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10 的认识》听课和评课记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 61-65 页及练习九的第 1-3 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 、复习复习学过的 0 — 9 几个数2 、教师讲故事通过教师讲故事,引出 9 认为它最大,就骄傲自满了让学生想办法对,用所学过的数字,看看能不能拼成一个比 9 大的数二、学习新课1 、出示挂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挂图,并说说从中发现什么2 、指名学生利用挂图数数3 、引导学生理解图中的 9 个学生和 1 个老师共是 10 人4 、利用现场人数进行教学首排 8 人,再加上 2 人,就等于 10 人)5 、利用学生的双手进行教学6 、利用尺子进行教学(小黑板出示尺子)7 、教学书写 10 1 )教师书写 10 示范2 )完成课本第 65 页的写字练习3 )写给同桌看,互相欣赏三、课堂练习1 、把 10 枝铅笔任意的分成两份指名学生回答如何分)2 、玩游戏1)、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应对一个数字,使两个数字的和是10 2)、教师先拍手,学生拍的次数与教师的次数和是10 3 、完成课本第 65 页的 “做一做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4 、完成课本第 65 页 1-3 题。
指名板演,教师抽出个别做得不太好的来讲解四、课堂小结学习了什么?这节课快乐吗 ?板书设计10 的认识评课 :对本节课的一些看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0 ,就一个10 ,应该说内容是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的,但是在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气氛很高,教学效果较好,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对10 的认识、和10 的组成及 10 以内的数字结构本节课的亮点一、教材处理得比较好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从复习到新授到练习都过渡得自然, 在新授部分, 教师通过观察挂图、 现场人数、 自己的双手等活动进行教学 10 的认识,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切身认识 10 ;在练习部分,教师也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有分铅笔,有玩游戏等练习,练习的多样性,能使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认识新学的内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二、评价处理得好评价有自评、互评、教师评在这节课的评价中,教师发挥了评价的功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不断上升,学生参与度较高如在学生答对题时,给予掌声鼓励;在学生表现得不错的时,教师很自然地竖起拇指给予表扬鼓励或是奖励小红花;在一些地方,如学生书写 10 时,写得不是很好,教师不是一口否认,而是挑个好看点给予表扬,再要求学生回去要认真练习写 “10”。
我认为这些评价是非常恰当、 合理的 不像一些课堂整节课的评价很少, 或是只要学生答对一个问题, 就全班同学鼓掌齐说:你真棒或你真厉害这样浪费时间不说,还会弄得物极必反三、数字故事导入,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利用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 在两部分使用了编故事进行教学或练习, 我认为,这样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促使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同时教师还通过故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9 自以为是, 觉得自己很大很大, 看不起别人这种骄傲自满的不良习惯四、教师的自身素质较好,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的素质包括:语言、板书、演示、智慧、评价等我认为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良好素质在于他的语言、智慧、评价等这几个方面整节课教师的语言生动,富有激情,可谓跌宕起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做得也很到位教师的组织能力也较高,从整节课的开始到结束, 教师都能自然应对,不管是学生答对还是答错,教师都能做出恰当的处理,在分组齐读 10 的组成时,教师不断地竖起拇指,表扬这组好点,那组好点,形成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最后齐读10可以分成 5和 5 ,教师的一个手势,更是把课堂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充分体现出了教师具有较高素质。
更像一位台上的表演家值得注意的一些地方一、游戏练习形式虽好,但是要注意练习的秩序,教师只有把握住课堂的秩序,才能使游戏练习为课堂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出练习的巩固作用如教师拍几次鼓, 学生就应对拍几次才能和老师的凑成10 ,在中过程中,全班同学应对,出现混乱的现象二、在练习 10的组成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彩色笔分成两个数组成10,在这环节中, 我认为, 当学生分完了, 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法,多让学生展示展示自己的成果,肯定的学生的成果, 让学生享受的劳有所获的感觉这样学生更会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三、在课的最后,教师可为今后的学习更大的数留下伏笔如:今天我们学习了10 ,那么同学说说还会不会有比10 大的数呢?-------------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