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下面的刘邦冰山下面的刘邦汉朝,这个历史上充满这传奇色彩和雄浑之气的朝代又波澜壮阔的展现在 我们面前汉民族之所以称为汉族,也是因为汉帝国的崛起提起汉朝,在那 个能人辈出,各路英豪灿若星河的年代里,有一个人物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 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一一刘邦,汉高祖、汉高帝或者也叫高皇帝刘邦的出身是很普通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据史记记载:高祖,沛丰邑 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史记・高祖本纪》)不仅 出身普通,刘邦本人的才能也并不出众,他没有读过什么书,只喜欢酒和女人, 史记记载他“好酒及色力甚至他父亲一一刘太公,也说他是“无赖”一个那么, 这样一个人,如何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攻破秦朝首都一一咸阳,又是怎么打 败了他的主要竞争对手一一出身名门贵族,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从而建立 起一个强大统一的汉王朝呢?关于这一点,连刘邦自己可能也感到惊奇,于是 自己分析了一下,得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结论据史记记载,刘邦当上皇帝后 曾经和他手下的功臣们一起座谈,刘邦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项羽失败了,而 他得了天下他的两个大臣高起、王陵就说了: “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嫉贤妒能,有 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攻,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刘邦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 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 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的自我分析是相当有道理的, 但是我们如果从素质模型的角度入手,也能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著名心理学家、已故哈佛心理学系教授麦克里兰博士(Dr.David C.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的冰山模型,对素质的概念作 了非常形象和深刻的解释素质是指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的 工作绩效的个人特质我们用冰山模型来说明素质的特点,素质这座“冰山”是由“知识、技能”等水面以上的“应知、应会”部分,和水面以下的“动机、品质、 自我形象、社会角色、价值观”等情感智力部分构成的知识技能等明显、突出 并且容易衡量,但真正决定一个人的成功机会的,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因素, 它们难以捕捉,不易测量可是如果不去挖掘这些因素,无异于舍本逐末如知识如果我们用这个理论来分析一下刘邦,我们就会发现在冰山上面,刘邦的 确乏善可陈,刘邦不喜读书,没什么知识,功夫也不行,所以项羽找他单挑的 时候他拒绝了。
那么带兵打仗呢,刘邦谋略也不行,曾经在自己的人数多过项 羽数倍的情况下被项羽打的落花流水、丢盔弃甲,甚至在逃命的路上嫌车子跑 的慢,把自己的孩子从车子上推下去以减轻车子的重量所以说,刘邦的知识 和技能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那么刘邦为什么能成功呢,他强在哪里呢?厦门 大学中文系教授易中天在分析刘邦成功之迷的时候提到,刘邦的第一个成功要 素就是知人善任,刘邦用人是不拘一格的,他的团队里,张良是贵族,陈平是 游士,萧何是县吏,烫哙是狗屠,韩信是待业青年刘邦为什么敢 用这些人呢?易中天先生认为,首先在于刘邦有自知之明,因为刘邦自知,所 以他了解别人,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素质呢,我们称之为人际理解所谓人际理 解就是能够通过他人的语言、行动等来了解一个人没有表达出的情感或者潜在 的能力等刘邦在这一方面做的非常好,像张良、陈平这些人物,都是英雄豪 杰,这样的人最需要的是认同和信任,刘邦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跟这些人沟通 的时候,刘邦都是坦诚相待,碰到问题总是先征求他们的意见,问他们:“为之 奈何?有一次,刘邦的一个手下背叛了他,跑到项羽那里说刘邦坏话,项羽 就来打刘邦张良得到消息之后,赶快来告诉刘邦,刘邦着急了,就问张良怎 么办。
良曰:“料公士卒足以当项羽乎?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 张良日:“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之不敢叛也《资治通鉴・卷九•汉纪》)后 来发生的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鸿门宴了除了人际理解力好之外,刘邦还敢 于授权,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对韩信的使用了韩信刚开始投奔了项羽,项 羽让他做了个郎官,就是拿杆长棍,站岗韩信觉得没发展前途,就去投奔了 刘邦,刘邦让他做连敖,据易中天先生说,连敖就是接待员、公关先生,因为 韩信长的比较帅后来又做过治粟都尉有一段时间,刘邦老打败仗,他手下 的人纷纷都离开他,韩信也跑了,萧何赶快把他追了回来,还向刘邦说韩信是“国 士无双”刘邦信任萧何,就听从了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就是三军总 司令,拜完之后,刘邦跟韩信有了一次谈话,谈完之后,觉得“相见恨晚后 来韩信也没有辜负刘邦的期望,为汉帝国立下了盖世奇功另外一个例子就是 刘邦对陈平的使用,陈平也是从项羽那里跑到刘邦这里的,刘邦重用他,不久 就有人说陈平的坏话,说他“盗嫂受金,反复无常刘邦把陈平找来审问他, 陈平的解释说服了刘邦,不仅没降他的职位,后来还“出黄金四万斤于平,恣所 为,不问其出入《资治通鉴・卷十•汉纪》)。
除了充分授权之外,刘邦从来 不吝惜奖励,对于有功劳的大臣,刘邦的确做到了论功行赏,这一点在前面高 起、王陵的话中已经提到了充分授权和奖励都表现了刘邦的一个重要的素 质一一培养他人培养他人表明了一种帮助他人成功的意图和倾向,可以说, 如果没有刘邦的培养,韩信等人也不会有那么高的成就自我控制指人在遭受 诱惑阻力敌意压力时保持冷静抑制负面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刘邦在这项素质的 表现也非常出色,举个例子来说,据说韩信在打下齐国之后,想当齐王,就派 人送信给刘邦,说齐国的人“反复无常”,让齐国人当齐王,可能他们还要造反, 不如让我代理齐王,当个假齐王算了韩信送出这封信的时候,刘邦正被项羽 的军队团团唯困在荥泽(今河南荥阳),正眼巴巴的盼着韩信带兵来救他呢,可是 却盼来了这封信,他想着自己当年对韩信是多么的好,“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而韩信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来要挟他,可想而知,刘邦当时是多么的愤 怒,刘邦"大怒,骂日:“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正想 接着骂下去呢,“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 自王乎!不如因而立之,善遇,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 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春,二月,遣张良操印立韩信为齐王, 征其兵击楚。
《资治通鉴・卷十•汉纪》)由此可见,刘邦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非 常强的,这个故事同时也反映了刘邦的另一个素质一弹性,弹性指一个人在不同 的环境下与不同的人或群体工作时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弹性可以让人了解珍惜不 同或对立的观点在情况有所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做事的方式并在组织 或工作要求上有所改变或轻易接受改变除此之外,刘邦的的成就导向和影响 力这两项素质的表现也是不错的,刘邦在当亭长的时候看到秦始皇出巡,就发 出这样的感慨“大丈夫生当如是也!,同时,如果没有高超的影响了,我想也 是难以驾驭韩信、张良、萧何、陈平这些豪杰之辈的汉王朝是一个传奇的、让人向往的王朝,这个王朝的缔造者刘邦,也有着 传奇一般的人生,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里,刘邦之所以能够扫清六合、一统 天下、名垂青史,他靠的不是显赫的出身,不是过人的才华,也不是出众的武 力他靠的,恰恰是隐藏在冰山下面的那些优秀的素质他的成功,对于今天 的我们,仍然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