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津五大道墙承重结构体系调研报告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4MB
约4页
文档ID:2475948
天津五大道墙承重结构体系调研报告_第1页
1/4

天津五大道墙承重结构体系调研报告五大道在天津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区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 230 多幢,名人名宅 50 余座这些建筑多为砌体结构,大多都建于民国时期 建筑形态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以欧洲风格为主为了更加透彻的了解墙承重结构体系的构造特点及细节,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五大道的老建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下面是调研成果按照墙体结构竖向的受力情况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两种五大道绝大多数墙体为承重墙,但仍然有少数为非承重墙在墙承重结构中,非承重墙可分为自承重墙和隔墙自承重墙只承受自身的重量,并且把自身的重量床底给基础隔墙则把自身的重量传给楼板层或者附加的小梁五大道几乎所有建筑均为实体墙,是用普通实心砖砌筑的墙五大道建筑墙体整体以纵横墙承重为主,带有少数的横墙承重及纵墙承重按构造方式分类,五大道几乎所有建筑均以实体墙,是用普通实心砖砌筑的墙兼有少数用砌块和轻质保温材料组合构成的,既承重又保温的墙体属于组合墙以上便是我对五大道的建筑的墙体的调研除此之外五大道的墙体材料也极其有特点我们进行了仔细的调查,五大道地区的墙体细部构造包括门窗过梁、窗台、勒脚、散水、明沟、圈梁、构造柱和防火墙等。

一、墙脚构造室内地面以下,基础地面以上墙脚包括强身防潮层、勒脚、散水、明沟等1.勒脚底层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墙体常称为墙脚墙脚包括墙身防潮层、勒脚、散水和明沟等勒脚是外墙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为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对墙面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同时,还有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所以要求墙脚坚固耐久和防潮我们在五大道见到的勒脚大多是以抹灰为主,少数用贴面装饰2.防潮层垂直防潮层1).防水砂浆防潮层水平防潮层 2).油毡防潮层 3).混凝土防潮层 3.散水与明沟房屋四周可采用散水和明沟排除雨水,当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散水和暗沟屋面无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散水和明沟在五大道我们看到在稍微老一点的房子周围几乎见不到散水,部分只能见到支离破碎的几块我们在一栋房子的周围见到了类似于明沟的做法,沿着墙角一周2、门窗洞口构造1.门窗过梁构造过梁是承重构件,用来支撑门窗洞口上墙体的荷载,承重墙上的过梁还要支撑楼板的荷载在砖石承重的建筑中,有时也会根据建筑的风格和装饰采取一些过梁形式如传统的砖拱或者石拱过梁以及结合细部设计而制作的各种变形过梁形式。

五大道地区建筑过梁的形式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三种1)砖拱过梁砖拱过梁分为平拱和弧拱由竖砌的砖作拱圈,一般将砂浆灰缝做成上宽下窄,上宽不大于 20mm,下宽不小于 5mm砖不低于 MU7. 5,砂浆不能低于 M2.5,砖砌平拱过梁净跨宜小于 1. 2m,不应超过 1. 8m,中部起拱高约为 1/50L2)钢筋砖过梁钢筋砖过梁用砖不低于 MU7. 5,砌筑砂浆不低于 M2. 5一般在洞口上方先支木模,砖平砌,下设 3~4 根 φ6 钢筋要求伸人两端墙内不少于 240mm,梁高砌 5~7 皮砖或≥L/4,钢筋砖过梁净跨宜为 1. 5~2m3)钢筋混凝土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有现浇和预制两种,梁高及配筋由计算确定为了施工方便,梁高应与砖的皮数相适应,以方便墙体连续砌筑,故常见梁高为60mm、120mm、180mm、240mm,即 60mm 的整倍数梁宽一般同墙厚,梁两端支承在墙上的长度不少于 240mm,以保证足够的承压面积过梁断面形式有矩形和 L 形为简化构造,节约材料,可将过梁与圈梁、悬挑雨篷、窗楣板或遮阳板等结合起来设计如在南方炎热多雨地区,常从过梁上挑出 300~500mm 宽的窗楣板,既保护窗户不淋雨,又可遮挡部分直射太阳光。

2.窗台窗台的作用是排除沿着窗面流下的雨水,防止其渗入墙身并且沿着窗缝渗入室内,与此同时还能避免雨水污染外墙面,为了便于排水,一般设置为挑窗台窗洞口下部的防水和排水构造,同时也是建筑立面重点处理处于阳台或者内墙等处的窗,不会受到雨水的冲刷,可以不必设挑窗台,外墙面材料为贴面砖时,墙面易被雨水冲洗干净,也可不设挑窗台窗台的作用: 避免雨水顺窗面流到窗台后渗入室内或使窗下墙面受到污染我们在五大道见到的窗台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流水坡度,下缘的滴水也呈不同形态,但在窗洞上沿做滴水的确实不多,仅在少数的建筑见到了上沿的滴水3、强生加固措施1.门垛和壁柱门垛:在墙体上开设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的转折处或者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的稳定性和门框的安装门垛宽度同墙厚、长度与块材的尺寸规格应该相,如砖墙的门垛一般为 120mm 或 240mm门垛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室内使用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者墙体过长时, (如 240mm 厚、长超过 6m),应增设壁柱,又叫做扶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且稳定墙身壁柱尺寸应符合块材的规格 五大道的建筑有很多壁柱的设计我们在五大道看到的墙垛和部分居民楼后期用于加固的柱子居多。

2.圈梁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用来减轻地基的不均匀的沉降对于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外部圈梁的做法,经过跟老师的交流讨论,可能是地震过后对房屋外墙部分加固形成的结构特点圈梁设置在房屋的四周的外墙以及部分内墙中,他们都处于同一个水平的高度中,他们的上表面与楼板的的底平面相平,像一个箍一样把墙给箍住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圈梁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结构设置3.构造柱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构造柱作用:与圈梁结合成骨架,提高整体刚度及抗变形能力构造柱的设置原则:应在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楼梯电梯间四角、疏散口及长墙中部设置综上所述即我对五大道建筑墙承重体系的调研,此次调研我们巩固了课堂上学到了的东西,也了解到了课堂上并没有说到的知识,看到了实物与应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