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考古代文学史2笔记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4.63KB
约6页
文档ID:47791616
自考古代文学史2笔记_第1页
1/6

北宋诗文词王禹偁1.白体1,早年学闲适诗,被贬后学反映民生疾苦进而师从杜甫2.平淡清远1.倡导古文,反映政治现实,思想倾向鲜明2. 改五代之雕琢为古雅简淡,明白易懂2杨亿3西昆体4整饬典丽柳开、穆修5晏殊6《珠玉词》7风流闲雅,温润秀洁林逋晚唐体8清逸隐幽欧阳修91 以文为诗,重气格102 以议论为诗,取材广3 风格平易,以思想见长1 平易流畅112 委曲婉转123 平易中穿插虚字《秋声赋》13花间词人,1 南唐冯延己影响, 深思辞丽2 花间的温润秀洁和 士大夫的豪放梅尧臣141 干预现实政治2 个人琐碎生活15苏舜钦16豪犷雄放贬后幽独闲放王 安 石17早期:直抒胸臆18晚期:山水绝句,雅丽精绝1 结构严谨、概括192 语言简洁明快,笔力雄健《桂枝香》金陵怀古1 开拓题材(怀古)2 上片写金陵秋景, 下片写六朝旧事1官场应酬,浅近平易 2使韩愈柳宗元之平易古文在宋重现,是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3字大年 4因在秘阁唱和的《西昆酬唱集》得名,狭义指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四六文特色:杨忆、刘筠、钱惟演 三者占五分之四,1 推崇李清照,雕润密丽2 重修辞,典丽3 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 5恢复韩柳古文,反五代骈丽之风 6字同叔 7男女爱恋别离 8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

9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10欧阳修诗的开拓:重气格成宋诗之风,开拓取材、命意、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风 11文从字顺 12《醉翁亭记》 13变骈偶为骈散结合,不失铺陈,还舒缓,《秋声赋》行文自由、写秋心(对政治的厌倦) 14字圣俞,《宛陵先生文集》 15风格: 1 取材个人琐碎生活2 风格古淡,硬瘦, 16字子美 17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18感时咏史、批判、远大抱负,打破常规、语句求工求新求劲峭 19议论说理《游褒禅山记》王令,学韩愈、孟郊硬、奇1曾巩 雍容典雅2苏洵1 以学养为基础而重气势2 雄奇坚劲,老辣纵横3 以议论为主柳永3题材4对词境的开拓5对词体的开拓6艺术特点:1 铺叙手法(层层、 直观)72 语言通俗83 音韵格律(吸引听众)苏辙 委婉洒脱秦观9艺术特点:1 辞情兼并2 语言清新晓畅3 融入前人诗句4 婉约词承前启后10苏轼11东坡体12题材13前期批判豪放(儒家) ,后期超脱平淡(道家)艺术特色:1 以文为诗142 以才学为诗153 以七言为长164 高风绝尘17议论文:纵横捭阖,气势又通俗,又有文采18记叙文:随物赋形,洒脱自如19总特征:1 行文流水2 比喻形象3 诗化,感情才气为文以诗为词20超旷高远21对词题材拓展:1 抒情词222 农村词13 咏物词2创作风格311 想象力丰富,梦幻色彩2 气势雄壮豪迈 2似欧阳修,议论用典, 《墨池记》 3字耆卿《乐章集》 41 言情 2 行役 3 城市风光 51 以文人身份写民间词,传承了民间词, 市民价值观, 扩大了词的影响2 扩宽了词的题材 (行役, 城市) 6短小结构简单的小令不写,完善了慢词,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 7层层铺叙,不含蓄留余韵, 《雨霖铃》寒蝉凄切 81 市井方言2 模拟第一人称口气 9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10李清照至秦观再至周邦彦 11字子瞻 12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议论滔滔 13政治、山水景物、和陶、题画 14以才气为基础,1 想象生动2 敏锐观察力3 文字表现力 15好议论,用典 16七绝精美、七古气势 17刚健含婀娜 =清丽雄健,豪放加平淡=清旷闲逸 18《留侯论》 19记叙、抒情、议论、描写杂用,有魏晋的洒脱,又有宋的平易 20引议论入词,用典,突破音乐,使地位和诗一样,破除柳永的“词为艳科” 21表现士大夫情怀, 《水调歌头》 22艳情转向多方面(兄弟,朋友,夫妻,师生)黄庭坚4主张5艺术特色:1 多拗句62 以学问为诗,变故为新3 多用典,标新立异4 生奇硬瘦,浏亮 纤绵1 雅俗并存72 兀傲俊洁8陈师道后山体1 苦吟,奇拙2 只有硬瘦无才气晏几道9北宋最后小令词人,花间体含蓄发挥到极致,深度挖掘感情10陈与义简斋体11前期学黄、陈12后 期1 学 杜 甫132 深沉的国家之思3 诗风雄浑沉郁14贺铸15艺术特点:1 风格多样162 重炼字,点化前人诗入词3 重音律周邦彦17大晟体艺术成就:1 章法结构182 语言、音律雅正3 融前人诗句入词李清照19《词论》20艺术特点:1 语言清雅又通俗2 语言与情感变化相1《浣溪沙》乡土气息 2借鉴咏物诗,咏物以寄托 3单一变多样化审美,豪放旷达,《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婉约词注重清丽,格调高雅 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51 多读书,以学问为诗(无一字无来处)2 变故为新,变俗为雅(点石成金、脱胎换骨,对用典的发展) 6改平仄、改句式,打破平衡,奇峭倔强 7雅词豪放似东坡,俗词艳情如柳永,下层社会俚语怪字 8雅俗词都有,“精而险” 9字叔原,号小山 10语淡情深 11雄浑沉郁 12更有神韵,善炼虚字 13直面社会现实 14诗的对仗不在工整而在气脉 15字方回,贺鬼头《庆湖遗老集》《东山词》《东山寓声乐府》 16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17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清真集》又叫《片玉集》 181 布局开阖,叙述如柳永,但不直白2 用不同感情相互衬托,哀喜起伏3 以景结尾,融情入境 19字易安居士《漱玉词》前期闺中清愁后期沉郁哀痛 20评晚唐以来词人。

1 尚雅(思想雅正,语言音律雅正)2 “词别是一家” ,诗与词有别结合朱敦儒1朱希真体早(男欢女爱)中(忧国忧民)晚(闲情野趣)境界2风格3语言4南宋陆游5早期:学江西清新6中期:报国遭冷遇7晚期:退隐闲淡8对江西诗派的扬弃99诗歌风格:101 古体诗(悲壮11)2 律诗(学杜)123 绝句(清秀)13与诗相仿(慷慨激昂 似辛弃疾、 清淡秀逸、流丽绵密似秦观)杨万里14诚斋体艺术特点:1 日常生活小情趣2 山水蕴藏的自然灵性“活法”诗15辛弃疾16题材: 1 主体172 多样性18艺术特点 : 1 豪放词 (刚柔相济) 婉约词 (柔中有刚 )191字希真,号岩壑《樵歌》 2淡、静、空旷 3自然飘逸 4浅白如话 5字务观,号放翁《剑南诗稿》《淮南文集》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6去其硬瘦,学其清新的语言和流转的格调 7悲愤之音,才气纵横、一泄无余 8仍不失悲壮作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江西诗派无法满足陆游的才气,爱国高涨的热情,从而在生活中学习 10师法广泛,兼并不同风格,吸收转化为一家之风,并随不同题材展现不同面貌 11涉及政治现实 12大气、沉雄、浑厚 13日常景物写出新意 14字廷秀,号诚斋 15远溯到苏轼,用空灵轻快的晚唐绝句医治江西体的学问,从人文到自然 16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17抒发报国豪情和 壮志难酬 18悲愤词外还有 1 田园感受(平凡有情趣)2 儿女之情(率真凄切) 19悲壮中有婉转、豪气中有缠绵、柔情中有刚劲2 以论为词3 用典广博14 以文为词2范成大3田园诗特点4张元幹5南渡前6后7朱熹8雅正、清新、明秀,带理学气9南宋中叶散文功利派10道学派11张孝祥12学东坡13南宋小品文14陈亮15救国安民、抗战恢复豪放且议论纵横刘过学辛弃疾而过于平直,叫嚣粗豪永嘉四灵16学贾岛姚合(小巧、锻炼),反江西用典艺术特点:1 苦吟,求工2 冲淡清寒,出世3 专攻五律,咏景4 七绝自然灵巧姜夔17清雅词派18白石词19艺术特点:1 清空202 骚雅213 雅乐入词22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成第三派1特喜欢历史英雄人物悲剧人物的典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善于连用典故,典中套典,反用典 故,典故层层深入 2散文句法,辛词的创新,以至于过于冗散,缺少跳跃 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4结合了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唐代时的悯农诗结合,全面展示农村生活 5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 6花间樽前,妩秀 7爱国、报国,慷慨激昂 8字元晦,号晦翁,别称紫阳 9以诗喻理,情趣理趣结合,感性中闪烁理性 10陈亮、叶适,评论时事,讲治乱兴衰 11朱熹,讲学之文。

道学派中又有吕祖谦的论文派 12字安国,号于湖居士 13寓以诗人句法 14多笔记杂文的形式 15字同甫,号龙川 16徐玑(号灵渊)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被叶适鼓吹 17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18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周密、张炎,用词音律求工,欲巧夺天工求雅,咏物用典炼字,匠气 19伤怀题材加上姜夔的高雅多情性格 20空灵的意境,虚字 21诗入词,硬瘦写柔情,用诗的比兴,空灵寓意 22古乐符和唐法曲,雅音革除靡音吴文英1论词四标准2梦窗词3艺术特点:1 独特表现方式2 独特章法结构43 冷僻字词刘克庄5江湖诗派6前期(从四灵,转向韩愈—慷慨)后期(学陆游、杨万里—悲凉)史达祖咏物词7戴复古苦吟求工学四灵周密清丽8王沂孙咏物词9文天祥10爱国激情(诗)爱国激情(词)爱国激情(文)张炎《词源》前期风格雅丽,宋灭后凄苦玉田词11汪元量亡国之痛 “诗史”刘辰翁亡国之痛1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 2音韵协、下字雅、用字不露、发意不高 31 赠答之词2 哀时伤事3 念旧怀人 4时间空间交错,亦真亦幻 5字潜夫,号后村 6刘克庄、戴复古,南宋后期影响最大,《江湖集》得名,落第的布衣文人,多师法四灵反对江西的“资书 以为诗” 7善于取神、用意,情景结合 8与姜夔近似,更融入了自己的离愁身世 9加入故国之思,身世之慨 10字宋瑞,号文山 11上承白石词之清空,与梦窗词之密丽质实不同,白石—梦窗—玉田(疏—密—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