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艺术概论》讲义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99.50KB
约37页
文档ID:40788782
《艺术概论》讲义_第1页
1/37

1《《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绪 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1.《《艺术概论艺术概论》》 ,顾名思义,就是概括地、简要地讲述或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P1 A 2.《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 体地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 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P3 3. 德国美学家康拉德·费德勒最早提出艺术学与美学分离的构想 4. 艺术学包括: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史 5. 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的关系P4 B 6. 艺术回归社会的中介就是艺术接受P6 7.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全面的、审美的反映从创作活 动的角度看,艺术又是艺术家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的一种表现状态,二者具体地统一在社 会历史的进程之中P6 8.马克思曾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1 P8 9. 任何成功的艺术创作、美的艺术作品,都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P8 10. 关于艺术的起源 1. 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p13 关于艺术起源,最早产生的是模仿说代表(西方):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莎士比亚、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 等;(中国):姚最、张璪、荆浩、袁宏道、王履等 苏格拉底 2. 表现说——认为艺术是心灵的表现 p10代表: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直觉说”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直觉即创造,即艺术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直觉表现”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唯我论” 3.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冲动 p191 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 斯宾塞理论” 代表: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德国(美学家)席勒:“艺术起源于游戏”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4. 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 p193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 主张英国人类学家詹·弗雷泽的《金枝》也是探讨原始文化的巨著他把巫术原理归结为两个原则: “相似律”和“接触律” (或“触染律” ) 。

代表: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和弗雷泽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 5. 劳动实践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 96 代表:德国(哲学家):马克思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 97 页,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2德国(哲学家):恩格斯 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 6. 关于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一)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 (二)希尔恩的综合研究方法 ●异质同构 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爱恩海姆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 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 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 11. 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师造化”说与西方的模仿说十分相似P14 12. 隋朝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心师造化” , “动必依真”等主张p14 13. 唐朝张璪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P14 14. 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倡导“度物象而取其真” 北宋范宽认为画山水“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 P14 15. 明朝袁宏道在《瓶花斋论画》中写道:“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善为师者师森 罗万象,不师先辈” 。

P14 16. 明朝王履在《华山图序》中说:“苟非识华山之形,我其能图耶?……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p14 17. 清初石涛亦主张山水画应该“脱胎于山川” , “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等 18.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黄金分割”的比例,并认为圆球形是最美的图形p15 19. 英国画家荷加斯在其著作《美的分析》称:“波状线与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p15 20. 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主张:“形式,形式——一切决定于形式” p16 21. 英国克莱夫▪贝尔主张: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p16第一章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艺术本质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形象性、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艺术生产、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1. .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来解释艺术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来解释艺术本质的?p22p22 第一节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 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 审美需要。

1.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p22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2. 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P22 3.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P23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 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P23 4. 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第一,都决定于经济发展;第二,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三, 它们之间都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P24 5.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它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 层建筑,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 展上,是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美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P25 6. 大约七千年前,中国河姆渡文化中才始见表现植物的茎叶和花,这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植物图案P2537.“扬州画派”与希腊艺术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即社会发展是制约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P26 8. 从根本上讲,艺术是为经济基础的决定的同时,艺术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P28 9.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p28 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首先,它们并不是都与经济基础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不是一种平行的 关系;其次,它们之间的作用、影响关系也不都是一样的,在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上也存在着差 异 10. 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 、 “悬浮于空中的” “更远离 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与 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p29 11. 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p29 “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 ——《孔子家语·观周》 “使民知神奸 ” ——春秋·左丘明《左传》 “恶以诫世,善以示后 ”——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明劝戒,著升沉 ” ——南齐·谢赫《画品》 “成教化,助人伦 ”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古人图画,无非劝戒 ”——北宋·米芾《画史》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 p33 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德洛克洛瓦的作品:《自由领导人民》 A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 中国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中国著名画家王式廓的油画作品:《血衣》 二、艺术与社会生活二、艺术与社会生活 12.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p38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一段经典性论述:“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 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 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这是唯一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P39 ●2.2. 简述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简述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P38P38~~3939 ①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② 社会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 ③ 艺术是社会生活全面的、审美的反映,应该而且可以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④ 艺术作为最高级的、理想的审美创造产品,能够影响社会生活,推动社会生活的前进与发展13.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p40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三、艺术与社会生产三、艺术与社会生产 14.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 p44 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 15.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p46 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 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 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其产品即艺术作品,则也有着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的使用价值和交换 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

16. 决定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本质的,不是它的物质生产的一般性质,而是它的精神生产的性质p464●3.3. 简述简述““艺术生产艺术生产””与一般的物质生产的本质区别?与一般的物质生产的本质区别?P48P48~~4949 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 态决定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本质的,不是它的物质生产的一般性质,而是它的精神生产的性质 其一,生产的目的性不同人之所以进行“艺术生产” ,制造艺术作品,主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 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影响人们的精神 其二,产品的价值与消费形式不同艺术这种“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则有自己的特殊属性,主 要是审美属性艺术产品创造的主要是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它满足的是人们的精 神需要,而不是物质需要艺术的价值主要是审美艺术消费形式是人的精神上的消费、情感上的享 受 其三,生产的过程与结果不同 “艺术生产”是一种充满心灵情感、艺术个性、独特的精神生产创 造过程,其结果是物态化的精神产品 17.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 p51 实质: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意义:认识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对于避免走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异化的弯路, 健康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18.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艺术生产”的异化情况主要表现:p52 第一,艺术生产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精神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艺术 劳动变成了资产者投机的对象,艺术创作的自由精神遭到压抑和窒息; 第二,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规律左右和支配了“艺术生产” ,艺术品的价值也以其实现赚取利润的 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相对独立,艺术品变成了商品; 第三,从事自由自觉的精神创造的艺术家变成了像工人一样的受雇的劳动者,高尚的精神劳动成 了一种受资本经济规律支配的制造特殊商品的生产 第二节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艺术的认识本质 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掌握””世界世界 1. 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p54 所谓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能动的认识 2. 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p57 马克思提出了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理论的” (哲学的、科学的)方式、 “艺术的”方式、 “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

p58 3.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P59 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p62 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