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电子教案编写人:陈友根、郑居焕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教研室二00五年一月2第 1 章绪论1.11.1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1.1.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以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统称为混凝土结1. 定义: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称为混凝土结构2. 分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素混凝土结构1.1.2配筋的作用与要求1.试验介绍图1-1图1-1 (a ),(b)分别表示素混凝土简支梁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和受力情况1) 素混凝土简支梁图 1-1 (a)所示的素混凝土梁在外加集中力和梁的自身重力作用下,梁截面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由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很差,只要梁的跨中附近截面的受拉边缘混凝土一开裂,梁就突然断裂,破坏前变形很小,没有预兆,属于脆性破坏类型。
2)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截面受拉区域的外侧配置适量的钢筋构成钢筋混凝土梁,见图1-1 (b)钢筋主要承受梁中和轴以下受拉区的拉力,混凝土主要承受中和轴以上受压区的压力由于钢筋的抗拉能力和混凝土的抗压能力都很大,即使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梁还能继续承受相当大的荷载,直到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此后荷载还可略有增加,当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才破坏破坏前,变形较大,有明显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类型可见,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都有很大提3高,并且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强度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利用3) 钢筋混凝土受压柱如图1-1 (C)所示,在轴心受压的柱子中通常也配置抗压强度较高的钢筋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提高柱子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由于钢筋的抗压强度比混凝土的高,所以柱子的截面尺寸可以小些另外,配置了钢筋还能改善受压构件破坏时的脆性,并可以承受偶然因素产生的拉力2、 钢筋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的主要原因(1) 粘结力混凝土硬化后与钢筋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从面可靠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变形、共同受力2) 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胀系数相近钢筋: 1.2 ×10-5/℃混凝土:1.0~1.5×10-5/℃当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较大的相对变形造成的粘结破坏。
3) 防锈混凝土包裹钢筋,防止钢筋锈蚀,耐久性好3、在设计和施工中,钢筋的端部要留有一定的锚固长度,有的还要做弯钩,以保证可靠地锚固,防止钢筋受力后被拔出或产生较大的滑移;钢筋的布置和数量应由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1.1.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点:(1) 取材容易:混凝土所用的砂、石一般易于就地取材另外,还可有效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2) 合理用材:钢筋混凝土结构合理地发挥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能,与钢结构相比,可以降低造价3) 耐久性:密实的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同时由于钢筋被混凝土包裹,不易锈蚀,维修费用也很少,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比较好4) 耐火性:混凝土包裹在钢筋外面,火灾时钢筋不会很快达到软化温度而导致结构整体破坏与裸露的木结构、钢结构相比耐火性要好5) 可模性:根据需要,可以较容易地浇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4结构6) 整体性:整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很好的整体性,有利于抗震、抵抗振动和爆炸冲击波2. 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1) 自身重力较大: 这对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以及抗震不利,也给运输和施工吊装带来困难。
2) 抗裂性较差: 受拉和受弯等构件在正常使用时往往带裂缝工作,对一些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宽度有严格限制的结构,要满足这些要求就需要提高工程造价3) 隔热隔声性能也较差针对这些缺点,可采用轻质高强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以减轻自重,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1.21.2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混凝土结构使用至今已约有 150 年的历史与钢、木和砌体结构相比,由于它在物理力学性能及材料来源等方面有许多优点,所以其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最广泛随着高强度钢筋、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N/mm2)以及高性能外加剂和混合材料的研制使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钢纤维混凝土和聚合物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有了很大发展还有,轻质混凝土、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以及利用工业废渣的“绿色混凝土” ,不但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而且对节能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防射线、耐磨、耐腐蚀、防渗透、保温等特殊需要的混凝土以及智能型混凝土及其结构也正在研究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水利水电建筑和基础工程扩大到了近海工程、海底建筑、地下建筑、核电站安全壳等领域,甚至已开始构思和实验用于月面建筑。
随着轻质高强材料的使用,在大跨度、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我国是使用混凝土结构最多的国家,在高层建筑和多层框架中大多采用混凝土结构在民用建筑中也采用了定型化、标准化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已建成的88 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 420.5m,是我国目前最高的高层建筑电视塔、水塔、水池、冷却塔、烟囱、贮罐、筒仓等特殊构筑物也普遍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上海电视塔高 468m,其高度为亚洲第一此外,在大跨度的公共钢筋混凝土5桁架、门式刚架、拱、薄壳等结构形式也有广泛应用在铁路、公路、城市的立交桥、高架桥、地铁隧道,以及水利港口等交通工程中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水闸、水电站、船坞和码头已是星罗棋布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高 186m,坝体混凝土用量达 1527 万 m3,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近年来,我国在混凝土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结构可靠度与荷载分析、工业化建筑体系、结构抗震与有限元方法、电子计算机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以及现代化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某些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研究向更完善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此外,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方面通过大量研究, 取得了很大成绩。
新颁布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积累了半个世纪以来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科研成果, 把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到了当前的国际水平,它将在工程设计中发挥指导作用1.31.3 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问题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问题混凝土结构课程通常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两部分前者主要讲述各种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截面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等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属于专业基础课内容后者主要讲述梁板结构、单层厂房、多层和高层房屋等的结构设计,属于专业课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正确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程时,建议注意下面一些问题:1.加强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注意扩大知识面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相当于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力学,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此除课堂学习以外,还要加强实验的教学环节,以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和训练实验的基本技能当有条件时,可进行简支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偏心受压短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实验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要加强课程作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熟悉和正确运用我国颁布的一些设计规范和设计规程。
诸如:《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 GB50011-2001) 、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等混凝土结构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学习时要多注意它的新动向和新成就,以扩大知识面2.突出重点,并注意难点的学习本课程的内容多、符号多、计算公式多、构造规定也多,学习时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内容的学习例如,第4章是上册中的重点内容,把它学好了,就为后面各章的学习打下了好的基础对学习中的难点要找出它的根源,以利于化解例如,上册第5章中的抵抗弯矩图常是难点,如果知道了画抵抗弯矩图的目的在于弯起、截断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难点也就基本上化解了3.深刻理解重要的概念,熟练掌握设计计算的基本功,切忌死记硬背教学大纲中对要求深刻理解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具体的规定注意,深刻理解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展开和深入,逐步加深的例如,学习上册中的第9章和下册中的第12章后就要回过头来,加深对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理解。
要求熟练掌握的设计计算内容也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规定,它们是本课程的基本功熟练掌握是指正确、快捷为此,本教材各章后面给出的习题是要求认真完成的应该是先复习教学内容,搞懂例题后再做习题,切忌边做题边看例题习题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这也是本课程与一般的数学、力学课程所不同的对构造规定,也要着眼于理解,切忌死记硬背事实上,不理解的东西也是难以记住的当然,对常识性的构造规定是应该知道的思 考 题1.1 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有哪些特点?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1.2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1.3 本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学习本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第 2 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本本 章章 提提 要要7钢筋与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共同工作的特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性能,也是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基础本章讲述钢筋与混凝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2.12.1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2.1.1 混凝土的组成结构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材料用水拌合硬化后形成的人工石材,是多相复合材料通常把混凝土的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结构即水泥石结构;亚微观结构即混凝土中的水泥砂浆结构;宏观结构即砂浆和粗骨料两组分体系。
微观结构(水泥石结构)由水泥凝胶、晶体骨架、未水化完的水泥颗粒和凝胶孔组成,其物理力学性能取决于水泥的化学矿物成分、粉磨细度、水灰比和凝结硬化条件等混凝土的宏观结构与亚微观结构有许多共同点,可以把水泥砂浆看作基相,粗骨料分布在砂浆中,砂浆与粗骨料的界面是结合的薄弱面骨料的分布以及骨料与基相之间在界面的结合强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浇注混凝土时的泌水作用会引起沉缩,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浆水化造成的化学收缩和干缩受到骨料的限制,会在不同层次的界面引起结合破坏,形成随机分布的界面裂缝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胶体组成了弹性骨架,主要承受外力,并使混凝土具有弹性变形的特点而水泥胶体中的凝胶、孔隙和界面初始微裂缝等,在外力作用下使混凝土产生塑性变形另一方面,混凝土中的孔隙、界面微裂缝等缺陷又往往是混凝土受力破坏的起源由于水泥胶体的硬化过程需要多年才能完成,所以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也随时间逐渐增长2.1.2单轴向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有很大关系;骨料的性质、混凝土的级配、混凝土成型方法、硬化时的环境条件及混凝土的龄期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试件的大小和形状、 试验方法和加载速率也影响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结果。
因此各国对各种单向受力下的混凝土强度都规定了统一的标准试验方法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8(1)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立方体试件的强度比较稳定,所以我国把立方体强度值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指标,并把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