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简单收入模型.docx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6.13KB
约11页
文档ID:550539008
简单收入模型.docx_第1页
1/11

第三章 简单收入模型  § “简单”的界定 § 凯恩斯定理  § 简单收入决定模型                 第一节 “简单”的界定  一简单假设 1.封闭经济且完全竞争(无政府) 2.无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为03.投资为外生变量 4.凯恩斯定理 二.投资为“外生变量”1.“外生变量”的界定 ◆不受经济体系或经济制度内因素影响的变量, 为一个常数  2.“投资为外生变量”的界定 ◆投资(i)不受利率(r)和y(或c)的影 响,属于自发投资或自主投资,是一个常数  三.局部均衡分析: 投资为外生变量时,收入的决定只涉及宏观产品市场,因此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四.凯恩斯定理 ◆在既定价格水平上,社会需要多少产品社会便会供给多少产品 ◆凯恩斯定理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价格稳定(P=1)(不考虑物价变动因素;短期分析)  第二,es→∞  第三,决定国民收入的唯一因素是总或有效需求(总产出=总需求)                          第二节 简单收入决定模型  一.两部门均衡收入模型(y=yd): y=c+i                或 i=s (一)宏观消费函数 1.C=f(y)(1)消费与收入之间呈正向变动关系 (2)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APC=C/y                      MPC=△C/△y(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4)消费曲线 ◆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在下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延伸的直线为450线,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就是消费曲线(见下图)。

                            消费曲线图             注意事项: 第一,消费曲线在向右上方延伸时变得越来越平坦的原因; 第二,平均消费倾向图示及数值;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及数值 2.C=α+βy◆消费的构成: 自主消费(α)和引致消费(βy) ◆图示:                      线性消费曲线图             3.消费曲线的平行移动 ◆原因:消费变动(△α) α↑→向上平移   (斜率不变)α↓→向下平移   (斜率不变) ◆平移量: △C= △α ◆消费曲线的平移如下图所示(α2﹥α1):         消费曲线移动图  4.消费曲线的旋转(α不变)◆原因:斜率(β)的变动 ◆方向:β↑(β→β1)→ 向上旋转      β↓(β→β2)→ 向下旋转 ◆消费曲线的旋转如下图所示(β2﹥β1):  消费曲线旋转图  (二)宏观储蓄函数 1.S=f(y)(1)储蓄与收入之间呈正向变动关系 (2)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费倾向          APS=S/y          MPS=△S/△y(3)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4)储蓄曲线 ◆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储蓄,在下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延伸的直线为450线,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就是储蓄曲线(见下图)。

        注意事项: 第一,储蓄曲线在向右上方延伸时变得越来越平坦的原因; 第二,平均储蓄倾向图示及数值; 第三,边际储蓄倾向及数值   2.线性储蓄函数: S= -α+(1-β)y线性储蓄曲线图:       3.储蓄曲线的平行移动:  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y=c+s   APC+APS=1   MPC+MPS=1◆消费函数可从储蓄函数导出;储蓄函数可从消费函数导出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关系图   (三)均衡收入的测算 1.收入-支出法:   将c=α+βy代入y=c+i求出y值:y=(α+i)/(1-β)2.储蓄-投资法:   将s=-α+(1-β)y代入 i=s,求出y值:y=(α+i)/(1-β)(四)均衡收入决定图  (五)收入决定表(教材P460) (六)乘数理论 ◆内容为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变化;重在了解宏观市场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感受什么叫“牵一发而动全身”,感受宏观经济学重在“关系”的内涵! 1.收入和就业变动的因素       (1)投资变动(△i)的影响:正向  (2)消费变动(△C/△α)的影响:正向  (3)储蓄变动[△S/△(-α)]的影响:反向 2.什么是乘数? ◆ 由投资变动(消费变动、储蓄变动)引起的国民收入和就业变动的倍数,这里涉及投资乘数、消费乘数和储蓄乘数。

◆ 用K表示乘数,三个乘数公式分别为:          投资乘数: Ki=1/(1-β)     消费乘数: Kc=1/(1-β)     储蓄乘数: Ks=-1/(1-β) ◆以Ki为例推导乘数公式  首先从宏观经济内在运行机制的角度推导:   设一企业增加投资100个货币单位(△i=100)→供给其资本品的企业人们的收入将增加100个货币单位( △y1=100 )→假设边际消费倾向(β)为0.8,该企业人们的消费将增加80个货币单位→供其消费品部门人们的收入将增加80个货币单位( △y2=80 )→该部门人们的消费将增加64个货币单位→供其消费品部门人们的收入将增加64个货币单位( △y2=64 ) →…  问题:从全社会的角度,初始投资增加100个货币单位,国民收入共增加多少个货币单位呢?        △y = △y 1+ △y2+△y3 +…         = 100 + 80 + 64 + …        = 100 +100×0.8+100×0.82+100×0.83 +100×0.84+…+100×0.8n-1        =[1/(1-0.8) ] ×100         =5 ×100        =500  即:              ki=△y/△i =1/(1- β) 其次从几何角度推导:  设投资为i1时均衡收入为y1,投资为i2时均衡收入为y2,则有:             y1=(α+i1)/(1-β)            y2=(α+i2)/(1-β)       y2- y1 =(α+i2)/(1-β) - (α+i1)/(1-β)          即:    △y = 【1/(1- β)】△i         或   ki=△y/△i =1/(1- β)  ◆影响乘数的因素: β(正向)   ◆乘数图示: 请同学们 ①用消费函数表示投资乘数图 ②用图形表示消费乘数和储蓄乘数 3.注意事项  (1)乘数作用的“三性”: 对应性、 客观性、 局限性。

 (2)国民收入的力量:注入力量(i、C)、漏出力量(S) (3)节约(储蓄)悖论:对微观经济有利,宏观经济不利  (4)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直接效应、 后续效应(间接效应) (七)两部门简单收入模型小结  1.数学模型: y=c+i或i=s         y=(α+i)/(1-β)2.投资变动、消费变动、储蓄变动会引起产出和就业成倍数的变动 3.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MPC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在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问题: 企业的计划投资恰好等于居民户的计划储蓄?(联想储蓄-投资恒等式)     答案:  ◆如果相等,宏观产品市场出清,企业不减产也不增产,国民经济稳定,就业稳定 ◆如果不等,情况会怎样呢?  s<i时的结果:供给不足,经济扩张或通胀  i<s时的结果:出现投资需求不足问题,总需求不足的结果是企业因为产品卖不出去,IU为正,会减产,导致国民经济收缩,发生像1929-1933年那样的危机和失业  ◆凯恩斯《通论》的回答:   通常情况下是“不等”的且i<s 什么原因呢?放到IS-LM模型中解决.      第三节 三部门收入决定模型 一.均衡收入条件:       y=c+i+g        或 i+g=s+t              其中:C=fyd)=α+βyd                 S=f(yd)=-α+(1-β) yd                 yd=y-t+tr               t 、i、g均为外生变量  ◆注意事项:关于“税”分从量税和从价税。

前者与收入无关(为外生变量),后者随收入变动而变动(为内生变量),此时,总税额为从价税率乘以国民收入 二.均衡收入的测算方法(收入-支出法 、储蓄-投资法)  考虑tr:           y=(α+i+g-βt+βtr)/(1-β)不考虑tr:          y=(α+i+g-βt)/(1-β) 三.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图示  四.简单乘数 ◆投资为外生变量时的四个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简单乘数重在说明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政府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改变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等措施来调节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和就业其作用机制为:                财政政策→c→y、N   ◆简单乘数(从量税):政府购买、税收或政府转移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简单乘数公式如下:            Kg=1/(1-β)      Kt=-β/(1-β)       Ktr=β/(1-β)       Kb =(1-β)/(1-β)        =1 ◆课堂作业: 1.写出三部门从量税时投资乘数、消费乘数储蓄乘数的公式,并和两部门比较。

2.写出三部门从价税时的上述7个乘数公式 3.用图形表示简单乘数    第四节 四部门收入模型  一. 均衡收入条件(Kr=0)                y=c+i+g+(x-m)            或 i+g+(x-m)=s+t 二.均衡收入的测算方法  收入-支出法             储蓄-投资法 三.课堂作业 1.进出口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机制 2.对外贸易乘数 3.关注系数β、t、γ;d、k、h其中β、t、γ、k都比较稳定,主要d和h    第五节 简单收入模型“知识点” ◆有效需求决定社会总产出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两部门: y=c+i或i=s   三部门: y=c+i+g或i+g=s+t   四部门: y=c+i+g+(x-m)      或 g+(x-m)=s+t ◆投资、消费、储蓄对经济的影响:牵一发动全身! ◆财政政策的作用   扩张性政策→刺激消费→宏观经济扩张  紧缩性政策→抑制消费→宏观经济收缩  积极财政政策→需求(C)→国民收入和就业                ◆国际贸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