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第四篇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短期中的经济1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九章第九章 经济波动导论经济波动导论•经济波动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当经济经历下降和失业上升的时期时,经济被称为处于衰退中•经济学家把产出与就业的这些短期波动称为经济周期2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一节第一节 关于经济周期的事实关于经济周期的事实•一、GDP及其构成•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现在一般叫做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每次衰退的开始日期,称为经济周期波峰,结束日期,称为经济周期波谷旧经验规则:衰退是一段至少有着连续两个季度实际GDP下降的时期但这一规则并不总是成立•消费和投资在衰退中都下降在经济周期中投资比消费的波动要大得多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家庭对其收入下降的反应是减少消费,但在企业设备、建筑、新住房和存货等方面支出的下降更大3曼昆宏观经济学•二、失业与奥肯定律•失业率的上升应当与实际GDP的下降相联系失业与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用来近似地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NP之间的交替关系。
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便低于潜在GDP3%•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3%-2×失业率的变动•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约3%这一正常增长来自劳动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增长•此外,对于失业率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实际GDP的增长通常下降2%4曼昆宏观经济学•二、领先经济指标•政府的经济学家对预测感兴趣的原因:第一,经济环境影响政府;第二,政府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影响经济•经济学家得到预测的一种方法是观察领先指标这些变量的波动往往先于整个经济•书228页5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二节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时间范围宏观经济学的时间范围•一、短期和长期•长期,价格有灵活性,能对需求的变动做出反应•短期,许多价格是有粘性的,固定在某个前定水平上6曼昆宏观经济学•二、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古典宏观理论中,假设有灵活的价格,有时隐含地假设调整确保产出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当价格具有粘性时,经济运行很不相同这种情况下,产出也取决于经济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需求又取决于多种因素:消费者对前景的信心,企业对新投资项目盈利性的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7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三节第三节 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是产出需求量与价格总体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作为总需求的数量方程•MV=PY•M/P=M/P=kYd收入,产出,收入,产出,Y价格水平,价格水平,P总需求,总需求,AD8曼昆宏观经济学•二、总需求向右下倾斜的原因•如果价格水平上升,每次交易都需要更多美元,因此,交易次数从而产品与服务的购买量必定下降•如果产出越高,人们进行的交易就越多,需要的实际货币余额M/P就越多,对于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M,实际货币余额越高意味着价格水平就越低反过来,如果价格水平越低,实际货币余额就越高;实际货币余额水平越高就允许有更大的交易量,这就意味着产出的需求量越高9曼昆宏观经济学•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需求曲线实在货币供给数值固定的条件下做出来的,所以货币供给变动,总需求曲线移动减少货币供给,总需求曲线向内移动;增加货币供给,总供给曲线向外移动•货币供给的波动并不是总需求波动的唯一来源后面会讲10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节第四节 总供给总供给•总供给是产品与服务的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一、长期: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价格水平,P收入,产出,Y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Y11曼昆宏观经济学•根据古典模型,产出并不取决于价格水平,为了说明不管价格水平如何,产出都固定在这一水平,画出一条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在长期,总需求曲线与这条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价格水平•也就是:总需求的变动影响价格但不影响产出•长期总供给曲线意味着产出水平独立于货币供给这一长期产出水平Y被称为产出的充分就业或者自然水平它是经济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时,为自然失业率时的产出水平12曼昆宏观经济学ABLRASAD1AD2收入,产出,Y价格水平,P2….降低了长期中的价格水平…3…. 但产出不变Y1.总需求的下降长期总需求曲线的移动长期总需求曲线的移动13曼昆宏观经济学•二、短期:水平的总供给曲线•短期中,价格粘性,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假设,所有价格都被粘在前定价格上价格水平固定14曼昆宏观经济学ABSRASAD1AD2收入,产出,Y价格水平,P3….降低了产出水平1.短期中当价格为粘性时,…2….总需求的下降…短期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短期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15曼昆宏观经济学•经济的短期均衡是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这种情况下,总需求变动影响产出水平•如果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总需求曲线内移,经济从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交点A移动到新交点B,这一移动代表了在固定价格水平上产出的减少•因此,短期中总需求的减少使产出下降,这是因为价格并没有立即调整。
在总需求突然减少之后,企业被粘在太高的价格上在需求低和价格高的情况下,企业卖出的产品减少了,因此,它们减少生产并解雇工人经济经历着一次衰退16曼昆宏观经济学•三、从短期到长期•最初的长期均衡: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均衡位于总需求曲线与长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价格调整达到了均衡因此,当经济处于长期均衡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必定也经过这一点17曼昆宏观经济学SRASAD收入,产出,Y价格水平,P长期均衡LRASY长期均衡长期均衡18曼昆宏观经济学•现在假定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总需求曲线向下方移动•在短期中,价格是粘性的,因此,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产出和就业下降到其自然水平以下,这意味着经济处于衰退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对低需求的反应,工资和价格下降,价格水平的逐渐下降使经济沿着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到C点,这是新的长期均衡在新的长期均衡,产出和就业又回到其自然水平,但价格比原先的长期均衡更低因此,总需求的移动在短期中影响产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企业调整其价格,这种效应逐渐消失19曼昆宏观经济学SRASAD1收入,产出,收入,产出,Y价格水平,价格水平,PLRASYAD2ABC1….总需求总需求的下降的下降…2….降低了降低了短期中的短期中的产出水平产出水平…3….但在长但在长期中只影响期中只影响价格水平价格水平总需求的减少总需求的减少20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节第五节 稳定化政策稳定化政策•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中的波动来自总供给或总需求的变动。
经济学家把这些曲线移动的外生事件称为对经济的冲击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冲击称为需求冲击,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称为供给冲击这些冲击通过把产出与就业推离自然水平而扰乱了经济•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的一个目的是说明这些冲击如何让引起经济波动•这个模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评价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如何对这些冲击做出反应•经济学家用稳定化政策一词来指代旨在减少短期经济波动严重性的政策活动由于产出和就业围绕其长期自然水平而波动,稳定化政策通过使产出与就业尽可能接近其自然水平而减弱了经济周期21曼昆宏观经济学•一、对总需求的冲击•信用卡引入→减少了人们持有货币量(等价于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如果货币供给不变,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名义指出的增加和总需求曲线的向外移动•在短期,需求的增加提高了经济的产出——它引起经济繁荣在原来的价格上,企业现在出售的产出更多因此,他们雇佣更多工人,要求现有工人工作更长时间,更充分地使用厂房与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总需求的高水平拉高了工资与价格随着价格水平上升,产出的需求量减少了,经济逐渐接近生产的自然水平但在向高价格水平过渡的期间,经济的产出高于其自然水平•为了减弱这种经济繁荣和使产出更接近于自然水平,中央银行可能会减少货币供给以抵消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
抵消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将会稳定总需求因此,中央银行如果能熟练地控制货币供给,那么,它就能够降低甚至消除需求冲击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22曼昆宏观经济学SRASAD1收入,产出,收入,产出,Y价格水平,价格水平,PLRASYAD2AB1….总需求总需求的上升的上升…2….提高提高了短期中了短期中产出水平产出水平…3….但在长期中但在长期中只影响价格水平只影响价格水平总需求的增加总需求的增加C23曼昆宏观经济学•二、对总供给的冲击•对总供给的冲击也会引起经济波动•供给冲击:它改变生产产品与服务的成本,从而改变企业收取的价格由于供给冲击直接影响价格水平,所以它们有时被称为价格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会推动成本和价格的上升,有利的供给冲击降低了成本和价格24曼昆宏观经济学•以下是不利的供给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如果总需求保持不变,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价格水平上升,产出下降到其自然水平以下像这样的经历称为滞涨,因为它结合了经济停滞(产出下降)与通货膨胀(价格上升)•面对不利的供给冲击,具有影响总需求能力的政策制定者,如中央银行,会在两个选项之间做出困难的选择25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一个选项:保持总需求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产出和就业低于自然水平最终,价格会下降,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上(A点)恢复充分就业,但这个调整过程的代价是痛苦的衰退SRAS1AD收入,产出,收入,产出,Y价格水平,价格水平,PLRASYAB1.不利的供给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使短期总供给曲线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向上移动…2….这引这引起价格水起价格水平上升平上升…3….并且并且使产出下降使产出下降SRAS2不利的供给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26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二个选项:扩大总需求,使经济更快地回到产出的自然水平如果总需求的增加与总供给冲击时同步的,经济立即从A点移动到C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中央银行适应了供给冲击当然,这种选择的缺点是,价格水平永久地更高了•没有一种调整总需求的方法可以维持充分就业又可以保持价格水平稳定27曼昆宏观经济学SRAS1AD1收入,产出,收入,产出,Y价格水平,价格水平,PLRASYAC1.不利的供给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使短期总供给曲线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向上移动…3….结果是结果是持久的较高持久的较高价格水平价格水平…4….但但产出不变产出不变SRAS2对不利的供给冲击的适应对不利的供给冲击的适应AD22….但中央银行通过增加总需但中央银行通过增加总需求对这一冲击做出调节求对这一冲击做出调节…28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第十章 总需求总需求ⅠⅠ:建立:建立IS-LMIS-LM模型模型•古典理论看起来不能解释大萧条。
•凯恩斯《通论》,凯恩斯革命,对经济波动的一种新理解•凯恩斯提出,总需求低迷是作为经济衰退特征的低收入和高失业的罪魁祸首,他批评古典理论假设国民收入只由总供给——资本、劳动和技术——决定•现在的经济学家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统一:在长期,价格是有弹性的,总供给决定收入但在短期,价格是粘性的,因此总需求的变动影响收入•本章和下一章,通过深入考察总需求继续研究经济波动目的是确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从而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变量还要更充分考察政策制定者可以用来影响总需求的工具29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九章,货币政策可以使总需求曲线移动,本章,可以看到政府既可以用货币政策也可以用财政政策来影响总需求•本章建立的模型称为IS-LMIS-LM模型,是对凯恩斯理论的主流解释这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在任何一种给定的价格水平下什么因素决定了国民收入•可以有两种方法解释这种做法:可以把IS-LM模型看做要说明在价格水平由于所有价格的粘性而固定的短期什么因素引起收入变动或可以把这个模型看做要说明什么因素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这个模型对这两种解释是等价的30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一节第一节 产品市场与产品市场与ISIS曲线曲线•ISIS曲线描绘了产品与服务市场上产生的利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交叉模型是对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最简单解释,是构成IS-LMIS-LM模型的基石31曼昆宏观经济学•一、凯恩斯交叉•凯恩斯提出,在短期中经济的总收入主要由家庭、企业和政府的计划支出决定人们希望支出的越多,企业可以卖出的产品与服务就越多企业可以卖出去的越多,他们选择生产的产出就越多,它们选择雇佣的工人也就越多•因此,凯恩斯相信,衰退和萧条期间的问题是支出不足凯恩斯交叉是把这种简洁模型化的一种尝试32曼昆宏观经济学•(一)计划支出•实际支出是家庭、企业和政府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等于整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计划支出是家庭、企业和政府想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企业可能会因为销售与预期不一致而进行非计划的存货投资,因此实际支出和计划支出会不同•当企业销售的产品比计划少时,他们的存货存量自动上升;相反,当销售的产品比计划多时,它们的存货存量下降由于这些非计划的存货变化被企业当做投资支出,实际支出可能会比计划支出高或者低33曼昆宏观经济学•假设经济是封闭的,计划支出PE,PE,则•PE=C+I+GPE=C+I+G•C=C(Y-T)C=C(Y-T)•把计划投资作为外生固定:•I=II=I•假设财政政策(政府购买和税收水平)是固定的:•G=GG=G•T=TT=T•可以得到:PE=C(Y-T)+I+GPE=C(Y-T)+I+G•方程说明,计划支出是收入Y Y、计划投资水平I I及财政政策变量G G和T T的函数。
34曼昆宏观经济学1美元收入,产出,收入,产出,Y计划支出,计划支出,PE计划支出PEMPC作为收入的函数的计划支出作为收入的函数的计划支出35曼昆宏观经济学•(二)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凯恩斯交叉说明了在计划投资水平I I和财政政策G G和T T既定时,收入Y Y是如何决定的•凯恩斯交叉假设,当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实际支出= =计划支出•Y=PEY=PE•在经济达到均衡的过程中,存货在调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经济不处于均衡状态,企业就会有存货的非计划变动,这引起企业改变生产水平生产的变动又影响总收入和总支出,使经济向均衡运动36曼昆宏观经济学37曼昆宏观经济学38曼昆宏观经济学39曼昆宏观经济学40曼昆宏观经济学41曼昆宏观经济学42曼昆宏观经济学43曼昆宏观经济学44曼昆宏观经济学45曼昆宏观经济学三、财政政策对IS曲线的影响•IS曲线是既定的财政政策下推导的,当财政政策变动时,IS曲线也移动•扩张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外移动,紧缩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内移动(学生自己对应使用扩张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时,政府购买和税收的方向)•扩张:政府购买的增加或税收的减少•紧缩:政府购买的减少或税收的增加46曼昆宏观经济学45°Y1Y2Y2Y1Y2Y1r利率,r支出收入,产出,Y收入,产出,YIS2IS1计划支出实际支出政府购买的增加使政府购买的增加使ISIS曲线向外移动曲线向外移动47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市场与货币市场与LMLM曲线曲线•LMLM曲线描绘了货币余额市场上产生的利率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是LMLM曲线的基石•流动性偏好假设存在一个固定的实际余额供给,即,(M/PM/P)=M/ =M/ P P,它不取决于利率•M M和P P都是外生变量s48曼昆宏观经济学•流动性偏好理论假设,利率是人们选择持有多少货币的一个决定因素其原因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它是你把一部分资产作为不能生息的货币而不是作为生息的银行存款或债券所放弃的东西当利率上升时,人们想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更少了实际货币需求为:(M/PM/P)=L=L(r r), ,即: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d49曼昆宏观经济学利率,r实际货币余额,M/PM / P均衡利率需求,L(r)供给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50曼昆宏观经济学•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对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经济中现行的利率也就是说,利率的调整使货币市场均衡•形成均衡的过程:如果利率高于均衡水平,实际货币余额供给量就超过需求量持有超额货币供给的人就会力图把他们的部分不能生息的货币换为生息的银行存款或债券那些喜爱支付较低利率的银行和债券发行者对这种超额货币供给的反应是降低它们所提供的利率•如果利率低于均衡水平(学生自己思考均衡的过程)•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供给的减少引起利率上升,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
51曼昆宏观经济学利率,r实际货币余额,M/PM1 / P2…提高了利率L(r)1.货币供给的下降流动性偏好理论中货币供给的减少流动性偏好理论中货币供给的减少M2 / Pr1r252曼昆宏观经济学•二、收入、货币需求和LMLM曲线•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更高的货币需求•(M/PM/P) =L=L(r,Yr,Y)•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量与利率负相关,与收入正相关•收入增加,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实际货币供给余额不变,利率上升,货币市场均衡更高的收入导致更高的利率•LMLM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该曲线表示均衡利率如何依赖于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d53曼昆宏观经济学推导出推导出LMLM曲线曲线利率,r利率,r实际货币余额,M/P收入,产出,YL(r,Y1)L(r,Y2)1…收入的增加使货币需求上升…2…使利率上升M/ PY1Y2r1r1r2r2LM3…LM曲线概括了货币市场均衡的这些变化实际货币余额市场实际货币余额市场LM曲线曲线54曼昆宏观经济学•三、货币政策对LMLM曲线的影响•LMLM曲线是根据给定的实际货币余额供给绘制的。
如果实际货币余额发生变动,LMLM曲线就会移动•用流动偏好理论解释:假定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余额减少,M/PM/P曲线向左移动,在收入量不变而实际货币余额需求曲线不变的条件下,实际货币余额的减少提高了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利率因此,货币供给减少使LMLM曲线向上移动•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的情况学生自己思考55曼昆宏观经济学利率,r利率,r实际货币余额,M/P收入,产出,YL(r,Y)M1/ PYr1r2LM1M2/ Pr1r2LM21…中央银行降低货币供给2…提高了利率..3…并使LM曲线向上移动实际货币余额市场实际货币余额市场LM曲线曲线货币供给的减少使货币供给的减少使LMLM曲线向上移动曲线向上移动56曼昆宏观经济学•总之,LMLM曲线表示与实际货币余额市场的均衡相一致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结合•实际货币余额的减少使LMLM曲线向上移动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使LMLM曲线向下移动57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三节第三节 结论:短期均衡结论:短期均衡•Y=C(Y-T)+I(r)+G ISY=C(Y-T)+I(r)+G IS•M/P=L(r,Y) LMM/P=L(r,Y) LM•IS-LMIS-LM模型把财政政策G G和T T、货币政策M M和价格水平P P作为外生变量。
给定这些变量,ISIS曲线给出了满足代表产品市场的方程r r与Y Y的结合,而LMLM曲线给出了满足代表货币市场的方程的r r与Y Y的结合•经济的均衡是在ISIS曲线和LMLM曲线曲线的交点该点给出了既满足产品市场均衡又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率r r与收入水平Y Y即:在这个交点,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等于供给•建立IS-LMIS-LM模型的最终目标是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58曼昆宏观经济学ISLM利率,r收入,产出,Y均衡利率均衡收入水平IS-LMIS-LM模型中的均衡模型中的均衡59曼昆宏观经济学第第1111章章 总需求总需求ⅡⅡ:应用:应用IS-LMIS-LM模型模型•本章应用IS-LMIS-LM模型分析三个问题:•第一,考察国民收入波动的原因•第二,讨论IS-LMIS-LM模型如何与总供给- -总需求模型适合•第三,考察2020世纪3030年代的大萧条60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一节第一节 用用IS-LMIS-LM模型解释波动模型解释波动•ISIS曲线与LMLM曲线的加点决定了国民收入水平当这些曲线中的一条移动时,经济的短期均衡变动了,国民收入发生了波动。
•一、财政政策对ISIS曲线及短期均衡的影响•(一)政府购买的增加•凯恩斯交叉图说明:这种变动使任何利率下的收入水平都增加在IS-LMIS-LM模型中既提高了收入又提高了利率61曼昆宏观经济学IS2LM利率,r收入,产出,YIS-LM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的增加模型中政府购买的增加IS1r1r2Y1Y21…IS曲线向右移动△G/(1-MPC)2..这提高了收入3..并使利率上升AB62曼昆宏观经济学•具体过程:当政府支出增加产品与服务的购买时,经济的计划支出增加了计划支出的增加刺激了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这引起总收入Y Y的增加•货币市场,由于经济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总收入的增加提高了每一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量然而,货币供给并没有改变,因此,更高的货币需求使均衡利率r r上升•货币市场上较高的利率又在产品市场上造成了后果利率上升时,企业消减其投资计划这部分抵消了政府购买增加的扩张效应•因此,在IS-LMIS-LM模型中财政扩张引起的收入增加小于凯恩斯交叉中收入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别由更高的利率挤出的投资来解释63曼昆宏观经济学•(二)税收的变动•税收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与政府购买变动大致相同,不同的只是税收通过消费影响支出。
•例如:减税鼓励消费者花费更多,从而增加了计划支出,这一政策使收入水平提高了税收乘数那么多ISIS曲线右移了这个数量经济均衡从A A点移动到B B点减税既提高了收入又提高了利率较高的利率抑制了投资,IS-LMIS-LM模型中收入的增加小于凯恩斯交叉中均衡收入的增加64曼昆宏观经济学IS2LM利率,r收入,产出,YIS-LMIS-LM模型中的减税模型中的减税IS1r1r2Y1Y21…IS曲线向右移动△T/〔MPC/(1-MPC)〕2..这提高了收入3..并使利率上升AB65曼昆宏观经济学•二、货币政策对LMLM曲线及短期均衡的影响•考虑货币供给的增加,由于短期价格水平固定,所以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对于任何给定的收入水平,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导致了更低的利率,因此,LMLM曲线向下移动均衡从A A点移动到B B点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提高了收入水平•具体过程: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人们持有的货币比他们在现行利率水平想要持有的要多因此,他们开始把额外的货币存入银行或用来购买债券于是,利率r r开始下降,知道人们愿意持有中央银行所创造的所有额外货币为止;这将货币市场带入一个新的均衡更低的利率又在产品市场产生了后果。
较低的利率刺激了计划投资,从而增加了计划支出、生产和收入Y Y66曼昆宏观经济学•因此,IS-LMIS-LM模型表明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利率而影响收入•货币传导机制:货币扩张如何引起在产品与服务上的支出增加IS-LMIS-LM模型说明了这一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刺激了投资,从而扩大了产品与服务的需求67曼昆宏观经济学LM2利率,r收入,产出,YIS-LMIS-LM模型中货币供给的增加模型中货币供给的增加ISr2r1Y1Y21…货币供给的增加使LM曲线向下移动2..这提高了收入3..并使利率下降ABLM168曼昆宏观经济学•三、货币与财政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一项政策的变动可能会影响另一项政策,这种相互依赖可能会改变一项政策变动的效果•假定政府提高税收•货币政策的选择分以下几种情况:•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税收增加使ISIS曲线左移,收入减少,利率下降收入的减少标明增税引起了衰退更低 的利率刺激了投资,部分抵消了增税的紧缩效应69曼昆宏观经济学IS1LM利率,r收入,产出,Y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IS2AB1..增税使IS曲线左移2…但由于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LM曲线不变70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央银行想保持利率不变。
•则当ISIS曲线左移时,中央银行必须减少货币供给,这使LMLM曲线上移利率没有下降,但是收入的减少要超过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形这种保持高利率加深了衰退71曼昆宏观经济学IS1LM1利率,r收入,产出,Y中央银行保持利率不变中央银行保持利率不变IS2AB1..增税使IS曲线左移2…为了使利率保持不变,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LM272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央银行想防止增税引起的收入下降•因此,它必须增加货币供给,使LMLM曲线向下移动的幅度足以抵消ISIS曲线的移动这种情况下,增税没有引起衰退,但它确实使利率大幅度下降虽然收入水平不变,但税收增加和货币扩张的结合确实改变了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更高的税收抑制了消费,更低的利率刺激了投资收入不受影响是因为这两种效应正好相互平衡了73曼昆宏观经济学IS1LM2利率,r收入,产出,Y中央银行保持收入不变中央银行保持收入不变IS2AB1..增税使IS曲线左移2…为了使收入保持不变,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LM174曼昆宏观经济学•四、IS-LMIS-LM模型的冲击•对ISIS曲线的冲击是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外生变动这种需求变动可能产生于投资者的动物精神——外生的、也许是自我实现的乐观和悲观的情绪波动。
例:第275275页•对ISIS曲线的冲击也可能产生于消费品需求的变动例:第275275页•对LMLM曲线的冲击产生于货币需求的外生变动例:第275275页•总之,若干事件可以通过使ISIS曲线和LMLM曲线移动而引起经济波动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去抵消外生冲击•五、美联储的政策工具(学生自己阅读)75曼昆宏观经济学第第二节二节 作为总需求理论的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IS-LM模型模型•一、从IS-LM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例如:对于任意给定的价格水平,货币供给的增加提高了IS-LMIS-LM模型中的收入,使总需求曲线右移货币供给的减少使需求曲线左移•对于给定的价格水平,政府购买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提高了IS-LMIS-LM模型中的收入,需求曲线右移政府购买的减少或税收的增加使需求曲线左移•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还有对产品市场的冲击和对货币市场的冲击76曼昆宏观经济学利率,r收入,产出,收入,产出,Y收入,产出,YPLM (P1)LM (P2)Y1Y2Y1Y2P1P2ISADIS-LM模型总需求曲线用用IS-LMIS-LM模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模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1…较高的价格水平P使LM曲线向上移动2..减少了收入Y3..AD曲线概括了P与Y之间的这种关系77曼昆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使ISIS曲线或者LMLM曲线移动的事件引起了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例如:对于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货币供给的增加提高了IS-LMIS-LM模型中的收入;因此,总需求曲线右移类似地,对于给定的价格水平,政府购买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提高了IS-LMIS-LM模型中的收入,需求曲线右移•相反,货币供给的减少,政府购买的减少或税收的增加降低了IS-LMIS-LM模型的收入,需求曲线左移•除了价格水平变化之外的任何在IS-LMIS-LM模型中改变收入的事件使总需求曲线移动这不仅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包括对产品市场的冲击核对货币市场的冲击78曼昆宏观经济学•总结:•价格水平变动引起的IS-LMIS-LM模型中的收入变动沿着总需求曲线的运动•对于给定的价格水平,IS-LMIS-LM模型中的收入变动代表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79曼昆宏观经济学•二、短期和长期的IS-LMIS-LM模型•学生自课后阅读,所用知识是前面内容80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三节第三节 大萧条大萧条•一、支出假说:对ISIS曲线的冲击•认为收入减少的原因可能是IS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它把萧条的罪魁祸首归结为在产品与服务上支出的外生下降•具体解释: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函数向下移动引起IS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
•另一些经济学家用住房投资的大幅度下降来解释支出的减少•一旦大萧条开始,银行倒闭使投资紧缩2020世纪3030年代的财政政策也造成IS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81曼昆宏观经济学•二、货币假说:对LMLM曲线的冲击•从19291929到19331933货币供给减少了25%25%货币假说把大萧条的罪魁祸首归结为美联储允许货币供给下降得如此之多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认为,货币供给的紧缩造成了大部分经济衰退,大萧条是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货币假说用LMLM曲线的移动解释大萧条,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实际货币余额的行为一个是利率的行为具体内容可以看教科书)82曼昆宏观经济学•三、再论货币假说:价格下降的效应•(一)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对任何给定的货币供给M M而言,更低的价格水平意味着更高的实际货币余额M/PM/P,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引起LMLM曲线的扩张性移动,这导致更高的收入•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价格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和支出更多消费者支出的增加应该引起ISIS曲线的扩张性移动,也导致更高的收入83曼昆宏观经济学•(二)通货紧缩的不稳定效应•1.1.债务- -通货紧缩理论:描述了未预期到的价格下降的效应。
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价格水平的下降提高了这笔债务的实际量————债务人必须向债权人偿还的购买力数量因此,未预期到的通货紧缩使债权人变富而使债务人变穷这种再分配的反应,债务人支出减少,债权人支出增加,如果这两组人有相同的支出倾向,则不存在整体影响但是债务人的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的支出倾向看起来合理,所以债务人减少的支出比债权人增加的支出多,净效应是支出的减少、IS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以及国民收入的减少•2.2.可预期的通货紧缩的效应(学生自己阅读,难度不大)84曼昆宏观经济学•四、大萧条会重演吗?•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导致大萧条的错误不可能再犯大萧条时期的财政政策错误也不可能再犯现在还有许多有助于防止2020世纪3030年代的事件重演的制度•自己阅读参考资料中的流动性陷阱85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第十三章•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这两个目标往往是冲突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成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反映:当政策制定者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运动时,失业与通货膨胀反方向变动•菲利普斯曲线的现代形式是说,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三种力量: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失业对自然率的偏离,被称为周期性失业;供给冲击。
86曼昆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率,π失业率,u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87曼昆宏观经济学•在短期,对于给定的预期通货膨胀水平,政策制定者可以调节总需求来选择这条曲线上通货膨胀和失业的任意组合,这条曲线被称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置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该曲线上移,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取舍关系变得更不利了:在任何一个失业水平,通货膨胀更高了•由于人们随时间调整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只在短期成立•在长期,失业回到其自然水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88曼昆宏观经济学•许多研究用可获得的数据来定量考察菲利普斯曲线这些研究的结果常常用一个被称为牺牲率的数字来概括,它是为了使通货膨胀率降低一个百分比而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GDPGDP的百分比89曼昆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与无痛苦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根据理性预期,假设人们可以最优地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来预测未来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也应该取决于实际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根据理性预期理论,货币或财政政策的变动会改变预期,而且,对任何政策变动的评价都必须考虑对预期的这种效应。
如果人们确实理性地形成他们的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的惯性就会比乍看起来要小90曼昆宏观经济学•因此,理性预期的倡导者认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并没有正确地代表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的选择他们相信,如果政策制定者可信地承诺降低通货膨胀,理性人就会理解这一承诺,迅速降低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然后,通货膨胀就会下降而不会引起失业的增加和产出的下降根据理性预期理论,传统的牺牲率估计值对评估不同政策的影响是= =无用的在一种可信的政策之下,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可能比牺牲率估计值所暗示的低得多•在最极致的情况下,人们可以设想降低通货膨胀率而根本不引起任何衰退•无痛苦的通货膨胀有两个要求(书340340页)91曼昆宏观经济学•自然率假说:•总需求的波动仅仅在短期影响产出与就业在长期,经济回到古典模型所描述的产出、就业和失业水平•滞后作用(向自然率假说的挑战),属于有争议的理论(书第342页)•用来描述历史对自然率的长期持续影响的术语认为总需求甚至在长期也可以影响产出和就业通过有些机制衰退可能通过改变自然失业率而给经济留下永久的伤害92曼昆宏观经济学后面各章的综合•一、泰勒法则:• π表示通胀率, π*表示目标通胀率,i表示名义利率,i*表示目标名义利率,u u表示失业率,u un n表示自然失业率。
i=i*+a(π- π*)-b(u-un)•如果通胀率等于目标通胀率,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那么,中央银行应该设定名义利率等于目标值•这样,经济可以处于同一个轨道:通胀等于目标值,失业也等于自然率•如果通胀高于目标值,中央银行应将名义利率增加到目标名义利率之上这一更高的利率将增加失业,失业的增加将导致通胀的降低•系数应该发映出中央银行关注失业的程度大还是关注通货膨胀的程度大,系数a应该反映出,中央银行更重视相对于失业的通胀在任何情况下,a都应该大于1 1 ,a越高,中央银行应针对通胀更多地增加利率93曼昆宏观经济学•如果失业高于自然失业率,中央银行应该降低名义利率•系数b应该反映出,中央银行关注与通胀有关的失业程度的大小b越大,中央银行愿意偏离目标通胀的程度越大,以使失业保持在接近自然率的水平•泰勒认为:•规则为考虑货币政策提供了一种很有用的方法:选择目标通胀率,然后,既重视目前的通胀情况,又重视当前的失业情况,并努力达到这一目标94曼昆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政策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天生是不稳定的,所以应该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天生是稳定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应该承认他们的能力有限,只要不伤害经济就好。
•(一)政策应该积极还是消极•政策实施和效应的时滞•内在时滞:是经济冲击与应对该冲击的政策行动之间的时间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政策制定者首先认识到冲击已经发生和随后实施适当的政策都需要时间•外在时滞:是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这种时滞的产生是因为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支出、收入和就业95曼昆宏观经济学•长的内在时滞是运用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核心问题•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比财政政策短得多,因为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决定并实施政策变动,但货币政策有相当长的外在时滞货币政策的变动被认为要在实施6个月后才会影响经济活动•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关的长且变动的时滞使稳定经济更加困难了消极政策的支持者认为,由于这些时滞,成功的稳定化政策几乎是不可能的积极政策的支持者承认这些时滞的确要求政策制定者审慎行事,但他们认为,这些时滞不一定意味着政策应该是完全消极的,特别是在面临较严重而持久的经济衰退时96曼昆宏观经济学•自动稳定器:•是不采取任何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在必要时刺激或者抑制经济的政策具体机制:书381页97曼昆宏观经济学•卢卡斯批判:对传统政策评估的批评是卢卡斯提出的一种认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影响的观点。
卢卡斯指出,由于人们在将来的事态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来采取政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因此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98曼昆宏观经济学•(二)政策应该按规则实施还是斟酌处置•(学生自己阅读)•三、李嘉图等价•根据李嘉图学派的观点,消费者具有前瞻性,因此,他们的支出决策不仅基于现期收入,而且还基于其预期的未来收入具有前瞻性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借债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用政府债务融资的减税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它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因此,它不应该鼓励消费者花费更多•李嘉图等价的启示是,用债务融资的减税并不会影响消费•传统政府债务观点的捍卫者认为,未来税收的前景对现期消费的影响并不像李嘉图学派观点所假设的那么大,理由:目光短浅;借款约束;子孙后代书408-409408-409)99曼昆宏观经济学•教科书484484页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四个启示,学生自己阅读100曼昆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