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机溶剂使用及蒸馏的安全措施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46KB
约16页
文档ID:527197732
有机溶剂使用及蒸馏的安全措施_第1页
1/16

《建议及要求》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近一段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在使用有机溶剂的操作过程 中,因静电、过氧化物、热分解等因素引发了较多的安全事 故为积极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现把有机溶剂使用过程、 蒸馏过程中的安全建议与要求发给大家参考及学习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要深刻吸取各类事故教训,高度 重视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 产主体责任生产车间、相关部门要在使用有机溶剂前,积 极利用HAZOP等风险评估办法,建立使用机溶剂过程的风险 评估及控制机制,认真开展全面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全面 排查事故隐患对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进行全面评估,对设备设施配置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对 操作人员进行工艺操作及安全培训,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所 有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并严格执行公司ESH部的相关要求, 进一步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安全可控状 态有机溶剂使用、蒸馏过程中的安全建议及要求一、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对策: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化学反应都是在溶剂中 进行的溶剂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它可以使参加反应的 各种物质分子得以均匀分布,增加分子间碰撞接触机 会,加速反应的进程。

溶剂可以传导热量,通过它可以 向反应物质提供热量,促进反应的进行;通过它也可以 将反应放出的热量传出,保证反应的安全溶剂的选择 还可以直接影响反应的速度、反应的方向、反应的完全 程度以及反应产物的构型等等因此,正确地选择和使 用溶剂,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对实现有机合成的经济 目标和安全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有机溶剂主要危险:1、 大多为易燃物质,遇引火源容易发生火灾;2、 大多具有较低的闪点和极低的引燃能量,在常温或较 低的操作温度条件下也极易被点燃;3、 大多具有较宽的爆炸极限范围,与空气混合后很容易 发生火灾、爆炸;4、 大多具有较低的沸点,因此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散 发可燃性气体,形成燃烧、爆炸的基本条件;5、 大多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或较高的电阻率,这些溶剂 在流动中容易产生静电积聚,当静电荷积聚到一定的 程度则会产生放电、发火,引发火灾、爆炸6、 大多对人体具有较高的毒害性,当发生泄漏、流失或 火灾爆炸扩散后还会导致严重中毒事故;7、 少数溶剂如乙醚、异丙醇、四氢吠喃、二氧六环等, 在保存中接触空气会生成过氧化物,在使用升温时会 自行发生爆炸二) 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安全对策措施:1、科学优化工艺:在研制试验阶段和工艺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对溶剂安 全性进行选择和优化试验。

尽可能选用不燃或不易燃 的有机溶剂代替易燃溶剂;尽可能选用高沸点溶剂代 替低沸点溶剂;尽可能选用电阻率较小的溶剂代替电 阻率大的溶剂;尽可能选用无毒或毒性较小的溶剂代 替剧毒或毒性较大的溶剂;最大限度的降低易燃溶剂 使用量通过前期安全试验工作,从本质上消除或降 低溶剂的危险、危害性2、 做到密闭生产:对生产设备、储存容器应尽可能做好密闭工作,尽量 避免敞口操作,杜绝滴漏跑冒,减少可燃、有毒溶剂 挥发气体散发造成作业场所内火灾、爆炸、中毒的危 险对于带压或减压设备,在投产前、检修后以及运 行中都应检查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既要防止内部的可 燃、有毒物质气体向外界泄漏,又要防止外部空气进 入设备容器内部,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并达到爆炸 极限,造成更大危险3、 加强通风换气:(1) 为保证易燃、易爆、有毒溶剂泄漏的气体在生产环 境中不超过爆炸、中毒的危险浓度,化工生产装置 应尽可能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的布置方式对 于设置在厂房内的化工生产装置,必须采用通风换 气措施2) 通风换气应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于易燃、易爆 物质气体,在车间内浓度一般应低于爆炸下限值的 25%;对有毒物质气体,不应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3) 通风换气方式一般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 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机械通风措施(例如制药厂 的GMP厂房)对有火灾、爆炸、有毒危险的厂房, 通风气体不得循环使用,送风、排风设备应分开独 立设置风机室送风设施的进风口位置应设在室外 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排风口宜设在建筑高处排 放4) 部分生产设备由于短时间投料、放料等需要,存在 着作业人员暴露于易燃、有毒溶剂气体的操作,需 要设置管道通风系统和局部吸风罩,对作业人员起 到保护作用设计时应考虑到布局位置适宜,风量 足够并设有闸板阀控制防止不同岗位有害气体串 流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到通风管道内的不同物质 气体混合是否会引起燃烧、爆炸或其他可能的危 险,如果存在,则应单独设置通风系统,不得互相 连通值得着重指出的是厂房内的反应设备或储存 容器排出的浓度较高的易燃、有毒气体是不应该排 入通风系统的,应单独引入回收、净化处理装置, 经处理达标后再进行高空排放4、惰性气体保护:由于大多数可燃有机溶剂的沸点较低,常温或反应 温度条件下都有较大的挥发性,与空气混合容易形 成爆炸型混合物并达到爆炸极限因此,向储存容 器和反应装置中持续的冲入惰性气体(氮气、氩气、 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可以降低容器和装置内氧 气的含量,避免达到爆炸极限,消除爆炸的危险。

惰性气体置换措施适用于低闪点、易产生静电类有 机溶剂的生产设备、储存容器的微正压保护;易燃 有机溶剂的管道输送和压滤作业;投产前、动火前、 检修后对涉及易燃有机溶剂化工设备的置换处理; 当有机溶剂发生火灾事故时也可用惰性气体进行隔 离、灭火5、消除、控制引火源: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消除、控制引火源是切断燃 烧三要素的一个重要措施引火源主要有明火、高 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化学 反应放热、雷击等当易燃溶剂使用中存在上述引 火源时会引燃溶剂形成火灾、爆炸因此,必须特 别注意消除和控制以下可能产生引火源的情况1)带入明火:① 禁止在有易燃、易爆有机溶剂的生产、储存场所 吸烟、动火,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非防爆通讯 工具等移动明火源② 厂区内散发明火的施工或其他活动与使用甲类火 灾危险性有机溶剂的生产储存场所必须保持30米 的防火安全距离③ 生产储存现场动火作业必须将易燃溶剂清除干净 移出现场,并以水清洗容器和设备并用水灌满 动火地点应用不燃物挡风板隔离,防止火星四处 飞溅,特别是高空动火作业还应考虑下风向可能 影响的范围2)高温表面:使用高温导热油和熔盐加热设备的热载体和设备 高温外表面也可能引燃有机溶剂。

因此上述设备 的周围要避免存放有机溶剂和其他可燃物质3) 易自燃物品:① 易自燃物品在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中易发生氧 化,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常见的如黄磷、镍催 化剂、固体甲醇钠、活性炭、代森锰锌、硝化纤 维素片、保险粉、硫氢化钠等② 当上述物质与易燃有机溶剂共存时应防止溶剂挥 发造成易自燃物质暴露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 性物质,引起火灾储存中易自燃物品与易燃有 机溶剂必须采用隔开贮存的方式4) 遇湿易自燃物品:① 此类物质遇水或受潮时可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易 燃气体和大量热量而发生燃烧常见的有金属锂、 钠、钾、镁、钙、铝、钡、铝粉、锌粉、氢化钠、 氢化钾、氢化铝锂、五硫化二磷、硼氢化钾、硼 氢化钠、保险粉、代森锰锌、碳化钙(电石)等② 此类物质储存中必须确保包装完好,防止受潮, 防止受到水淹、雨淋,遇湿易自燃物品与易燃有 机溶剂必须采用隔开贮存的方式③ 此类物质原料在车间存放时应注意避免受潮,并远 离有机溶剂及其他可燃物质,当天领用当天尽快用 完,剩余原料应退库保存5)化学不稳定易爆物质:① 此类物质有过氧化物、叠氮化合物、异氰酸类化合 物、重氮盐、多硝基化合物、硝化纤维素、硝酸铵、 硝基胍等,在受热、振动、摩擦时会引发火灾、爆 炸。

② 含有上述不稳定物质和易燃有机溶剂的化学反应 必须对加热温度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超温 反应中搅拌停止可能造成局部过度受热或者反应 放热不能导出而超温,必须采取搅拌中断自动报警 措施以及加热蒸气限压措施③ 不稳定物质的投料操作必须防止震动和摩擦,投料 中如有不稳定物质粘附在反应釜内壁上应及时用 溶剂冲洗掉,防止反应釜升温时局部受热发生爆 炸④ 生产中易燃有机溶剂的多次回收套用可能存在化 学不稳定物质,当蒸馏接近干底时由于局部过热可 发生分解爆炸事故,因此溶剂回收不得蒸干当减 压蒸馏完成后釜内温度较高时应以氮气破空,如果 用空气破空可能引起爆炸如没有氮气条件则应先 将蒸馏设备冷却至常温后再以空气破空⑤ 储存日久的乙醚、异丙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 可能含有过氧化物,使用前应采用淀粉碘化钾试剂 测试其是否含有过氧化物,如果含有过氧化物,则 应采用还原剂进行处理,去除过氧化物后方可使 用⑥ 存放化学不稳定易爆物质的场所周围不得存放可 燃物质,在生产场所必须严格控制化学不稳定物质 原料的存放量6) 摩擦撞击:机器轴承的摩擦发热起火、车间内提升机导轮与导 轨的摩擦火花、离心机刹车盘与刹车片的摩擦发 热、车间内钢制器件相互撞击或与混凝土地面的撞 击、作业人员传递钢制工具不慎坠落地面、用钢制 工具修理或操作时敲击、装卸时铁桶与硬物撞击产 生火花等等都属于摩擦撞击。

上述因素和行为不应 存在于易燃有机溶剂的生产、储存场所7) 电气火花: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是产生电气火花的主要原因① 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必须保证绝缘良好,特别是防 止生产场所高温管道烫伤电缆绝缘外层,防止发生 短路;电缆线应穿管保护防止破损;生产现场电器 检修时应断开电源,防止发生短路② 合理配置负载,禁止乱接、乱拉电源线保持机械 设备润滑、消除运转故障,防止电机过载现象发生③ 经常检查导线连接、开关、触点,发现松动、发热 应及时紧固或修理④ 使用易燃溶剂的火灾爆炸场所应按照危险特性使 用防爆电器(含仪表),防爆电器应符合规定级别, 防爆电气安装应符合要求有时防爆电气密封件松 动、绝缘层腐蚀或破损等,仍存在不易被发现的电 气火花,这常常是有机溶剂火灾、爆炸事故的明火 原因8) 静电火花:当电阻率较高的有机溶剂在流动中与器壁发生摩 擦或溶剂的各流动层之间相互摩擦,由于存在电子 得失产生静电积聚,当积聚的电量形成一定的高压 时就发生放电火花有机溶剂输送流动中流速过快 可能产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反应设备内部有机 溶剂及物料搅拌转速过快过激烈易产生静电积聚 和高压放电;有机溶剂与有机绝缘材质的管道、容 器、设备之间特别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 有机溶剂进料时从上口进入容器设备冲击容器底 部或液面时很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含有 机溶剂的物料采用化纤材料过滤时施压过大易发 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皮带传动设备的皮带上容 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离心机刹车制动过猛 可能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作业人员穿化纤、 羊毛、丝绸类服装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

预防静电的措施:① 首先是尽可能选择不易产生静电的溶剂,从源头上 解决问题② 设计中应正确选择设备容器管道材质(尽可能使用 金属,避免使用非金属)以减少静电产生和便于静 电导出③ 限制易燃有机溶剂在管道中的流速,可以减少静电 的产生和积累④ 也可以采用增加溶剂的含水量或增添抗静电添加剂 如无机盐表面活性剂等方法,使溶剂的电阻率降低 到106-108 0- cm以下,有利于将产生的静电导出⑤ 采用静电接地的方法是化工生产普遍采用的重要防 静电措施所有金属设备、容器、管道、构架都可 以通过静电接地措施及时消除带电导体表面的静电 积聚,但是对非导电体是无效的⑥ 对于绝缘设备、容器、管道内部可设置静电消除器 并将内部溶剂的静电及时导出接地中和在此需要 提及的是,还有一些化工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