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4天堂与地狱比邻

种****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50KB
约6页
文档ID:297867207
14天堂与地狱比邻_第1页
1/6

十四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学目标】1、学习用寓言、举例、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来阐述观点的写法2、领会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把握作者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培养热爱工作的态度教学重点】用寓言、举例、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来阐述观点的写法教学难点】学会用寓言、举例、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来阐述观点的写法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美国企业家,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孚石油公司联合创始人,十九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人称“石油大王”1855年,洛克菲勒从福尔索姆商业学院克利夫兰分校肄业;1870年,洛克菲勒与他人共同创办美孚石油公司;1901年,洛克菲勒成立洛克菲勒大学;1928年,洛克菲勒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提及近现代乃至当代美国史,人们难以避开洛克菲勒这个家族的姓氏: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会、大通银行、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还有令美利坚合众国悲伤的在“9·11”事件中倾倒的双子塔在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

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始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最初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家干货店干活,每周挣5美元后来他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实际上就是美国石油业的开始1910年,当洛克菲勒发现自己名下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时,他开始考虑如何运用这笔财富由于他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没有兴趣,又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资于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铁矿生意如果洛克菲勒现在还在世,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有2000亿——根据2000年的《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当时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的身价为620亿美元二、文章结构第一部分(有一则寓言很有意味……工作才能给予我们最大的恩惠,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作者开篇说了一个寓言故事,从中引出工作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失去工作就等于失去快乐”接着以自己为例,强调“工作是一项特权”“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盐”第二部分(我初进商界时……那你为什么不结束这一切,一走了之):作者首先承接上文提出观点,说明“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

然后从现实中人们对工作和雇主的挑剔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说明,强调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更能创造价值的人”接着用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说明热爱工作对人生职业成功的重要意义——“收入只是你工作的副产品做好你该做的事,出色完成你该完成的工作,理想的薪金必然会来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劳作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那些头脑活跃的人拼命劳作绝不是只为了挣钱,使他们工作热情得以持续下去的东西要比只知敛财的欲望更为高尚——他们是在从事一项迷人的事业第三部分(工作是一种态度……事情就是这样):作者进一步提出“工作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的观点这既回应了前文,又将观点引向深入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故事来说明工作态度对于人生的作用——同样的工作,三种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感受——是天堂还是地狱,原来全由态度决定第四部分(约翰……那会让我们都感到愉快):再次强调工作态度的重要性三、文本研习综观这封家信,洛克菲勒向儿子阐述了下列观点: 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并且能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工作是所有生意的基础,所有繁荣的来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工作以细水长流般的储蓄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并奠定人们生命幸福的基础。

如果你衷心喜爱所从事的工作,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绝望的大山凿成一块希望的磐石我永远也忘不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做簿记员的经历做好你该做的事,出色完成你该完成的工作,理想的薪金必然会来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劳作的最高报酬,不在于我们所获得的,而在于我们会因此成为什么天堂和地狱都由自己建造检视一下你的工作态度,那会让我们都感到愉快四、写作特色(一)用寓言来阐述观点信从一则寓言开始作者先讲述了一个颇有意味的故事:一个人死后来到了一个美妙而又能够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可以品尽美味佳肴,可以享受各种娱乐,唯一不能做的就是工作,“这真是太糟糕了!那我干脆就留在地狱好了!”这个禁令令他沮丧愤怒,“您以为,您这是在什么地方呢?”侍者的回答令人叫绝这里的生活条件堪比天堂,但是它的名字叫地狱,住在这里的人因为不能工作而将饱受痛苦折磨如果说面包和享受需要财富,而创造财富的过程才是真正的面包和享受——这就是一种态度工作是一种特权这里,作者着重指出工作对个人人生的意义,工作使年轻人奋发有为,在工作中可以表现自己的价值;工作是奠定人们生命幸福的基础;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盐,不可或缺。

二)用事例、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来阐述观点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作者分三层阐述了这一理念首先从自身的理解出发,指明一个爬向事业高峰的人努力工作的真正原因是对工作的喜爱同时批判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对于工作过分挑剔的错误行为,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工作起步的重要性:“先起步,才能达到高峰”;“等的时间越久”,“射中的机会就越渺茫”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作者介绍了自己的“职业之初”——做簿记员的经历以此证明只要对工作充满热心,以喜悦的心情对待工作中的一切,就可以赢得“加薪”接着作者着重如何看待劳动报酬这一问题:“收入只是你工作的副产品”,劳动的最高报酬在于它能够丰富我们的人生内涵,提高我们的个人价值,展示个人魅力,再次重申能够使人拼命劳作的根本动力是对于事业的痴迷和热爱接着作者将笔触转向自身,描绘了自己在休伊特-塔特尔公司工作的经历和体验:“它把我带进了妙趣横生、广阔绚烂的商业世界,让我学会了尊重数字与事实,让我看到了运输业的威力,更培养了我作为商人应具备的能力与素养最后,作者以一系列的疑问句,反诘了那些抱怨工作、抱怨雇主的人,强调应以热爱工作的情怀对待工作,应怀着感恩的心感激工作和雇主工作是一种态度,它决定来了我们快乐与否。

作者为我们设置了一个场景,以生动的故事形象地描绘出不同的态度所带来的不同的情绪体验,说明“天堂和地狱都由自己建 造”,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工作,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在信的末尾,作者再次强调工作态度的重要性,并要求儿子检视自己的工作态度,以获得幸福的人生 五、课文小结文章层层深入,由工作对人生的意义入手,步步为营,深度开掘,最后凸显工作态度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人生的天堂或地狱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作为一封家书,和自己的儿子谈论职业态度这个严肃的问题,作者既没有居高临下地教导,也没有用《圣经》哲人的理论,而是用寓言、用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娓娓道来,将孩子在无意中带进快乐的工作王国,自主地领略工作的美妙和魅力六、拓展延伸洛克菲勒给儿子的38封信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第一个托拉斯的创造者,1882年资产过10亿美元的人,北京协和医院的建立者(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投资的)在《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洛克菲勒和自己的儿子谈论自己的经商、做人之道他告诉儿子:“人生就是一辆脚踏车,如果不加速前进,就会摇晃跌倒书中,洛克菲勒不再是那个冷静得可怕的成功商人,而是一个智慧的父亲和文采飞扬的商人。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真实记录了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神话的种种业绩从书中不仅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一代巨富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 第一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 第二封信:运气靠策划第三封信:天堂与地狱比邻第四封信:现在就去做第五封信:要有竞争的决心第六封信:为前途抵押第七封信:最可怕的是精神破产第八封信:只有放弃才会失败第九封信:信念是金第十封信:忠诚于自己第十一封信:贪心大有必要第十二封信:地狱里住满了好人第十三封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第十四封信:做傻的聪明人第十五封信: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第十六封信:不要找借口第十七封信:你手中握有成功的种子第十八封信:我没有权利当穷人第十九封信:就要做第一第二十封信:冒险才能利用机会第二十一封信:侮辱是一种动力第二十二封信:用实力让对手恐惧第二十三封信:要有合作精神第二十四封信:不甘示弱才会赢第二十五封信:让每一分钱都带来效益第二十六封信:忍耐就是策略第二十七封信:幸运之神眷顾勇者第二十八封信:真诚地相信自己就有办法第二十九封信:尾声就是开始第三十封信:不要让小人拖你后腿第三十一封信:做目的主义者第三十二封信:拒绝责难,拒绝推委第三十三封信:善用每个人的智慧第三十四封信:永远做策略性思考第三十五封信:将部属放在第一位第三十六封信:财富是种责任第三十七封信:充实你的心灵第三十八封信:谁都能成为伟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