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问题D.针对优秀学生设置问题【答案】 D17、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的学习内容。

这种结课方法为( )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答案】 B18、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 D19、化学老师在教授元素周期表的时候,给学生编了一个口诀“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这体现的学习策略是(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 B20、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  )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 A21、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化学事实描述清楚,并且要对该事实加以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A.讲述法B.讲演法C.讲解法D.谈话法【答案】 B22、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

A.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答案】 C23、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  )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 A24、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答案】 C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S2O32-、K+B.钠、钾、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5.6LCO2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3.01×1023D.NO2与H2O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 B26、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27、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并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人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答案】 D28、随着电子的发现,人类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道尔顿C.阿伏加德罗D.汤姆生【答案】 D29、下列各物质能构成缓冲对的是( )A.NaHSO4和Na2SO3B.HCl和HAcC.NaH2P04和Na2HP04D.NH4Cl和NH4Ac【答案】 C30、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来推测苯酚(C6H5OH)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知识结构化策略C.联系一预测策略D.练习一反馈策略【答案】 C31、(  )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 C32、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 )。

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了解探究硫酸强氧化性的方法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答案】 C33、目前我国天然气供应大多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东盟、南亚等国家已知:甲烷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 kg·mol-1、-283 kg·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B.液体燃料的利用率比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C.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甲烷完全燃烧比CO产生的热量多D.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CO完全燃烧比甲烷产生的热量多【答案】 C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A.1/2B.1/3C.2/3D.3/5【答案】 C35、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A.活动表现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36、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答案】 B37、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 D38、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了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