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临终癌症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本院 肿瘤病房 2015年 10 月~2018年 12 月收治的 86例临终癌症病人为研究样本,以 Excel 随机函数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 43 例,参照组采取常规疗护,干预组采 取安宁疗护对比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NRS、SAS、SDS、PSQI以及 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QO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 有利于改善临终癌症病人疼痛症状,缓解负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 应用关键词】临终癌症病人;安宁疗护;护理效果观察“安宁疗护”最早由台湾地区提出,是指为临终期病人提供缓解痛苦,改善 生活质量,节约医疗成本的医护服务,显示出了社会文明和人文医学的进步,受 到护理学界的日益重视[1]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论述,探讨了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 临终癌症病人的护理效果,抽取本院肿瘤病房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 86 例临终癌症病人进行分组观察,详见下文1 对象与方法1.1 分组对象抽取本院 2015 年 10 月~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86 例临终癌症病人为研究样本 以 Excel 随机函数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 43 例,参照组男27 例,女 16 例, 年龄57~81岁,中位年龄(67. 27±3. 13)岁,具体肿瘤类型包括4例乳腺癌、 7 例淋巴癌、9 例胃癌、11 例肺癌、12 例肝癌;干预组男 29例,女 14 例,年龄 56~82岁,中位年龄(66. 79±3. 41)岁,具体肿瘤类型包括6例乳腺癌、 8例淋 巴癌、 8例胃癌、 10例肺癌、 11例肝癌。
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人均经病理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分期 为III~W期,预期生存期W6个月,卡氏评分W70分;②所有病人均确定不再接 受手术和(或)放化疗排除标准:①病人家属明确拒绝安宁疗护;②病人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语言 沟通障碍,无法自主表达个人想法和意愿;③耐受性、依从性差的病人所有病人接受安宁疗护前均与本院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 理委员会准许,遵循《赫尔辛基宣言》所述的医学伦理准则1.2 方法两组病人均采取营养支持和免疫治疗,全面细心的照顾病人参照组采取常 规疗护干预组采取安宁疗护:①心理疏导和灵性干预死亡教育对病人心理状态 进行全面评估,多与病人沟通交流,鼓励病人倾诉内心所想,耐心解答病人疑问 纠正其不良认知向病人家属阐述临终期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即否认期、愤 怒期、协议期、忧虑期和妥协期,让家属尽量理解病人临终期出现的异常行为和 心理变化,让病人感受到家庭支持和人文关怀在控制病人临床症状的前提下关 注其灵性需求,联合护理人员、社工师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向病人渗透生老病死 的自然规律,使其在面对死亡时有正确的心理准备满足病人临终前的愿望,协 助病人与家属道谢、道歉、感恩和道别,为病人制作视频或相册,通过画展等艺 术方式帮助其回顾生命过程;②死亡教育。
先综合考虑病人及其家属对待死亡的 态度以及影响因素,例如语言、文化程度、生活经历、经济条件、生活地域等, 初步评估病人对死亡的承受能力,发放死亡教育资料,开展个性化教育措施,例 如告知病人死亡是每个生命体的最终归属,若病人有宗教信仰,也可利用佛教的 来生转世学说、基督教的天堂学说进行教育,让其明白死亡并非终结,而是新生 命的开始,让其以积极平和的心态接受死亡,鼓励其在有限的时光多从事感兴趣 的事,培养其乐观心态,降低身心折磨;③舒适护理根据病人意愿调整病房内 的声音、光线和温湿度,摆放鲜花或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尽量布置成家的感觉, 为病人提供不同形状的枕头,根据其体位需求做好翻身摆位,日常护理中做好身 体清洁,让其感受到舒适、心情愉快,定期帮助病人修剪头发和指甲,提高病人 自尊心,鼓励家属多陪伴病人;④疼痛护理遵循WHO三阶梯镇痛原则进行药物 镇痛,提前告知镇痛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关注病人用药后的状态,积极处理 不良反应若病人疼痛在耐受范围且病情允许,可采取肢体按摩、针灸等物理疗 法镇痛,或播放轻音乐,让病人观看喜欢的电视节目等方法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1.3 观察方法持续干预 1 个月后,对比两组病人疼痛评分、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 量、症状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土 )表示,t检验PW0.05表示统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2结果2.1 疼痛评分、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干预组 NRS、SAS、SDS、PSQI 均低于参照组,且 QOL 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 1表1两组病人疼痛、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43;单位:分)组别NRSSASSDSPSQIQ参照组5.14±0.47.63±445.74±510.02±241.386.27.26.78.672.79±1.20.26±320.07±34.16±1.52.6干预组21.74.6384.07t10.38131.61926.33911.52618P0.0000.0000.0000.0000.2.2 症状评分P<0.05见表 2干预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表2两组病人症状评分比较(「土•;n=43)组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12.28±310.04±411.30±3.10.37±38.52参照组.03.6050.98438.64±2.6.63±2.5.78±1.67.41±2.3.56干预组425037682t6.1554.2719.3754.00814P0.0000.0000.0000.0000.3 讨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持续升高,这与环境变化以及人们工作、 生活、饮食等诸多因素有关[2]。
很多恶性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确诊时往往 已到晚期,进入临终期的病人预计生存期通常不超过 6 个月,且会产生癌性疼痛 严重影响到病人睡眠和生活质量此外,对死亡的恐惧还会让病人产生焦虑、抑 郁等负面心理,甚至出现轻生行为针对临终期癌症病人而言,除了采取必要的 药物干预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缓解病人疼痛和对死亡的恐惧意义重大与传统以治疗为主的疗护模式不同,安宁疗护更为重视临终期病人姑息性治 疗背景下的心理、生理、灵性干预,以维护病人尊严,给予人文关怀、生活和精 神支持为主,从而能减少病人疼痛程度,改善临终期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 示:干预组NRS、SAS、SDS、PSQI以及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QOL评分 高于参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心理疏导和灵性干预以病人真实需求为主 导,通过心理暗示、正向宣教、情绪支持等方法让病人逐渐意识到死亡的不可抗 拒性,明白生命的意义,从而消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感以及焦虑、抑郁心理;② 根据病人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生活历程等信息采取针对性的死亡教育,能帮助 病人建立正确的死亡观,让其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愿望和感兴趣的事,减少病 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让病人坦然面对死亡,有尊严、安详的离开世界,达到逝 者灵安,生者心安的疗护目的[4];③临终期癌症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安 宁疗护兼顾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干预,遵循三阶梯镇痛法,并结合 按摩、针灸、调节温湿度等方法降低病人不适感和疼痛感,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 可提高病人睡眠质量;④采取高热量、高营养、高蛋白的饮食干预能满足病人代 谢需求,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并能改善病人身体素质,降低临终期癌症出现的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症状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安宁疗护有利于改善临终癌症病人疼痛症状,缓解负不良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 张婷婷•安宁疗护对肿瘤病人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 理,2019,10(05):154-156.[2] 李祎,朱淑娟.安宁疗护对肿瘤晚期病人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6):133.[3] 黑维琛,王辉,张恒,等.安宁疗护对肿瘤晚期病人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05):570-573.[4] 欧小红,马娜,刘瑛,等.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效果分析 [J].全科护理,201 & 16(3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