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主要油料的储藏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1.87KB
约18页
文档ID:500309497
主要油料的储藏_第1页
1/18

iOV-主要油料的储上一层油菜籽I 大豆I 花生 I棉籽I 芝麻一、油菜籽(一)油菜籽的形态与分类油菜为十字花科的作物,主要产区是长江流域各省市,以及四川省的产量最 大它在农闲季节生长,不与其它粮食、经济作物争地、争劳力,生产周期短, 效益高,故广大农民都乐于种植油菜的种子称为油菜籽(又称菜籽),平均含 油量 35--42%,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油菜籽,呈球形,粒很小,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种皮色泽淡黄、深黄、 金黄、淡红、褐、紫黑、黑色等多种种皮上有网纹,黑色种皮的网纹明显种 皮上可见种脐,与种脐相反的一面有一条沟纹油菜籽脱去种皮即为胚,胚由两片肾形的子叶和胚根、胚茎、胚芽组成子 叶呈黄色,含有丰富的脂肪,每片子叶从中部折叠,故两片子叶看起来好象四片 两片子叶在种皮内的位置则是一片包在外,一片裹在内,在外的一片稍大稍厚 胚根,胚茎色泽略浅,胚芽不明显油葉籽种子的形态和构造根据植物特征,一般将油菜籽分为三种类 型:白菜型:南方的矮油菜或甜油菜及北方的 小油菜均属于此类生产周期短,含油量高 成熟后种皮有网纹结构,多为棕红色,褐色或 黑色芥菜型:亦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等成熟后种皮表面网纹粗,多为黄色、棕红色。

芥菜型种子含油率约30%,因有辛 辣味,油的食味较差甘蓝型:是近代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生长期长,角果长,籽粒大,产量高, 含油率一般达 40--45%种皮光滑,成熟后的种皮多为黑褐色其芥子甙含量比 白菜型低二)油菜籽储藏特性1、易吸湿发霉油菜籽皮薄肉嫩,胚部较大,蛋白质含量较高吸湿性强,在 85%相对湿度中, 水分可升高到 10%以上每年 5--6 月成熟,收获时正值梅雨季节,雨水多,湿 度大,如不能及时干燥,容易霉变油菜籽的霉变程度对品质影响大致如下:霉 变初期,种皮出现白色霉点,擦去霉点后皮色正常者,不影响出油率;种皮变白, 子叶仍保持淡黄者,也不明显影响出油率;种皮变白,子叶变红有酸味者,出油 率下降;如已结块,有酒味者,严重影响出油率;种皮破烂,子叶呈白粉状者, 则不出油2 、易发热生芽油菜籽吸湿返潮后,极易生芽油芽籽的胚成熟较早,氧化酶的活性高,呼 吸强度大,无明显的后熟期,在植株上就有发芽能力,故油菜籽吸湿返潮后即能 发芽吸湿后的油菜籽,也很容易发热霉变,其变化速度不是以天数计算,而是 以小时计算水分13%以上的油菜籽,往往无任何早期迹象,一夜之间温度即能 升高10°C以上,籽粒全部生霉变质,因此,农民把这种现象称为“一夜穷”。

油菜籽发热温度之高也是罕见的,其最高温度可达70--80C这是由于油菜籽 粒细小,孔隙度小,含油量高,热容量大,堆内湿热不易散发,而且发芽霉变所 产生的热量迅速积累在堆内的缘故油菜籽发热、霉变、生芽后,品质显著下降,出油率大幅降低,油的质量也 明显变劣,酸价增高,严重的不能食用因此,油菜籽除留作种子以外,一般不 作长期保管,大都入库后尽快榨油3、呼吸旺盛易生虫油菜籽的呼吸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较其它粮种呼吸作用旺盛,因此易生虫、 螨4、 堆内水分梯度小由于菜籽的吸湿强且速度快,所以堆内水分差较小,不论高水分仓囤(12%) 或是低水分仓囤(8.5%),经过高温季节后,通常上、中、下层的水分趋于平衡 一般均在 9%左右,其差值为 0.5%左右5、 酸价与含油量变化快油菜籽在储藏期间,酸价与含油量易于变化,酸价随储藏期的延长而增加, 含油量则随储藏期的延长而降低菜籽储藏4个月酸价从1.4 增加至于2.38, 含油量则由 41.55%降至 40.85%三)油菜籽储藏技术1、常规储藏常规储藏是油菜籽在正常情况下的常用储藏方法新收获的菜籽,应根据其 含水量及当时当地的气候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处理,以保证油菜籽的 安全储藏。

在菜籽的常规储藏中应注意干燥降水,分批堆垛和分级储藏等环节1)干燥降水干燥降水是油菜籽安全储藏的关键措施各地经验证明,油 菜籽的水分必须控制在 9%以下,才能安全度夏水分超过 10%,在高温季节就开 始结块,12%以上能霉变成饼因此,对高水分的油菜籽应抓紧时间干燥降水 降水的方法以日晒为主,烘干为辅油菜籽吸湿容易,散湿也快,晴天出晒,薄摊勤翻,一天可降水 5%左右, 而且不影响出油率和发芽率,降水后油菜籽的质量优于烘干的日晒时,应先将 晒场晒热,然后铺放油菜籽,在晒场未热前,避免“冷辅”,降水后也要避免热 入仓,以防造成上下层菜籽散湿不均匀,形成较明显的水分梯度,影响降水效果 及入库后的储藏稳定性有条件的地区,在不具备日晒的情况下,应及时烘干油菜籽虽然比较耐高 温,但烘干温度不宜太高,要根据各种烘干机的性能适当控制出口料温,否则温 度过高,甚至将籽粒烘焦,影响出油率因此,采用机械烘干降水时,应严格控 制回热的温度(一般热风温度不宜超过80—85°C),以免影响油菜籽的质量, 降低出油率对水分在 13%以上的油菜籽,可以烘干三次,第一次降水 6--8%, 第二次降水4--6%,第三次降水 3--4%,这样烘干能获得良好的降水效果,并保 持油菜籽质量。

无论晒干或烘干的油菜籽,都必须及时摊凉或通风使其充分冷却后才能入仓 储藏,否则堆内积聚的高温会使油菜籽胚芽部分的油溢出,附在籽粒表面,既不 利继续降水,又不利于籽粒内部的积热散发,往往导致料堆温度过高而促使脂肪 分解,降低出油率与发芽率只要烘干油菜籽时,掌握好烘干温度,而且烘后立 即冷却,对其含油量基本无影响,如表 12-4所示表12-4油菜籽烘干前后水分与含油量的变化仓别质量(万 kg)烘前烘后水分%含油量%水分%含油量%102号7011.237.437.937.28105号12.519.637.38.237.14(2)分批堆垛轮流入仓是降低入库油菜籽堆垛温度的有效措施其具体作法 是,将当天收购(或接收)的油菜籽分别装入数座仓房或数个堆垛,一次堆积的 高度不宜超过0.5—Im,隔2--3天后再继续装入油菜籽增加堆积高度,直到堆 成垛为止这样轮流入仓,由于每天入仓油菜籽的堆积低,散热快,有利于减少 堆内湿热的积聚,因而堆垛的温度比一次入仓更低据江西省波阳县和安微省全 椒县粮食局试验证明,分批堆垛储藏的油菜籽,其堆垛温度比一次入仓的低 4--5C,而且上、中、下层温度较为均匀,是在没有机械通风条件下降低油菜籽 堆垛原始温度的有效方法,如能在入仓后再及时翻动堆面通风散热,可以迅速将 堆垛温度降至与气温持平,缩短油菜籽受高温影响的时间,故有利于安全储藏并 能较好地保持质量。

3)分级储藏新入库的油菜籽,可根据水分的高低划分等级,分别进行处 理水分在9%以下的菜籽,适于较长期的保管,一般在 7 月底以前不致发热霉 变,可以陆续进厂加工,如为散装储存,堆高以1.8--2.5 米为宜;包装可码12 包高水分为 10--12%的菜籽,不能立即进厂加工,应加强检查只能作短期储存 1--2个月,应抓紧时机降水干燥,将水人降至9%以下,再进厂加工水分在 12% 以上的油菜籽属于危险油料,随时可发生发热、霉变、生芽,应尽快出晒或烘干, 或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如留作种用的,则应选择水分在 8%以下的油菜籽包 装堆放,堆高不超过 6 包,以利于品质保持4)压盖防潮是防止菜籽在储藏期吸湿的存放方法,常用麻袋进行压盖防 潮,其过程一般为在春季多雨季节,用干燥无虫的麻袋覆盖在菜籽堆表面,遇到 晴天及时将覆盖的麻袋取出晒干,待冷却后再覆盖在菜堆上如此反复盖袋、晒 袋,即可防止油菜籽吸收外界水分,保证上层油菜籽不吸湿返潮安徽省全椒县 和江西省波阳县粮食局经验证明,采用盖袋防潮的方法保管油菜籽,其水分比未 盖袋防潮的低 0.6--1%,有利于确保油菜籽安全储藏(见表 12-5)表12-5吸水防潮对油菜籽含水量的影响处理方法入库水分变化情况%杂 质%水 分%1个月 后2个月 后3个月 后5个月 后麻袋压盖2.28.38.38.38.48.5未压盖2.18.48.58.68.99.22、高水分油菜籽的应急储存油菜籽每年大都在 5 月底 6 月初收获,由于时间紧(收获太迟则角果开裂, 种子散落,造成损失,并影响下茬插秧),数量大,又正值梅雨季节,因此有时 不得不在雨中抢收。

抢收的油菜籽,水分大都在20%以上,如果不能立即干燥降 水,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处理储藏高水分油菜籽唯一有效的措施就是密闭,常用密闭方法有两种,一种称 磷化氢化学密闭,另一种是自然缺氧密闭实践证明,采用两种密闭方法处理高 水分油菜籽,虽然对品质略有下降,但可以保持油菜籽在 2--3 周内不发热、不 生芽、不霉烂,从而能赢得时间,等待时机,出仓曝晒因此,这种方法是连续 阴雨时的一种临时性的紧急抢救措施化学储藏法就是用塑料薄膜严格密封油菜籽堆,并在堆内施放适量的磷化铝 (施药9—12g/m3), —方面利用微生物与油菜籽本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堆内的氧 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最终达到缺氧状态;另一方面利用磷化铝释放的磷化 氢杀灭霉菌或抑制其繁育,以制止油菜籽发热、生芽和霉变,使已经发热的油菜 籽能迅速降低温度,已生芽的则会快速萎缩,停止生长,从而使油芽籽在 2--3 周内基本保持稳定状态采用化学储藏后,磷化氢气体 93%以上被油菜籽吸收, 其余的则被麻袋、水汽吸收,故油菜籽堆内的塑料薄膜内空间的磷化氢气体会迅 速消失磷化氢被油菜籽吸收后,能使菜油的含磷量增加,但却不以磷化氢的形 式存在,所以加工的油脂中并无残毒,经过碱炼、脱磷处理,这些磷化物可以除 去,因而不会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

自然缺氧储藏法是用塑料薄膜或大水缸、水泥池等容器严格密封油菜籽堆, 利用微生物与油菜籽本身呼吸作用消耗堆内的氧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最终达 到缺氧状态,以抑制油菜籽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制止油菜籽发热、生芽和霉变 采用自然缺氧储藏法储藏水分 20%的油菜籽,保管时间一般不宜超过 15 天;储 藏水分25%的,一般不宜超过 10 天;储藏水分30%的则不宜超过 7 天应用两种密闭方法储存高水分油菜籽时,其品质变化结果如表 12-6 所示表12-6高水分油菜籽(化学、缺氧)密闭品质变化比较密闭方法水分%用药 量g/m3密闭 天数含油量%酸价发芽率失 重%色泽气味试验、几 前试验 后试验、几 前试验 后试 验、八前试验 后磷化铝密 闭16.59121643.5543.932.532.5875570.24未 变略酒 味缺氧密闭15.681643.5543.832.532.7975480.49未变略酒 味上表说明,两种应急措施都有一定的效果,从品质指标的变化来看,化学密 闭要优于自然密闭,这可能是磷化氢具有杀菌作用的原因但表中高水分油菜籽 处理后含油量的增加,可能归功于处理后由于糖类物质的大量减少,使脂肪含量 相对增加所造成,而实际上,含油量是减少的。

因此,应急措施只能是应急短期 储存,并非长久之计,应抓紧时间,尽快干燥降水,转入常规储藏,才能确保安 全另外在油菜籽密闭储藏中还要注意:油菜籽密闭储藏能否持续有效,关键在于密闭程度因此,在密闭前要仔细 检查容器和塑料薄膜,如有裂缝和破洞,容器可用报纸糊封,薄膜可用粘合剂或 橡皮膏补好在密封过程中,要勤检查,发现新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