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新丝绸之路” 计划探析*吴兆礼[ 内容提要] 2011 年 7 月, 美国提出构筑以阿富汗为枢纽, 将南亚、 中亚与西亚连接起来, 以实现 “能源南下 ” 、 “商品北上” 的“新丝绸之路” 计划这表明, 美国的阿富汗战略发生转变, 从注重北约的作用并奉行军事第一、 经济第二, 过渡为倚重地区国家并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这一转变既是迫于美国面临国内经济增长乏力、 民众厌战情绪上升的压力, 也是阿富汗局势及美全球战略调整、 战略重心东移的客观需要 新丝绸之路” 计划目前尚在探讨阶段, 其实施将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及地区局势动荡的挑战[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计划美国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 作者介绍] 吴兆礼,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南亚问题研究2011 年7 月,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第一次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 计划①随后, 该计划被紧锣密鼓地摆上国际议事日程2011 年 9 月联合国大会期间召开的 “ ‘新丝绸之路’ 部长会议” 、 11 月的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会议、 12 月的阿富汗问题波恩会议,以及 2012 年 5 月的美国芝加哥北约峰会, 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新丝绸之路” 计划, 可见美国对“新丝绸之路” 计划的重视程度。
那么, 美国抛出“新丝绸之路” 计划的背景是什么 ?“新丝绸之路”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美国推动该计划将面临哪些挑战?本文将围绕以上三个问题, 对美国的“新丝绸之路” 计划进行梳理与分析一、 美国抛出“ 新丝绸之路” 计划的背景出台“新丝绸之路” 计划是美国对阿富汗战略转型的重要标志, 表明美国对阿战略已从注重北约的作用并奉行军事第一、 经济第二, 过渡为倚重地区国家并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美国“新丝绸之路” 计划的提出既有美国国内因素的推动, 也是阿富汗局势及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移的客观要求从美国国内背景看, 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堪忧, 民众厌战情绪上升, 代价高昂的反恐战争难以为继, 奥巴马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具体论之, 则可分为三方面首先是维持高额战争开销对于美国经济复苏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 久拖未决的阿富汗战争让美国财政难以为继2011 年 3 月美国国会研究机构( CRS) 报告指出, 自“9·11” 以来, 美国在军事行动中共投入 1. 283 万亿美元, 其中 4444 亿美元用于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 约占美国全部战争开支的35%; 2012 财年针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约需要 1137亿美元。
②沃森国际问题研究所2011 年6 月发布的报告则认为, 按2011 年的美元定值计算, 美国联邦政府在阿战中已支出的战争费用在2.3 万亿-2.6 万亿美元之间, 远远高于官方数字如果加上美国为退*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重点课题 “印度与美国 ‘新丝绸之路’ 计划” 的研究成果 ① “Clinton remarks at Anna Centenary Library” ,July 21, 2011, http: / /www. sify. com/news/clinton-remarks-at-anna-centenary-li- brary-full-text-news-default-lhxuutccabc. html. ( 上网时间: 2011 年 9 月 22 日) ②Amy Belasco , “The Cost of Iraq,Afghanistan,and Other Glob- al War on Terror Operations Since 9/11” , CRS, March 29,2011, pp. 1, 17. 71《现代国际关系》 2012 年第 7 期伍军人承担的费用、 未来作战的可能开销以及退伍军人及其家人的社会成本, 这一数字将高达 3. 7 万亿-4. 4 万亿美元。
①其次是民众厌战情绪和反战呼声上升在2001 年 10 月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之初, 民意调查显示有 88%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出兵阿富汗是正确的选择至 2011 年 5 月, 仍有 58% 的人认为美国的反恐战争并不是一个错误②但皮尤研究中心2011 年 6 月 21 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 56% 的受访者希望美国尽快从阿富汗撤军, 只有 39% 的人支持美军继续驻扎阿富汗直至阿境内安全形势稳定③民众厌战情绪上升的主要原因, 除美国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和就业状况不佳以外, 美军死伤人数逐年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据五角大楼统计, 自阿富汗战争开始至 2012 年 5 月 10 日, 共有 1845 名美军士兵在阿富汗阵亡, 如果包括与阿富汗战争相关的其他地区的阵亡士兵, 则达 1959 人④第三是奥巴马面临换届选举的压力为尽快摆脱阿富汗战争泥潭, 奥巴马于 2011 年 6 月 22 日正式宣布从阿富汗撤军的“三步走” 安排⑤, 紧接着于7 月就抛出 “新丝绸之路” 计划, 谋划“后撤军时代”的阿富汗及地区秩序安排, 一来为彰显其在安全议题方面的政绩, 二来也为兑现其当初的撤军承诺, 以利于其谋求竞选连任。
从阿富汗局势看, 安全与社会环境不容乐观, 反美主义盛行, 北约联军内部出现矛盾2001 年“ 9·11 事件” 后, 美出兵阿富汗, 发动了针对“基地” 组织的反恐战争美希望通过武力摧毁“基地”组织, 削弱塔利班势力, 建立阿民主政权然而十年后, 尽管反恐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并没有有效解决阿富汗问题, 阿重建之路仍然困难重重经济上, 经过多年战乱, 阿富汗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目前已经沦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2011 年 4 月发布的数据,2010 年阿国内生产总值只有 156 亿美元, 在 184 个成员中排名第 108 位, 人均 GDP 只有 517 美元, 位列第 169⑥战乱导致阿富汗国内生产、 生活物资匮乏, 有 600 多万人流亡国外, 沦为难民美国虽投入一定资源用于阿富汗经济重建与人道主义项目, 但与反恐战争的军事投入相比反差巨大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支出, 有近 94% ( 4162 亿美元) 用于直接军事行动, 而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提供给阿富汗的援助只有 251 亿美元, 约为全部费用的 6%左右这给阿富汗及整个地区的民众留下了美国 “只反恐不顾民生” 的负面形象。
安全上, 阿富汗目前形势仍不乐观2010 年 12月 15 日, 国际红十字会在新闻发布会上称, 塔利班政权被推翻 9 年后, 阿富汗安全形势出现了最糟糕的状况⑦据联合国报告显示, 由于阿富汗南部和东南部冲突加剧, 2011 年上半年阿富汗平民的死亡人数达到 1462 人, 同比上升了 15%,⑧其中大部分平民死于塔利班与北约联军的交战和美军空袭, 阿 富汗政府及民众与北约的矛盾增加卡尔扎伊政府 对北约随意发动空袭强烈不满, 而民众也越来越将 北约视为 “麻烦制造者” 而不是“问题解决者” 与 此同时, 北约联军内部矛盾上升十年反恐战争经 济代价巨大, 巨额耗费已经使许多北约成员国视阿 富汗为包袱, 一些北约成员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立 场出现变化 以上因素促使美国从单纯注重军事战略、 依靠81《现代国际关系》 2012 年第 7 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The Costs of War Since 2001:Iraq,Afghanistan,and Paki- stan”,http: / /www. coto2. files. wordpress. com/. . . /costs-of-war- 2001-2011. pdf. ( 上网时间: 2011 年 10 月 5 日) Karlyn Bowman and Andrew Rugg , “Attitudes Towards the War on Terror and the War in Afghanistan:A Ten-Year Review” ,AEI Pub- lic Opinion Studies,http: / /www. aei. org/files/2011/08/25/Attitudes- Towards-the-War-on-Terror-and-the-War-in-Afghanistan-August- 2011. pdf. ( 上网时间: 2011 年 8 月 30 日) Pew Research Center , “Record Number Favors Removing U. S. Troops from Afghanistan” ,June 21,2011,http: / /pewresearch. org/ pubs/2033/poll-afghanistan-troops-withdrawal-brought-home. ( 上网 时间: 2011 年 12 月 23 日) DOD ,“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 OEF)U. S. Casualty Status” ,http: / /www. defense. gov/news/casualty. pdf. ( 上网时间: 2012 年 3 月 8 日) “Full Speech:Obama on Afghanistan Troop Withdrawal” , ABC NEWS,June 22,2011,http: / /abcnews. go. com/Politics/tran- script-obama-afghanistan-troop-withdrawal-full-speech/story?id = 13906420. ( 上网时间: 2012 年 2 月 2 日) IMF ,“World Economy Outlook” ,April 2011,http: / /www. imf. org/external/pubs/ft/weo/2011/01/index. htm. ( 上网时间: 2011 年 12 月 22 日) Abdul Haleem ,“Taliban quagmire to tarnish NATO’ s image in Afghans’ eyes” ,http: / /news. xinhuanet. com/english2010/indepth/ 2011-10/06/c_131176818. htm. ( 上网时间: 2012 年 1 月 23 日) UN News Centre ,“Afghan civilian deaths rise,insurgents re- sponsible for most casualties – UN” ,http: / /www. un. org/apps/news/ story. asp?NewsID=39036&Cr=Afghan&Cr1=. ( 上网时间: 2012 年 3 月 5 日)自身和少数北约成员, 转变为军事战略与经济战略并重, 并开始借助地区国家的力量实施其“非军事战略” 。
美国倡议的“新丝绸之路” 计划, 就是这种战略转变的关键一步美国全球战略调整、 战略重心转移是其提出“新丝绸之路” 计划的另一个重要背景自“9·11”以来, 美国的战略重心基本上集中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反恐战争,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在美国忙于反恐的十年里, 亚太地区悄然崛起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在经济与政治两个层面, 世界力量中心从西方转移至东方为了应对国际格局的新变化, 美国开始逐步将战略重心从伊拉克和阿富汗转移到经济上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有学者甚至认为, 推出“新丝绸之路” 计划是美国体面退出阿富汗的战略选择①二、 美国实施“ 新丝绸之路” 计划的目标诉求“新丝绸之路” 计划的主旨有三第一, 在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下, 保证“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