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正面银浆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

陈****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48KB
约7页
文档ID:347524568

正面银浆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一、 正面银浆行业发展情况(一)正面银浆概述目前,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即当硅片受到光照时,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动势,将光子转化为电子、光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形成了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为内容的产业链正面银浆则是太阳能电池中重要的电极材料,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太阳能电池是典型的二端器件,由硅片、钝化膜和金属电极组成,其中:光伏银浆是制备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商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将光伏银浆分别印刷在硅片的两面,烘干后经过烧结,形成太阳能电池的两端电极根据位置及功能的不同,光伏银浆可分为正面银浆和背面银浆正面银浆主要起到汇集、导出光生载流子的作用,常用在P型电池的受光面以及N型电池的双面;背面银浆主要起到粘连作用,对导电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常用在P型电池的背光面相对于背面银浆,正面银浆需要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效用,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更高正面银浆主要由高纯度的银粉、玻璃粉、有机原料等成分组成,其组成物质的化学价态、品质、含量、形状、微纳米结构等参数均可能对银浆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正面银浆的研发和制备对组成物质的要求十分严格。

其中:银粉作为导电材料,是正面银浆的主要成分,与太阳能电池的导电性能直接相关银粉质量的优劣性直接影响到电极材料的体电阻、接触电阻等,因此,银浆配方中银粉的选样至关重要;玻璃粉作为银浆中的传输媒介,其含量和成分比例对银浆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含量过高会导致银浆导电性能变差,但当含量过低时银浆则无法渗透入钝化层与硅衬底形成欧姆接触,需通过反复试验寻求最优配方;有机原料作为承载银粉和玻璃氧化物的关键组成,其含量和配比对银浆的印刷性能、印刷质量具有较大影响正面银浆的制备过程中,除了对原材料品质、选型要求较高以外,浆料的配料方案、制作工艺、量产稳定性需经过长期的研发攻关、持续优化,以确定适用于不同下游产品的最优配方,从而达到预期的导电和应用效果二)正面银浆市场发展情况1、正面银浆市场规模正面银浆主要用于制备晶硅太阳能电池上的金属电极,太阳能电池的市场规模决定了正面银浆的需求量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约224GW,同比增长37.00%;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约198GW,同比增长46.80%,占全球总产量88.39%,全球太阳能电池产业持续向我国集中随着太阳能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正面银浆市场的需求逐步扩大。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16年至2021年,全球及我国光伏银浆总消耗量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2021年度,全球银浆总耗量达3,478吨(其中:正面银浆耗量2,546吨、背面银浆耗量932吨),我国光伏银浆总耗量达到3,074吨(其中:正面银浆耗量2,250吨、背面银浆耗量824吨),较2016年增长了93.94%,占全球需求总量的比例达到88.38%2、正面银浆领域进口替代加速在光伏行业发展早期,我国正面银浆市场呈现两头在外的情形,暨销售市场和原材料市场均在境外,又因正面银浆技术壁垒较高,境内极少有厂商涉足该领域,境外厂商垄断情况严重随着我国光伏行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太阳能电池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正面银浆需求量激增,仅靠境外正银厂商已无法满足我国正银的需求量,境外厂商又因地域限制等原因,很难第一时间满足境内客户的技术要求及对成本持续下降的需求,导致客户利润被压缩在此背景下,2013年前后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正银制造商,渐渐开始挑战境外厂商在正银领域的垄断地位根据《2021-2022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近年来国产正面银浆的技术含量、产品性能及稳定性持续提升,叠加国产浆料企业与本土电池企业的紧密合作,国产正面银浆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强、进口替代步伐提速,国产正面银浆市场占有率由2015年度的5%左右上升至2021年度的61%左右,预计2022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80%。

综上,境内正面银浆企业已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正面银浆产能还将进一步向境内转移,进口替代加速3、平价上网政策的推进,促进正面银浆行业技术革新单位度电成本的持续下降是全球光伏行业普适性的发展趋势与要求,我国在2018年531光伏新政出台后,加快了光伏行业平价上网的进程平价上网政策的实施,对光伏企业提出了持续降本增效的要求根据经验公式,电池转换效率每提升1%,成本可下降7%随着行业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升,光伏发电成本呈快速下降态势根据IRENA2020年发布的报告,全球光伏组件平均转换效率从2010年的14.70%提升至2019年的19.20%,相对应的光伏度电成本从2010年0.378USD/kWh下降至2019年的0.068USD/kWh多年实践显示,技术是实现持续降本增效的终极推动力就太阳能电池行业,一方面为了提高发电效率,不断研发出新型高效电池技术,从传统的多晶硅电池到单晶PERC电池再到最新的TOPCon电池、HJT电池和IBC电池下游电池片技术的快速迭代,对正面银浆厂商的研发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厂要求在不牺牲光电转换效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正面银浆的单位耗量、加快每片电池的印刷速度,从而促进印刷设备和正面银浆技术的提升。

在全产业链降本的压力推动下,研发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正面银浆企业将具有更显著的竞争优势,从而取得更广阔的发展契机二、 电子浆料行业下游市场现状目前,电子浆料下游主要有MLCC、太阳能电池两大领域近年来,随着MLCC、太阳能电池产业景气向上带动电子浆料市场规模扩大一)MLCC市场电子浆料在MLCC领域主要用来生产MLCC的内、外电极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子浆料在MLCC领域市场规模达到21.91亿元,同比增长0.92%,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到2023年,我国MLCC领域电子浆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6.68亿元二)太阳能电池目前,凭借产业链耗能低、制备材料选择广等特点,太阳能光伏电池已向薄膜太阳能光伏产品转移,这将极大地促进电子浆料产业收入的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6635MW,预计2022年产量将达到7256MW三、 电子浆料行业产业链电子浆料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以银粉、铝粉等金属粉末以及陶瓷粉、玻璃粉等无机分为为主要有效成分,使用有机溶剂将有效成分均匀分散;产业链中游是各类型浆料生产商;下游主要对应了太阳能电池、印刷电路板、显示器等领域的应用。

四、 电子浆料行业中游市场现状电子浆料行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近年来,为促进我国新型电子浆料行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在市场竞争方面,由于电子浆料技术壁垒高,尤其是正银浆料,目前主要被杜邦、贺利氏、三星和中国台湾和硕等企业垄断,这四家企业占据了全球90%正银浆料市场,国产化空间巨大五、 烧结型导电银浆行业烧结型电子浆料以银粉作为导电相、玻璃粉作为粘结相、有机溶剂及其他助剂混合作为有机载体混合制,此类导电银浆烧结成膜,烧结温度一般>500度选用导电相粉粒径为1~25μm球形颗粒,粒径太小容易氧化,粒径太大会造成丝网印刷困难;选用低熔点无铅镉玻璃粉,有助于提高浆料导电性及浆料与基材的结合强度;有机溶剂选用松油醇、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乙酸乙酯、偶联剂等其他助剂,60~100℃热熔有机溶剂制备有机载体,有机载体应具有良好的粘度主要应用于陶瓷、玻璃等高温的绝缘基板这类导电银浆较多的应用于电位器、厚膜电路等承载物可耐高温的电子元器件低温固化导电银浆是由银粉、高分子有机聚合物体系、有机溶剂和添加剂组成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匀、配制成粘稠浆体,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成,低温固化(一般<300℃)得到与基材附着良好的线路导线。

低温固化导电银浆主要为环氧固化剂体系,有少量的热引发的自由基聚合体系以及有机硅加成体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