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再说长江解说词

wm****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2.50KB
约133页
文档ID:42785234
再说长江解说词_第1页
1/133

1大型大型电视纪录电视纪录片:片:再说长江再说长江 解说词解说词作者:《再说长江》摄制组2目目 录录序和前言………………………………………………………03-05 第一集大江巨变………………………………………………05-08 第二集重上江源………………………………………………08-11 第三集生命的高原……………………………………………11-14 第四集金沙流韵………………………………………………14-17 第五集一江东去………………………………………………18-22 第六集水的年轮………………………………………………22-25 第七集青铜岁月………………………………………………25-29 第八集古蜀沉浮………………………………………………29-32 第九集水润锦官城……………………………………………32-35 第十集大佛东渐………………………………………………35-38 第十一集天生赤水……………………………………………38-42 第十二集行走江上……………………………………………42-45 第十三集水火山城……………………………………………45-48 第十四集三峡存证……………………………………………48-51 第十五集告别家园……………………………………………51-54 第十六集他乡、故乡…………………………………………54-59 第十七集坝梦千秋……………………………………………59-63 第十八集江流入海……………………………………………63-66 第十九集水映三千峰…………………………………………66-69 第二十集江湖武汉……………………………………………69-74 第二十一集道化武当…………………………………………74-79 第二十二集庐山说“庐”……………………………………79-82 第二十三集无梦到徽州………………………………………82-87 第二十四集黄山无形…………………………………………87-91 第二十五集灯火石头城………………………………………91-95第二十六集江村变迁…………………………………………96-101第二十七集创新浪潮…………………………………………101-105第二十八集曲水姑苏…………………………………………105-110第二十九集发现古镇…………………………………………110-115第三十集时速上海……………………………………………115-120.第三十一集浦东新高度………………………………………120-125第三十二集江海交汇的地方…………………………………125-129.第三十三集生生不息…………………………………………129-1323序和序和前言前言20 年间,长江发生了巨变,20 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变。

这是《说话长江》之后,我们为什么 要《再说长江》的缘由这是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纪录长江的行动……中国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摄制组用整整两年的时间,行走在万里长江之上,飞越长江 沿岸十二个省市,用高清摄像机纪录下 55000 分钟时代长江的最新影像《再说长江》摄制组,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序序1983 年,一部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40%的收视率,媒 介报道中的“万人空巷”的用语,以及专家论说中“电视史上的里程碑”的评语,无疑表明了 这部在当时热播的节目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改革开放之初的 20 多年前,电视的普及率还不高,电视台的节目品类也不多;因此,那时 《话说长江》是有着一枝“独秀”的优势从根本上说,《话说长江》令万人瞩目,那是因为这部真实形象地表现中国母亲河的电视 节目,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使人们在咫尺荧屏上领略了 6380 公里长江的风貌,感悟到了祖 国河川的壮丽与恢弘,激发了爱国主义的热情从那时起,人们认识到,一条长江包容了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精神与物质非常丰厚、丰 富的内涵;一条长江可以透视出中华民族前进的轨迹20 多年过去,在人们心目中,《话说长江》依然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

一个“话说”的名 字,一首《长江之歌》的旋律,时时唤起人们对于长江的思恋人们也在思索,20 年后的长江 怎么样了?20 年,长江变了20 年,电视变了20 年,观众也变了一个“变”字,让电视人拎起摄像机再次走向了长江于是,有了新世纪的一部新的长江 影像的纪录这部名为《再说长江》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所表现的还是那条长江,不过,20 年 来长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部《再说长江》,所沿袭的还是《话说长江》的基本电视形 态,不过,从创作理念到技术手段展现的却是 20 年后具有时代特征的崭新面目;这部《再说 长江》,所面对的依然是热心的电视观众,不过,处于信息时代的受众却有了既广又高的收视 起点和要求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再说长江》问世了这部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出现的电视作品,力求 真实地准确地刻画今日长江的风采,不仅仅是自然形态的,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江表达今日中国 人的精神面貌4不同于其它表现长江的电视作品,《再说长江》的出现,有 20 年前的《话说长江》作为参 照与比对,不仅仅在内容构成上通过对比显现出了长江的变化,而且通过在微观上细节中的同 空间的对比,更真实、更形象、更强烈、也更令人信服地凸现出了长江的变化。

从这一点来看, 《再说长江》是《话说长江》的承接、继续与延续而勾连这两部电视作品的实体,就是生生 不息的万里长江;而连接这两部作品的载体,就是 20 年来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电视事业33 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力求用真人实事来表述长江的现状与历史性的变化 同时,也力求通过人文的视角透视一个民族在崛起中所表现出来的有着久远历史的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力量就是文明,就是文化长江之所以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就是凭借着五 千年文明的深厚的深远的渊源在这部纪录片中,这种向着内涵深处的掘进,应该说,是一种 探求,是一个目标不过,这种探求,这个目标,却是这部纪录片价值的一个构成如果说,20 年前的《话说长江》还只是在说长江,看长江,还只是在风光及历史、文化的 范畴内展现那时的长江;那么,《再说长江》则从对长江的说与看,扩展到了思考,开阔到了 生态、人文、发展等多个领域,并以人为主体,以故事为核心构成了表现手法上的特色,从而 揭示出一个更广阔、更鲜活、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的新时代的新长江如果说,《再说长江》对于《话说长江》有了超越的话,那是因为有一个使长江发生巨大 变化的伟大时代作为大背景,有一个新时代的新长江展示了如此丰富的素材,有当前高科技时 代的电视技术手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有朝气蓬勃的新一代电视人成为了生力军,那么,这 个超越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

从一条大江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发展《话说长江》在 20 年前的推出,见证了中国 走向改革开放的时代20 年后《再说长江》的播出,则纪录了新世纪的中国现实,从历史的角 度来看,或许她也能够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见证 (中央电视台台长 赵化勇)前言前言2006 年 7 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和广大观众见面了这是继 20 年前《话说长江》 播出后,又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在荧屏上展示出了中国母亲河长江的最新影像《再说长江》的推出,是电视上对于《话说长江》的传承;但更重要的是,20 年后的长江 本身就有着应当再一次倾情讴歌的价值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的 20 多年,是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巨变时代而新时代的 长江,充分体现出了 20 年来中国在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文化等多元发展中的巨大变化 因此,体现 20 年来中国巨变就成为《再说长江》创作的一个贯穿全篇的主题长江,在 20 多年发展中,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域长江巨变的标志是: 上游的重庆直辖成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中游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主体竣 工;下游的长江三角洲高速发展和浦东开发,以及长江源头地区世界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 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横贯长江的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全面启动, 这些世纪工程见证了长江的巨变,也是 20 年前《话说长江》影像中所没有的崭新的内容。

在《再说长江》中反映变化,就是要以人、以事、以物来看变化,以现在与过去的对比来 讲变化尤其注重的是挖掘与思考长江巨变的缘由,从历史的纵深感和人文的传承性来看这个 巨变的深刻意义5应当说,《再说长江》由于拥有 20 年前《话说长江》留下的丰富的影像资源,这就提供了 一个进行视觉形象对比的优势这个对比直观地、有说服力地凸现出了长江的变化对于《话 说长江》中还没有出现的新的人、事、物,给以了重点的充分表达;对于《话说长江》中已经 表现的内容,通过对比看到了今日发生的变化;对于《话说长江》中典型的、象征性的细节, 有了延续性的表达,而形成一脉相承;对于《话说长江》中出现的重要的人文景观、典型人物, 在新的采访和纪录中,又形成了呼应与对比如果说,20 年来长江变了,那么,20 年后以电视方式“再说”的长江也要有新的变化这 个变化,实质上是创作观念的变化《话说长江》中更多的是注重了历史和人文景观,在那个 巨变刚刚开始的年代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而在《再说长江》中,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人也 就是说,长江的变化首先是长江两岸人的变化因此,《再说长江》首先确立的是以人为纪录主体的创作理念通过长江沿岸的普通人的 生活状态以及情感的变化,透视出大江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

而对于人的表现,首先是对于人 的真实的故事、情节、情感的表现,通过小故事反映大背景、大主题在《再说长江》中出现了人物和故事,但最打动人心的则是人的情感情感的力量是作品 产生魅力引起共鸣的基础纪录片中对那些出场人与千百万观众相通的情感的表述、纪录与抒 发,无疑是这部作品留在人们心中的一个深刻的印记在对于人、对于事、对于情的表达中,最根本的是:真实真实是《再说长江》的起点与 终点长江上的真人、真事、真情是这部作品的灵魂唯此才能再现出一条真实的长江运用 纪实的方式深入到江的深处、人的深处,纪录到“真实”的人与事,运用多元的叙述方式铺陈 出江与人所处时代的与社会的“真实”背景和信息,一个“真实”便使这部作品能够产生巨大 的的力量以人为主角,以故事为载体,以情感为核心,以真实为灵魂,是《再说长江》在创作上所 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20 年后在已经有了更高欣赏水准的电视受众群体中,相信这部作 品能够让人们接受,给人们感染,引起人们共鸣正在发生的变化,正在出现的事件、正在踊现的人物,作为长江最贴近时代、最贴近现实 的“新”的内容又使《再说长江》真实而清晰地体现出了时代的风貌,让一个焕发青春的、朝 气蓬勃的长江走到人们面前,把一个创造奇迹的新的时代、新的中国、新的长江留给了历史。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张长明)第一集第一集 大江巨变大江巨变20 年,历史中的短暂一瞬,对于世纪之交的长江,却充满沧海桑田的意味它的背后,是 一个巨变的中国这是 20 多年前一部史诗般的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中的影像,拍摄者将镜头对准中 国最长的河流长江,记录下与它有关的神奇自然、厚重人文和长江流域人们的生存状态1980 年代,一个将改变中国人生活的时代正在到来,时代变迁的急促脚步,成为《话说长江》中最 具历史张力的影像1983 年,《话说长江》播出,产生了一个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当年的报道这样描述: “每到星期天的晚上,数百万中国人便坐到电视机前,收看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系列节目 《话说长江》对于当年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次影像的盛宴,更为重要的是,这条巨大的河 流带给他们澎湃的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一个个难忘的画面,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时代印记6通过电视荧屏,中国人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流淌亿万年、养育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母亲河的真 实容颜这部长达 25 集的系列节目,来自 4000 多分钟的电影胶片素材鲜活的画面背后,是历时 整整一年的艰辛拍摄1981 年,一代电视人开始了这次盛况空前的拍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