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姓伊壁鸠鲁外文名:出生Epicurus地:萨摩斯出生公元前 341 年(辛逝世日期:职 业:代表作品: 和《论目的》等日期: 亥年)伊壁鸠鲁名片伊壁鸠鲁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 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 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 宁静状态公元前 270 年哲学家《论自然》,《准则学》 ,《论生活》人物简介伊壁鸠鲁(希腊文En iK O U P O q英文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0年)伊壁鸠鲁 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 来伊壁鸠鲁生于公元前341年的萨摩斯,但父母亲都是雅典人,他在18岁时搬到雅典, 之后曾去过小亚细亚,并在那里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公元前307年开始在雅典建立 了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动学派介绍传说中该学派居于他的住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被人称为“花园哲学 家”据说在庭院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 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生平著作伊壁鸠鲁出生于萨摩斯曾在雅典接受军事训练2年据记载,他自称14岁开始学习 哲学,曾就学于柏拉图学派的潘菲劳和德谟克利特学派的脑西芬尼等人,并熟悉亚里士多德 和阿那克萨戈拉等早期哲学家的哲学。
伊壁鸠鲁继承、修正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哲学,建 立起一个思想上统一的完整体系前306年到雅典,在他自己买的一所花园里办学,由此 伊壁鸠鲁学派也称花园学派伊壁鸠鲁的学校里有男有女,还有奴隶,以充满友谊而著称 追随者把他当作神圣者来崇拜,他的教导被当作正统学说严格执行,形成了花园派独尊师长 的传统据记载,伊壁鸠鲁的著作多达300多卷,其中重要的有《论自然》、《准则学》、 《论生活》和《论目的》等现存的只有三封信和题为《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残篇伊壁鸠鲁认为,哲学是通过论辨和讨论的方式产生幸福生活的一种活动;正如不能治疗 身体疾病的医药是无用的技艺,不能解除灵魂痛苦的哲学是无用的空话为了能够幸福地生 活,必须学习伦理学;为了摆脱错误的认识和不必要的忧虑与恐惧,必须学习物理学哲学思想伊壁鸠鲁认为,哲学的任务是研究自然的本性,破除宗教迷信,分清痛苦和欲望的界 限,以便获得幸福生活因此他的哲学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物理学、准则学(主要讨论 逻辑和认识论问题)和伦理学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判断真理的标准感觉是直接的,无所谓错误,错误只发生在对感 觉的判断中他依据感觉经验,肯定物体的存在,进一步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学说。
修正了德谟克利特关于原子体积和形状有无限多差别的观点,增加了与原子的运动有关的重 量这一特性提出原子有三种运动:因重量而垂直下落的运动、稍微偏离直线的偏斜运动以 及由此而产生的碰撞运动伊壁鸠鲁认为物体的颜色等可以感觉到的性质是客观的,人的感 觉是可靠的,概念来源于感觉,克服了德谟克利特以及古代哲学家对感觉不信任的倾向,反 对了怀疑论和柏拉图的先验论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说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但是,应当区分不同 的快乐解除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节制欲望,远离政事,审慎地计量和取舍快乐与痛苦的 事物,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灵的平静,这是生活的目的伊壁鸠鲁还认为人是以个人快乐为准 则的生物国家建立在相互约定的基础上,正义是人们互不侵害的契约,有利于人相互关系 的便是正义的,否则是不正义的他有一句名言常常为人所引用:“让我们吃喝,因为明天 我们就会死亡他劝诫人们及时享乐伦理思想古希腊最完整的快乐主义的道德理论,是伊壁鸠鲁哲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源于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和居勒尼学派的快乐主义伦理思想,主要探求个人心灵安宁和人生目 的伊壁鸠鲁认为,由于组成人的灵魂的原子具有脱离直线作偏斜运动的倾向,因而人的行 为有可能脱离命定的必然性,获得意志和行为的自由。
他斥责对神的崇拜和迷信,蔑视命运, 强调事在人为他指出,单纯的必然性取消了行为的道德责任,单纯的偶然性则使人生陷入 命运和不稳定,人应当是自由的,只有对自由的行为才能进行道德评价,给予奖励和惩罚 伊壁鸠鲁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就是从痛苦和恐惧中解放出来,求得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 的目的和开始,是善的唯一标准一切导致快乐的就是善,导致痛苦的就是恶美德只有同 快乐联系起来才有价值伊壁鸠鲁伦理思想与居勒尼学派不同,它并不把快乐仅仅归于感性 的肉体快乐,而是把它区分为自然的和非自然的,认为前者是适度的、健康的,后者是过度 的、令人厌恶的感性快乐是基础,但精神的快乐高于感性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肉体的 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亦即“不动心”的至善状态伊壁鸠鲁认为,死亡同神一样不足 惧,因为死亡只是人的感觉的丧失,当人活着时,死亡还没有到来;当死亡到来时,人已经 不存在因此,死亡与人生不相干,人应当通过哲学认识自然和人生,从对神和死亡的恐惧 中解放出来,用理性规划自己的生活在他看来,贤者对待生死应该处之泰然,不但快乐地 活着,而且活得光明正大,这就需要明智、知足,克己节制、修习磨练和广泛交友,这才是 理想的生活方式。
伊壁鸠鲁的伦理思想后来被卢克莱修继承和发展,成为后世自然主义和功 利主义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