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林书院顾宪成顾宪成东林书院

Wo****B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50KB
约3页
文档ID:202408004
东林书院顾宪成顾宪成东林书院_第1页
1/3

东林书院顾宪成 顾宪成 东林书院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1956年10月由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1]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无锡官员李夔陪同著名学者杨时到无锡南门保安寺游览杨时见这里临伯渎港,前临清流,周围古木森天与郁郁葱葱的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是一个研究和传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便有意长期在此讲学李夔知道杨时的意思后,全力赞同,于是定此学社为“东林”,前后长达___年之久(1111年-1129年)杨时去世后,杨时的学生在无锡县城的东林书院所在地为他建了一祠堂——道南祠,取杨时学成南归时老师程颐对他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吾道南矣!”后来书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废杨时离开后,东林书院逐渐荒废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有僧人秋潭在原址上建东林庵,学舍被辟为东林庵百年后的明代,无锡人邵宝(1460—1527,号“二泉先生”)因幼年时曾在此读书,出仕后曾力图在原址修复东林书院,但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仍为学舍。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20__年全面修复,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等建筑顾宪成 [2]地理位置近10多年来,无锡市对东林学院又进行了不断的修复,成了家土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基地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区东侧东林广场旁(解放东路867号)人文历史传闻当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盟东林书院,聚众讲学东林书院会约仪式:每年一大会,或春或秋,临期酌定先半月遣帖启知每月一小会,除正月、六月、七月、十二月祁寒盛暑不举外,二月、八月,以仲丁之日为始,会各三日愿赴者至,不必遍启每会推一人为主,说“四书”一章此外,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凡在会中,各虚怀以听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

因此倾动朝野,海内一些抱道忤时的士大夫等都仰慕应和,闻风响附,皆以东林为归,学舍至不能容,一时盛况空前,成为江南人文荟萃的一大区会,又是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如今,这里不仅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而且还是当地文史馆成员的学术交流之地顾宪成第 3 页 共 3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