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物业的投资价值近年来,各个地区不停的进行工业物业的建设,无论是各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加深,还是园区建设者专业性、服务性的提升,都为工业物业的稳定增长带来了新的契机国家在不断调整产业政策,为工业物业开了不少绿灯,无论是工业物业低成本购入(购买成本低,增值潜力大) ,还是入住工业物业的企业可享受相关产业政策(生产型企业实用性大) ,都为工业物业增值提供了巨大保障,而这是因为工业稳定增张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工业物业应具备怎样的价值?第一,实用性价值每一个园区都应该有自己的实用性价值,简单点说,就是具备企业的生产性功能,越是有着严格产业定位与限制的园区,这种生产性功能越强,因为他们就是为了负责服务某一行业企业而存在的,无论是生产所需的物理空间还是行业公共服务平台,都会搭建的比较合理;而一些没有产业定位的园区,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种项目为了招商而招商,所能提供的所有平台与服务,都是实用性不强的公共基础服务,不能有效的为了某一行业企业的聚集及升级提供平台,所建设的工业物业也只是标准式的普通厂房,甚至连物业面积、称重、层高都未必能符合企业生产需要,这样的物业建设可谓是毫无实用性价值可言第二,投资性价值。
企业在选择物业的时候,除了会考虑实用性价值外,同时也会比较关注一个项目的升值潜力,简单的说,就是工业物业的投资性价值那么如何去评判一个物业是否具备投资性价值呢?首先工业物业应该具备实用性价值,这是他作为投资性价值的基础保障,其次,物业的升值主要取决于三点:第一就是周边有完善的配套规划所带来的的基础物业升值,第二就是周边经济环境逐步成熟所带来的附加物业升值,第三有区域型政府的办公搬迁(区域发展的风向标) 一个区域具备发展条件,比如国家级的开发区,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中与开发区管委会相对比较靠近的位置所建设的物业,会具备极大的配套成熟可能性,而且配套完善时间也相对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升值周期,使得物业能很快得到周边配套所带来的升值的第一波红利,其次这样的区域更适合生产办公一体化的物业,这样的物业具备了办公基础,也就意味着具备了经济环境成熟的可能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依法建设的合法产业园区,或者工业物业,才能具备这样的增值条件随着国家对工业物业的政策倾斜,越来越多的“园区建设者”投入到了工业物业的开发中,而真正以产业园形式批复用地的项目又不是很多,这就导致了大家都打着“产业园”的旗号进行工业物业的招商及销售,不符合规定的项目无法给企业或者投资人办理产权证,那么所谓投资性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了!工业物业为什么具备投资性价值呢?为了大家好理解,在此不用工业生产举例,笔者用工业写字楼与商业写字楼做一个简单对比,大家就能直观的看出其中的奥妙。
第一,工业写字楼产权 50 年,商业写字楼产区 40 年,为自用型客户提供了多出 10 年的产权保障第二,同区域工业写字楼价格低于商业写字楼,低单价低总价使得投资门槛降低第三,商业写字楼只能为企业提供办公物理空间,而工业写字楼却在提供物理空间的同时,为工业办公型企业提供政府相关产业政策第四,工业物业不作为个人不动产登记,不限购不登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工业物业进行投资第五,物业的价格只与物业价值有关,工业写字楼比起商业写字楼更具备实用性,也就是说同区域的工业写字楼在环境成熟后,价值与价格一定是高于商业写字楼的,这为工业物业的升值有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可是近期我们发现,很多工业性质的物业价格不升反降,这和工业物业的投资性矛盾吗?答案当然是,不矛盾!有些园区开发建成已经好几年,但是招商进度却持续缓慢,甚至一个项目连续几年成交价都没有任何变化( 通常一个项目三年没有项目进入,就可定义为垃圾资产),还有的项目,从一开始招商,价格就持续走低,这和工业物业的投资性为什么又不矛盾呢,因为这样的物业,我们称其为“垃圾资产” 具备实用性的物业才能具备投资性,同理,不具备投资性的物业,也就是所谓的“垃圾资产”又怎能具备实用性?这个等价关系相信大家很好理解。
关于连续几年招商但是价格却没有增长的物业,其实用性可想而知,招商进度慢自然不敢涨价,没有实用性作为基础,投资性便无从谈起;另一种物业从一开始招商就阶梯式的降价,这种资产投资性更是无法保障,市场接受度的下降必然使得这一的物业除了降价促销,再无其他选择,而这两种“垃圾资产”却使得很多人对工业物业的投资性持怀疑态度,错过了最佳投资时间,等到周边配套成熟,经济环境完善,物业升值已经大势所趋时,在想进行投资,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价格了正规的工业物业,必然是具备实用性与投资性的物业,无论是企业生产购买还是个人投资行为,只要选择对了正规工业物业,必然会享受到物业升值带来的红利,而一些“垃圾资产” ,在工业物业大环境中,必然会被淘汰,所以作为具备投资性的工业物业,将来一定是大家投资首选,购买这样的工业物业,如果将来后悔,也只是后悔当初买的太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