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超详细抗组胺类抗过敏药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50KB
约5页
文档ID:200247445
超详细抗组胺类抗过敏药_第1页
1/5

抗过敏药物 一、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 二、左旋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 三、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 四、西替利嗪〔Cetirizine〕 五、氮卓斯丁〔Azelastine〕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其次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步被无冷静作用或冷静作用稍微的其次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 而部分其次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觉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步削减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 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 目前在世界范畴内进入临床使用的其次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其次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我国目前常用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加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2002年上市左旋西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余种,主要为其次代抗组胺药物;由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像,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削减; 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成为世界范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desloratadine 〔Clarine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前仍旧没有获得FDA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有潜在的庞大市场; 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Efletirizine )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而开头进入临床;一 、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 【商品名】太非;Telfast 120;Telfast 180,Allegra, 【异名】MDL1645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无味,几乎难溶于水,极易溶于氯仿,亦溶于乙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47-151℃; 【体内 过程】非索非那丁口服吸取良好,吸取较为快速,口服0.5-1小时显现抗组胺作用,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均为1.3 h;半衰期为11-15小时,平均为14.4 h,蛋白结合率60%~70%〔主要是α1酸性糖蛋白〕;疗效可连续约18-24小时,因此可每日1次给药;吸取后非索非那丁和血浆蛋白广泛结合, 结合率高达95%;已证明非索非那丁不需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CYP酶代谢;本品不透过血脑屏障; 【用法和剂量】有片剂、胶囊、混悬液三种剂型,用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举荐口服剂量为120mg,一日一次,或60mg每日2次;用于皮肤过敏疾病180mg一日一次;为预防夜间或早晨哮喘发作,睡前可顿服120-180mg/次;混悬液为5ml,含非索非那丁30mg;含本品60 mg和盐酸伪麻黄碱120 mg的Allegra D已在美国上市,主要用于12岁以上伴有鼻塞等鼻部症状的感冒患者; 【副作用】动物放射标记试验证明非索非那丁不通过血脑屏障,因而没有嗜睡和困倦等副作用;常规临床举荐剂量的常见副作用有口干、头晕,偶有头痛和恶心等,停药后可很快消逝;由于非索非那丁对H1受体有较高的挑选性,对H2受体影响很小,因此无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通常的影响胃酸分泌作用,也无抗胆碱作用和α1-受体阻滞作用; 精品. 【安全性】动物试验没有发觉非索非那丁有心脏毒性,分别给狗和兔子高于成人常规口服剂量(60 mg,bid)的28倍和63倍,也没有延长QTc;临床试验也证明即使大剂量口服非索非那丁也不诱发心率失常,这是非索非那丁区分于其他抗组胺药物的最大特点;临床试验60 mg/次,bid,疗程6个月,或240 mg/次,qd,疗程12个月,未见QTc明显延长;对非索非那丁诱致人体的心律失常试验说明,能阻滞心脏钾通道所需的药物浓度是特非那丁的500倍以上,这是非索非那丁心脏毒性很低的主要缘由; 【留意事项】 1.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FDA将非索那丁划为孕妇用药中较担心全的C类; 2.对本化合物或活性成分过敏者慎用;二、 左旋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 【商品名】Xyral、迪皿 【体内过程】左旋西替利嗪是西替利嗪的左旋体,口服吸取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口服左旋西替利嗪1小时后的作用较明显,连续时间分别达24.4小时,服药后6小时内的药效达峰值;药代动力学讨论证明,由两种等量对映结构体组成的外消旋西替利嗪在体内的代谢无需经过肝脏,口服左旋西替利嗪4小时和8小时后血浆浓度几乎是右旋西替利嗪的两倍,其代谢产物主要从尿液排出,口服32小时后50%-60%的药物经尿液排泄,少量随粪便排出; 【用法和剂量】临床常用剂量成人为5mg,每日一次; 【副作用】无冷静、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未发觉其次代抗组胺药物(如特非那定、阿斯咪唑等)所具有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留意事项】适用人群广泛,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美国FDA将之划定为孕妇用药的B类(比较安全),临床用于儿童(包括婴儿)也是安全的; 三 、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 【商品名】恩理思;芙必叮;Calrinex;Neoclarityn ;Aerius 【异名】DescarboethoxyIoratadine ;NEW 2001;脱羧氯雷他定;去氯雷他定;去乙氧基羰基氯雷他定 【化学名】8-氯-6,11-二氢-11-(4-哌啶亚基)-5H-苯并-[5,6]环庚烷[1,2-b]吡啶 【体内过程】口服吸取良好,口服约3小时达血浆峰值浓度, 排除半衰期约27小时,证据说明连续给药不会在体内产生有临床相关意义的药物蓄积,没有发觉食物对地氯雷他定的代谢产生影响; 【用法和剂量】5mg/片,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天5mg,虽然剂量仅为氯雷他定剂量的50%,而抗组胺作用更强; 【副作用】没有发觉明显的心脏毒副作用,中枢神经抑制副作用的发生率很低,抗胆碱作用也较稍微,偶有眩晕、头痛、疲惫和口干等;与现有抗组胺药不同可与细胞色素酶抑制剂联合使用:Schering-Plough讨论所的讨论报告说明地氯雷他定与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如酮康唑和合用无心血管毒副作用,在该项讨论中,24例健康受试者交叉口服地氯雷他定7.5mg qd+酮康唑200mg bid连续10天,结果显示两者合用对受试者最大QTc及平均最大QTc无延长,另外,酮康唑对地氯雷他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地氯雷他定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头痛,合用酮康唑不增加头痛的发生率; 【留意事项】 1.由于对12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药效学资料尚无定论,故临时不举荐用于12岁以下儿童; 2. 有严峻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3.可从乳汁分泌,故哺乳期妇女禁用,妊娠期妇女也应慎用精品.四、西替利嗪〔Cetirizine〕 【商品名】西可韦〔Virlex〕、赛特赞〔Cetrizet〕、斯特林〔Ceteine〕、仙特明〔Zyrtec〕、 疾立静〔Zirlex〕 、杰捷(滴剂)、达内、希特瑞、敏达、盐酸西替利嗪 【异名】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2-[4-[〔4-氯苯基〕苯基甲基]-1-哌嗪基]乙酸二盐酸盐 【性状】本药的盐酸盐为白色粉末,味微苦,无其他异味;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熔点为225℃; 【体内过程】西替利嗪口服后吸取快速,口服10mg可在1小时左右达血浆峰值浓度,成年人的血浆峰值浓度为257微克/L,儿童为980微克/L; 西替利嗪的排除半衰期健康成年人为6.7-10.9小时,儿童为7.0小时,老年人为11.8小时,老年人的半衰期延长可能与肾功能减退有关,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半衰期可延长至21小时;与其他抗组胺药物不同的是,西替利嗪口服后很少经肝脏代谢,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出,给药后的5天内,70%的药物从肾脏排出,仅10%的从消化道排出;【用法和剂量】西替利嗪主要用于轻度连续性哮喘的防治,用于防治哮喘病的常用剂量成人为10-20mg,每日1次;为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可在睡前一次服用10-20mg;儿童的口服剂量为2.5-5mg,每日1次,可采纳西替利嗪滴剂(杰捷); 【副作用】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相比,西替利嗪的副作用小,安全范畴广;很多讨论对西替利嗪和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的副作用进行了比较和观看,结果证明即使每日口服60mg西替利嗪也不会对心脏QT间期产生影响;其副作用主要包括稍微的冷静作用、口干,有时显现头痛和眩晕等;与其他其次代抗组胺药物相像,近年来发觉西替利嗪也有稍微的心脏副作用,在世界范畴仅有诱发2例心脏猝死的报导,明显少于特非那丁、阿司米唑和氯雷他定,但也应赐予肯定重视; 【留意事项】 1.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适当降低剂量; 2.可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FDA将西替利嗪划为孕妇用药的B类(较安全); 3.对本品成份过敏者禁用; 4.治疗剂量下不会加强酒精的效应,但应留意; 五、氮卓斯丁〔Azelastine〕 【商品名】Azeptin ASTELIN 【异名】Azelastine hydrochloride 盐酸氮卓斯丁、卓苄酞嗪 【化学名】〔〕-4-〔4-氯苄基〕-2-〔六氢-1-甲基-1H-氮杂卓基-4〕1〔2H〕酞嗪酮盐酸盐 【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和冰醋酸, 略溶于甲醇,微溶于水或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酮和乙醚;熔点为225-229℃; 【体内过程】分别口服氮卓斯丁1mg、2mg、3mg和4mg后,在3-4 小时达血浆峰值浓度,峰值浓度分别为0.6ng/ml、1.1ng/ml、2.0ng/ml和l2.7ng/ml;每日两次,每次3mg连续口服3-4天可使血浆浓度稳固在3-4ng/ml;口服1-3mg 时达血浆峰值浓度时间为4小时,口服4mg时为5小时;氮卓斯丁的生物半衰期约为16-25小时; 口服后以肝脏代谢为主,生物利用度78%,成年健康人一次口服10mg,72小时内仅有2.5%以原形从尿中排出,1.2%从粪便排出;口服4.4mg时,120小时内经肾脏排泄25%, 经消化道排泄为53.2%;代谢产物中的去甲基盐酸氮卓斯汀为活性成分,半衰期约为42小时; 【剂型和剂量】盐酸氮卓斯丁片剂,有每片4mg和2mg两种;成人和12 岁以上青少年的临床举荐剂量为4mg,每日2次;为预防夜间凌晨的哮喘发作,可于睡前顿服8mg;对于6- 12岁的儿童可给以2mg,每日2次;此外该药已制成MDI吸入剂型和供儿童使用的0. 2%的颗粒制剂投放市场; 【副作用】氮卓斯丁的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且较为稍微,哮喘病人口服本品4mg/天,副作用总发生率为7精品.—14%,而8mg/天为18—25%;口服给药时的副作用主要是嗜睡和倦怠感,发生率为3-18%,;味觉反常也较为常见,发生率在2-26%; 其他不良反应较为少见,包括偶有口干、恶心、食欲不佳、腹痛、腹泻、手足麻木、体重增加、颜面发热、药物疹和肝脏酶活性增加,其发生率在均在5%以下;吸入给药时副作用明显削减;理想者口服大剂量氮卓斯汀的讨论说明,本品与红霉素、酮康唑、雷尼替丁和茶碱之间无相互作用;对合用红霉素或酮康唑的病人进行检测,未发觉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 【留意事项】 1. 动物试验证明大剂量氮卓斯丁有致畸作用,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FDA将氮卓斯丁划为孕妇用药的C类(较担心全); 2. 目前尚无对新生儿和婴幼儿安全性的讨论资料; 3.因有嗜睡副作用,驾驶员等具有危急性的机械操作者应禁用或慎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