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近代、现代、当代史,目录,一、近代时期的泰国:,(一)曼谷王朝初期及蒙固王时期的暹罗: (二)朱拉隆功改革:,二、近代时期的泰国: (一)19末20世纪初的暹罗: (二)暹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泰国,三、当代时期的泰国: (一)战后泰国政治的变化: (二)战后泰国经济的发展 (三)现今的泰国,一、近代时期的泰国:,(一)曼谷王朝初期及蒙固王时期的暹罗:,1.1782—1851年的暹罗: ⑴曼谷王朝的建立:1782年4月,昭披耶却克里建立 ⑵曼谷王朝时期的社会总形势,⑶曼谷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制度的措施: ①政治方面: A.加强王权 B.中央设六部,地方将全国各级行省划为四等C继续实行阿瑜陀耶王朝的“萨迪克制” ②军事方面:对外继续扩张,极力扩大国家版图2.不平等条约的缔结:1826—《伯尼条约》; 1855—《鲍林条约》,3.蒙固王的改革: ⑴蒙固王改革的社会背景: ⑵蒙固王改革的主要措施: ①政治方面;②经济方面;③军事方面 ⑶对蒙固王改革的评价问题:,(二)朱拉隆功改革:,1.改革的社会背景: ⑴世界形势: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⑵国内形势: ①暹罗社会内部早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但遭到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和落后的封建体制的阻碍 ②英法扩张加剧,进一步增强国力,维护泰国独立和安全成为首要问题 ③朱拉隆功即位后,受其所见所闻的影响,决心开始改革朱拉隆功,即拉玛五世(1852—1910年),泰国曼谷王朝国(1868—1910年在位)朱拉隆功是拉玛四世的长子,十六岁即登上王位,在他执政的42年里,泰国迅速发展为一个近现代化的国家他被尊称为现代泰国之父2.朱拉隆功改革的内容:,⑴社会制度方面:朱拉隆功王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废除了奴隶制和各种封建依附关系⑵行政制度方面 :①仿照西方国家体制,建立内阁 ②将全国划分为18个行政区 ③改萨迪克制为俸薪制,⑶财政制度方面:①整顿国家财政、税收和经融体制 ②仿照西方建立财政部,将国库与王库分开 ③废除包税制,发行统一货币⑷立法和司法制度方面: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法律体系,建立近代的法律体系和司法机关⑸军事制度方面: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化的军队,创办军校,培养军事人才⑹教育方面:建立国民教育部,创办各种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开展近现代化教育,向外国派遣留学生⑺发展现代交通通讯,修筑铁路,兴办邮电事业。
3.朱拉隆功改革的历史意义,⑴对于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⑵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中央政治权力,削弱和消除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完整⑶兴办学校,使泰国传统的寺院教育向世俗教育转变,不断培养出具有各种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为国家走向现代化创造了基础条件⑷加强全国各地的联系,促进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使泰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从一个封闭、停滞的传统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开放的欣欣向荣的近现代国家,国力日渐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使泰国免于沦为殖民地的危险因此,朱拉隆功被公认为泰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被称为朱拉隆功大帝,现代泰国之父,至今扔受泰国人民尊敬二、现代时期的泰国:,,(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暹罗: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⑴总体表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暹罗统治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使暹罗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表现为对外贸易的增长刺激了纸币的发行,纸币的流通使银行资金周转进一步加快,促进了资本的积累,最终导致整个暹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⑵具体表现:①大米加工工业 ②木材加工工业 ③近海航运业 ④建筑业。
⑤现代工业城镇的兴起,2.新兴阶级形成及特点:,新兴阶级,,无产阶级,,本源:外来移民,组织:极为松散,思想: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资产阶级,,规模小、资金少、数量少,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革命性强,3.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二)暹罗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1.民党的建立及内部派别: ⑴民党建立的背景: ①暹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兴起 ②国王为首的统治集团同新兴的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⑵建立的时间:1928年,⑶民党内部的两面派:左派和右派2.六·二四政变:,⑴背景:①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暹罗内部矛盾加深 ②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⑵时间:1932年6月24日 ⑶经过:披耶帕风上校发动政变 ⑷意义:①制定发展经济的六大政纲及废除等级制度 ②暹罗君主专政整体崩溃,君主立宪政体取得胜利3.保皇党复辟失败:,4.銮披汶政权的反动统治:,⑴披汶上台的原因:粉碎保皇党叛乱有功 ⑵披汶政府反动统治的表现: ①同日本人勾结,加强军人独裁统治 ②在国内实行恐怖统治 ③排挤压迫民族资本 ④大力宣扬大泰族主义,妄图扩大国家版图⑶影响:①暹罗虽然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但却建立了军人独裁统治,从而使暹罗人民处于一种新的专制之下。
②这种军人专制统治还把人民绑在法西斯战车上,把整个国家拖入战争的深渊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泰国:自由泰运动的兴起1.背景:披汶政权奉行投降卖过政策,日军占领泰国 ⑴披汶政府与日本人勾结在一起: ①1940年12月,披汶政府与日本签订一项泰日条约 ②1940年12月7日—8日,日本从陆海两路入侵泰国,披汶发布政府公告,宣称放弃抵抗⑵1940年12月9日,泰日正式签署协定,泰国领土被日军大面积占领2.自由泰运动兴起:,⑵经过:①1941 年12月8日,日军进占泰国在日军的威逼利诱下,日泰订立攻守同盟条约,次年1月25日泰国向英美宣战 当时泰国驻美国大使社尼·巴莫反对銮披汶·颂堪政府执行亲日政策,拒绝向美国递交銮披汶政府的宣战书,并立即在华盛顿宣布建立自由泰人运动,许多泰国留学生和泰国大使馆官员纷纷参加这个组织⑴概念:(Free Thai Movement) 太平洋战争期间泰国的一个抗日爱国组织也泛指该组织所领导的抗日爱国运动又称自由泰运动②1942 年7月在英国的泰国留学生和泰国驻英使馆官员也建立了自由泰人运动,领袖是素巴斯瓦德·斯瓦斯滴瓦德亲王③自由泰运动转向泰国国内:,④自由泰运动同泰国国内的地下反抗运动开始合作进行进行斗争: A.1942年12月1日,泰国共产党诞生。
B.1944年6月,披汶政府被迫辞职 C.1944年11月,曼谷工人联合会成立 D.1944年12月13日,全国各阶层群众成立“泰国反日大同盟”三、当代时期的泰国:,(一)战后泰国政治的变化:,1.表现:泰国战后政局动荡不安,军人集团长期执政,⑴战后初期—60年代:自由泰政府到披汶复出 ①自由泰人比里.帕侬依政府(1945年8月自由泰领导人比里帕侬依发表和平宣言—1947年1月披汶军人集团发动军事政变),,② 披汶军事集团;(1947年1月披汶发动政变开始——1957年9月),A.内部政策:进行政治改革,推行反华 B.外部政策:追随西方国家和敌视中国C.结束:1957年,披汶政府因内部派系斗争被削弱,9月陆军司令沙利·他那叻发动政变推翻披汶政权③沙利—他侬军事政权:﹙1957年9月—1973年10月14日﹚ A.1957年12月15日,泰国举行大选,他侬·吉滴卡担任新总理 B.1958年10月20日,沙利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 C.1963年12月,沙利病逝,由他侬接任总理,巴博·乍鲁沙接任副总理①泰国的十·一四事件,⑵70年代泰国局势的动荡,,A.原因:他侬—巴博集团在国内实行严厉的独裁统治,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B.经过:a.1973年10月,泰国首都曼谷的学生和部分教师要求政府取消紧急状态,实施永久宪法b.他侬政府逮捕师生,10月13日,曼谷几十万学生工人走上街头,反对军人独裁,争取民主自由c.10月14日,示威群众遭到开枪镇压各阶层群众群情激奋,社会急剧动荡C.结果:他侬被国王免职,逃亡国外⑶80年代泰国局势的相对稳定: ①炳·庭素拉执政时期(1980年3月炳被国会提名—1988年7月炳拒绝再次出任总理) ②差猜·春哈旺任总理时期(1988年7月—1991年2月23日:顺通·空蓬松发动政变),,,,⑷90年代军人集团和民主势力的新较量:——5月危机①1992年三月泰国举行大选→②3月22日,五党组成联合政府,并推举素金达·巴允为总理→③反对党掀起反对素金达的活动→④5月反对党活动遭到镇压→⑤泰国局势急剧动荡→④国王劝素金达以国事为重→⑤素金达辞去总理职务,国王对五月事件参与者中违反法律的人颁布特赦令→⑥5月25日,联合政府解散→⑦6月10日,国王任命阿南·班雅拉春为泰国的新总理,总结:从1932年泰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到1992年五月事件,泰国共有6位著名军人先后执政长达半个世纪的事件披耶帕风上将,,銮披汶元帅,,沙利元帅,,他侬元帅,,炳上将,,素金达上将,2.原因:⑴社会经济落后和生产力低下:,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水平,在这样的国家里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任何一个社会阶层都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单掌政权。
②不具备实现民主政治的条件; A.物质条件:民主社会要建立在社会大生产的基础上,自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生产和生活都已达到现代化的程度,大众传播工具、交通通讯工具都已比较发达 B.公民自身的条件: a.公民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能力以及从事政治活动的时间 b.公民受教育程度较高,有参政议政以及评政的能力⑵泰国军队的特点: ①泰国军人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A.军人把持重要经济部门,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B.军商勾结,共同牟利②泰国军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③泰国军人缺乏超政治的价值观念: 泰国军队是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大的旧军队逐步现代化演变而来,这中军队没有西方那种文官至上的观念,也不能在政党政治中严守中立,相反军人会广泛的参与政治生活,他们不仅仅是执行者,往往决策者⑶泰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等级观念根深蒂固:,①社会权力等级观念: A.国王是全国人民的父亲,是全国人民的保护者、主宰者 B.泰国社会对服从和恭敬这两项行为特别强调 C.人们的官职、年龄、出身、地位、财富、资格等都是享有尊严的依据 D.任何一级官员都要绝对尊敬、恭顺和服从其上级②佛教的和平退让思想: A.佛教渗透到了泰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国家政治都有巨大的影响,,B.由于受佛教“因果轮回说”影响,人们强调“温良恭俭谦让”与人为善,反对流血冲突,屈从命运。
③泰国国民不关心政治: A.对政治消极冷漠,认为政治与己无关 B.在泰国民众眼中,政治带有明显的谋私烙印,认为政客们总是运用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争权夺利 C.政变发生时,人们总会认为:政变的原因是政客们导致混乱,带来麻烦,阻碍了政府的平稳运行二)战后泰国经济的发展,1.战后初期泰国经济的恢复:,2.六十年代以后泰国经济政策经济的发展:,,,⑴经济政策:①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灵活正确的经济政策 ③积极吸收国内外私人资本和技术 ④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密切注视国际市场的变化,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出口商品 ⑤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能源和第三产业⑵泰国经济的发展: ①从单一稻米种植制到农业多样化发展再到改造传统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三极跳” ②从替代进口产业的建立到出口导向型工业的形成和发展三)现今的泰国:,1.全称:泰王国(Kingdom of Thailand) 2.首都:曼谷 3.国庆日:12月5日 4.官方语言:泰语 5.货币:泰铢,,6.政府首脑:英拉·西那瓦 7.人口数量:6387万(2010年) 8国土面积:513,115平方公里 9.主要民族:泰族,老挝族,高棉族,华族 10.主要宗教: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