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情简介独山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河池地区接壤,是贵 州省和大西南进入两广的必经之道,素有,贵州南大门”、 “西南门户”之称县城距广西南丹县城120公里,距黔 南州府都匀市48公里,距省城贵阳市198公里全县总 面积2445平方公里,辖8个镇、10个乡,全县总人口 34.6 万人,其中布依、苗、水等少数民族占75%以上一、历史悠久,人文丰富独山建制久远,公元1494年即明弘治七年设置独山 州,自古以来均是黔桂两地交界的重镇及商贸城悠久的 历史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独山花灯是贵州 南派花灯的发源地,被国家授予“花灯艺术之乡”、,全国 文化先进县”历史上曾涌现过独山籍东汉传播中原文化 的著名学者尹珍,清嘉庆时期朴学大师、“影山文化”创 始人莫与俦和明清“西南巨儒”莫友芝,辛亥革命烈士、 诗人杨映云,现代,云贵高原的‘保尔’”杨礼平,以及 布依英烈莫凤楼等先贤仁人;1944年12月初,发生了震 惊中外的“黔南事变”,使近2万黔南民众及全国各地流 落至独山的难民罹难,境内北部的深河桥是抗战中日军侵 略铁蹄在中国大陆最终被斩断之处,在抗日战争史上有 ,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之说,使独山因此被载入抗 战史册。
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黔桂铁路、黔桂公路以及贵新高等级公路等纵贯南北 县境11个乡镇,东西连接滇黔桂三省区的“册三”公路 横穿县境县境内铁路通车里程121公里,黔桂铁路扩能 改造即将竣工通车,贵新高等级公路复线正在建设全县 有二级汽车站1个、三级汽车站3个,18乡镇全部通公 路,其中16个乡镇通油路独山电力与国家电网相连,现有2座220千伏、4座 110千伏、1座50千伏、6座35千伏变电站1座550 千伏变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全县实现村村通电,18个乡 镇开通光缆,电视和移动覆盖率达100%县城日供 水能力达3万吨,全县建有各类宾馆、渡假村、招待所等 20余个,县城内有文化广场、大型体育场、翠泉森林公 园、瑞和园(根雕盆景艺术)和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 体的绿化广场全县有3个较大的农贸市场和商业综合批 发市场,以及麻尾镇、基长镇等一批集贸市场,是贵州南 部传统的商品集散地三、资源丰富,有利开发1、 地质资源在世界地质学上,以独山地名命名的 术语上千条,其中著名的独山泥盆纪 石炭纪标准地层 剖面,以其发育完整、出露完好、研究程度较高、各种地 质现象和反映时空观念、环境因素、生物进化的生物化石 丰富等闻名全球,可以通过直观剖面看到大海与陆地的桑 柔变迁、海上风暴与冰川期、生物进化与绝灭等上亿年前 的奇观。
目前正在利用地质资源优势开发,地质公园”2、 气候资源 独山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 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5C, 年降雨量1346 mm,无霜期长,全境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 丘陵过渡的箱状背斜,形成较周边地区高出300 —500m 的突出台地,最低海拔500m,最高海拔1465m,平均海拔 850—1100 m之间,发展立体农业和夏秋,冷凉”蔬果、 旅游服务业条件优越3、 土地资源及主要农产品 独山县是贵州省土地比 较平整的18个县市之一,农林牧用地16.88万公顷,占 土地总面积的69.13%,其中耕地面积3.17万公顷(田2.5 万公顷,土 1.18万公顷),林业用地9.05万公顷,牧业 用地4.12万公顷,可开发利用的“三荒”面积2.78万公 顷主要大宗农产品有:优质大米,“冷凉”蔬菜、无公 害西红柿、,法国细刀豆”和皱皮辣椒、烤烟、油菜籽、 土豆、生猪等,以及具有独山特色的独山盐酸菜、牛奶、 茶叶、油桐等优质农产品4、 林牧业资源 全县有林地面积7.3万公顷,森林 覆盖率44.64%(不含灌木),其中马尾松用材林5.3万公 顷,是国家飞播造林示范区;全县草山草坡面积61.43 万亩,可开发面积32万亩,500亩以上草场66片,达35.5 万亩。
境内驻有贵州省草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与新西兰合 作的贵州省牧草种籽繁殖场,开发人工草场面积达2万 亩,被列为中国南方畜牧业重点县,,两牛一猪一羊”(奶 牛、肉牛、三元猪、山羊)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取得长足进 展5、 矿产资源 已开采或初步勘探的有锑、铁、镁、 汞、煤、硫、重晶石、硅石、方解石、白云石、大理石、 石灰石等其中初步探明的铁矿储量12964万吨、硫铁矿 储量60万吨、煤矿1743万吨、硅矿储量132万吨、方解 石储量4941万吨、优质石灰石10759万吨、白云石930 万吨6、 工业基础 主要工业企业有采选、冶炼、建材、 化工、机械、电力、印刷、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油料加 工、服装等22个行业独山盐酸菜历史久远,是全国食 品名牌产品;独山东峰集团的国标1#、2#精锑及0级锑 白畅销国内外;东峰食品工业公司的细刀豆系列产品全部 出口欧盟;润扬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的棒球主要出口欧美、 日本、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全县铁合金生产能力达40 万吨,有19家企业、27台冶炼炉通过环保准入难验收, 州县共建麻尾工业园区、小河工业园区、麻万轻工业园区、 下司工业聚集小区初具规模以打造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 移、吸引产业聚集的工业发展平台为目标,不断完善工业 聚集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条件,工业聚集区管 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打造形成 吸纳多元化项目的区域投资环境。
全县能源、新型建材、 化工、冶金、绿色轻工及加工制造“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初步形成7、民族风情 独山县主要杂居布依、水、苗等少数 民族,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情浓郁淳厚传统节日有被称为 布依族母亲节的“六月六”和农历四月初八的“牛王节”、 水族农历六月初六的“洗澡节”、水族农历九月的端节 这些传统节日活动,均有民歌对唱、花灯嬉闹、斗牛赛马 等,规模宏大,场面隆重,影响深远,参加盛会的人数均 在万人以上此外,还有正月十五茅草歌节,吃新节等众 多民族节日8、旅游风景 独山系喀斯特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冬暖夏凉,自然风光优美,可开发的旅游资源 丰富主要风景点有红色旅游景区深河桥抗日文化园、翠 泉森林公园、奎文阁、非洲鸵鸟园等,深沟山水风光、国 家级紫林山森林公园、深峡幽谷、飞瀑流泉、温泉风光、 双虹洞、高原人工草海等旅游资源丰富县内人文资源丰 富,文化底蕴丰厚,被国家授予花灯艺术之乡、全国文化 先进县独特的民族文化、人文资源,使独山的人文景观 与国家级荔波樟江自然风景名胜区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 彰依托荔波世界自然遗产景区加快完善公路交通沿线中 心城镇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能力和质量明显提升,深河桥 抗日文化园、兔场奎文阁、翠泉森林公园和基长阳地布依 花灯民族文化村等景区景点服务设施日臻完善,独山逐渐 发展成为贵州南线旅游经济带上吃、购、娱功能较全,地 方民族特色风情浓郁的旅游新亮点。
三、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2007年,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提高、 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县地区生产 总值完成14.19亿元(现价,以下数据相同),同比增长 18.74%,其中:第一产业6.54亿元、同比增长22.75%, 第二产业2.47亿元、同比增长24.26%,第三产业5.18 亿元、同比增长11.75%;工业总产值完成19.76亿元, 同比增长32.62%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2.52亿元,同 比增长48.94 %,增幅居全州第一财政总收入完成1.33 亿元,占计划103.4%,提前20天超额完成任务;各项存 款余额18.42亿元,同比增长17.25%,各项贷款余额7.19 亿元,同比增长47.16%工业企业实现税收6886.36万 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51.6%,首次超过财政总收入的 50%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0.6亿元,同比增长10.31%, 其中畜牧业实现总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14.56%粮 食总产量达到12.48万吨,同比增长3.2%,连续5年实 现稳产丰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9.83亿元, 同比增长36.04%,完成计划109.3%,居全州第一;完成 招商签约引资12.2亿元,占州下达任务的152.5%,实施 新续建项目60个,到位资金3.96亿元,占州下达任务 113.04%,在全州排名第三。
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 3415元,同比增长12.38%;单位职工工资总额达到1.92 亿元,同比增长43.62%;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达 到2275元,比上年增长380元,增幅达到20.05%;全年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亿元,同比增长17.46% 全年财政支出4.61亿元,同比增长29.99%,—般公共服 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支出得 到重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