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脏的生理教学设计说课稿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KB
约8页
文档ID:31025829
心脏的生理教学设计说课稿_第1页
1/8

第4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的生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 1、心动周期的概念2、心脏泵血过程3、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熟悉 心肌生理特性、心脏泵血功能评价了解 心力储备教学重点:1.心脏泵血过程、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心肌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教学难点:1.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心肌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教学方式:理论 知识点:心脏泵血功能内容提要:第一节 心脏的生理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1、重点讲解心动周期的概念 2、重点讲解心脏的泵血过程 ①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②心脏泵血功能评价 ③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1)搏出量 (2)心率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心肌细胞的分类 2、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二)心肌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 :不同部位的自动节律2、兴奋性 :有效不应期长3、传导性 :房-室延搁 4、收缩性 :无僵直收缩,细胞外Ca依赖性三、小结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生理学》(第2版)教材、《内科学》、 《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 一、“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摄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排出,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由此引出血液循环;二、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重点讲解心脏泵血过程1.心动周期的概念、心率2.心脏的泵血过程:心室收缩与射血→心室舒张与充盈三、心脏泵血功能评价及影响泵血功能因素四、由心脏为何可以不断的缩、舒?引出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结合已学生物电知识讲解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五、心肌生理特性有哪些生理特性? 六、教学小结与检测:1、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特点和各期产生的机理。

2、什么是心肌电生理学特性?影响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心肌自律性?心脏自律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简述心电图各波、各时段和各时期所代表的生理意义 5、试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心室容积、瓣膜开闭及血流方向的变化 七、安排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预习教学后记:1、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大,学生十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2、学生对内容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3、教学互动活跃而效果好第5章血液循环第1节《心脏的生理》说课稿《心脏的生理》说课稿各位评委,我说的课题是《心脏的生理》,下面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及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学案设计、课堂小结和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课后反思等方面向大家作以说明一、指导思想我们的学科是对口升卫生类专业,在高考中是必考科目,依据本学科的特点,首先要突出高考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效,通过对重点的落实和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当堂学习、当堂掌握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通过课后反思,使学生养成学后要善于反思的习惯以追求课堂教学的最大时效和实效二、说教材1、教材内容及学情:首先,说下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心脏的生理》,本节课教材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一月第二版《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

血液循环是卫生类专业生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达到全部内容的6%左右,并且是学习其他章节和学科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本册书的最重点内容其次,进行一下学情分析由于我们对口升学的特点,我们专业课基本上完全脱离初中的基础内容,对任何学生来说都是零起点,这就是说不管初中成绩好坏,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取得好成绩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要让学生对本专业感兴趣,认真听课,勤复习,就能取得良好效果2、教学目标:根据考纲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四点:(1). 心率和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2). 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自律细胞生物电的共同特征3). 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律性的概念与产生根源,心内兴奋的传导顺序;心室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收缩性的特点3、教学重点与难点(1).心脏泵血过程、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心肌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三、说教法:1、在重点落实上采用:主要是多媒体教学和巩固训练教学①“自主探究”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②“合作探究”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③讲练结合法:特别注重了对高考题的体验,打破高考的神秘。

④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法⑤情感教育法2、在难点突破上采用: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②、强调重点:通过多媒体画图等方法加强学生对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心肌电生理的特点,并让学生当堂复述 ③、课后反思法四、说学法1、自主探究法 2、合作探究法 3、互查互纠法 4、师生互动学习法5、理解记忆法:使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更具有课堂时效,如能熟练掌握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心肌电生理的特点,并会做相应的题五、说教学程序: 1、利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导入新课:提问:通过心脏时是如何通过的;再问“同学们什么是泵”?人的心脏是如何泵血的呢?心脏是怎么来实现收缩和舒张的呢?然后开始新课程的讲述2、讲授新课:一、心脏的泵血功能先说心脏的生理功能是泵血1.心动周期和心律2.心脏的泵血过程3. 心排出量和影响因素4.心音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分类:即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1.工作细胞的生物电现象2.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3、心肌的生理特征:1.自律性2.兴奋性3.传导性:自动地发放和传导兴奋,使心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4..收缩性:在多媒体课件上指认出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金野氏纤维,并让学生总结出心传导的顺序: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心室肌六、说学案及达标练习的设计(1)学生根据模型分组练习, 互相提问,互相纠错,这样即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也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巩固知识点。

2)按高考指南,根据各考点设计练习题,在题目设计上着重巩固基础知识,把握重点,区分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其中包括以前的高考题,目的是让学生体验高考题,进而加深对高考的了解,减轻对高考的恐惧七、说课堂小结和板书设计:这节课我是借助了多媒体和心脏模型来做课堂小结的通过大屏幕展示,梳理思路、回顾总结;再通过模型再次指出心脏各腔室和重要的大血管的名称使知识升华板书的设计原则:简洁明确,能体现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八、说教学效果: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在模型上指认心脏各腔室及各大血管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实现了师生的和谐互动通过练习题使本节课教学目标完成比较理想,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重点问题掌握比较到位学案的达成度很高九、课后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向其它同专业的教师学习,更应该走进学生深入学生中去,在教学中学习进步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更富魅力、更具实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