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刘半农(1891-1934),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少时家境贫寒,6岁入私塾读书,15岁入常州中学学习1912年春去上海,先后任《中华新报》、中华书局编辑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预科教员和《新青年》的编辑1920-1925年间,留学英、法,获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世界日报》副刊编辑等1934年夏,赴内蒙古调查方言,因病回京,后病故刘半农是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之一他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批判旧文化、旧文学,倡导白话文、新文学从1917年起,从事新诗创作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两方面,均有出色成就,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开创时期有重大成就的现实主义诗人,为现代诗歌的开创做出重要贡献诗集有《扬鞭集》、《瓦釜集》等又编有《初期白话诗稿》1917年5月,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文中就新诗发展提出一条重要建议:增多诗体,于有韵之诗外,别增无韵之诗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卖萝卜的人》一诗,这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同年7月,又在《新青年》上发表《窗纸》、《无聊》,这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散文诗刘半农在新诗的形式、语言方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新诗形式创造方面有开拓之功。
他在《扬鞭集•自序》里说,“我在诗的题材方面是最会翻新鲜花样的当初的无韵诗、散文诗,后来的用方言拟民歌、拟‘拟曲’都是我首先尝试”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0年春,刘半农赴欧洲留学,此诗就写于他赴欧后的同年九月当时,国内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不久,到处燃烧着反封建斗争的烈火,刘半农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感慨颇多,写成了这首感情深沉的诗作该诗最初发表时题为《情歌》,后改为《教我如何不想她》据当年和作者同在欧洲留学,并为此诗谱曲的赵元任说,诗中的“她”,代表的是远方游子日夜思念的祖国如此看来,此诗并非一首普通的情诗飘着些微云,吹着些微风——袅袅情思,淡淡思念一、借鉴传统,运用比兴手法一、借鉴传统,运用比兴手法借景抒情:有形 —— 无形景 —— 情实 —— 虚形象 —— 抽象二、诗情的发展变化二、诗情的发展变化飘着些微云,吹着些微风:缥缈意态——淡淡的情丝。
月光恋着海洋,海洋恋着月光:蜜也似的甜蜜意境——强烈热恋之意境 水上落花,水底游鱼:四处飘零,飘忽不定——远离家国,无处依告的哀苦落寞冷风里的枯树是诗人现实中的处境,暮色中的野火是诗人心中的情怀,现实愈是凄冷,内心愈是热烈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一冷寂一热烈 ——思恋不得的凄苦里涌动着遏抑不住的激情整首诗的意境氛围由淡而浓,感情色彩由弱而强,主旨表达也由浅入深前三小节意境:和谐、优美;末一小节意境:冲突、对比① “慢慢”、“慢慢”:落花流淌,鱼儿游动的缓慢——思国怀家的急切感、紧迫感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衬② “落花有意水无情”:热烈的倾诉——漠然的回应倾诉——理解上的隔阂三、意象塑造和情感表达三、意象塑造和情感表达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四、音乐美四、音乐美音律和谐 节奏轻快 自然流畅形式的齐整中寓以变化 《教我如何不想她》中诗人的思念之情是如何步步深入强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