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族学人类学原着选读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38.50KB
约95页
文档ID:4908080
民族学人类学原着选读_第1页
1/95

民族学人类学原著选读,梅 军二00八年春,,,第一讲摩尔根及其著述简介摩尔根其人摩尔根著述概况,,,一、生平: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 ,1818—1881) “莫尔甘”,“摩尔根”与“莫尔甘” “戈迪乌斯绳结”文学社 ;“大易洛魁社” ;艾利·帕克 ;塞纳卡部落 ;鹰氏族(Hawk clan) ;“他牙道乌库”(Tayadawahkugh),摩尔根这个人,,,二、摩 尔 根 年 谱,,,摩 尔 根 年 谱,,,摩 尔 根 年 谱,,,摩 尔 根 年 谱,,,三、摩尔根的人类进化史态度/思想1、摩尔根相信,那时社会科学家已有充分的证据断言,人类一切部落,在野蛮社会以前都曾经有过蒙昧社会,因而,人类史可以依据其文明进程的阶段性,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人类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相同2、依据着这一“科学的断言” 摩尔根又相信,作为一为人类学家,他的使命是要回答几个问题:人是怎样度过已往这些一个又一个的时代的,而达到野蛮社会的高级状态的?野蛮人又是怎样经过类似的渐进而最后达到文明社会的?为什么别的部落和民族在进步的竞争中变成落伍者——有些进入了文明社会,有些停留在野蛮社会,而另有一些则停留在蒙昧社会?,,3、为了给这些问题找到答案,摩尔根说《古代社会》所要探讨的主要方面,是“四类事实”:(1)制度、发明与发现的历史;(2)政治形态,包括氏族、胞族和部落的演化;(3)家族制度中血婚制到中间过渡形态到专偶制的过渡;(4)财产的占有方面,占有欲望从无到有的演变过程。

四、摩尔根的进化思想与基督教 摩尔根的社会哲学具有一种特殊的双重性它是在自然史(包括天体演化史)启发下开拓出来的一种人类史视野,同时又是一部不同于自然史的文化进化学说 摩尔根在使社会的研究脱离上帝的支配的同时,采取的不单是一种自然史的做法,而夹杂了不少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观,因此,他的思想与进化论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在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摩尔根反对生物进化论的另一观点,既,人与动物同源、相互演化的观点,主张有独立的起源他认为进步并非是达尔文所说的“物竞天择”促成的,而是一个神圣的“规划”显现自身的力量的过程 在进化论和美国基督教北方长老会的双重影响下,摩尔根坚信人的心智一致性,从自然史的视野来探索人类治理自身的历史规律,试图从这个规律的把握中发现一种新哲学他的所有人类学论述,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摩尔根的主要著作如下:1.《易洛魁联盟》(League of the Hode –de-no-sau-nee,or the Iroquois,1851)2.《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Systems of Consanguinity and Affinity of the Human Family,1871)3.《古代社会》(Ancient Society,1877)4.《美洲土著的房屋与家庭生活》(Houses and House-life of the American Aborigines,1881),摩尔根著述概况,,,《易洛魁联盟》是一部接近现代民族志的描述性作品,它的理论解释体系奠基于某种进步精神之上。

与梅因的《古代法》一样,《易洛魁联盟》一书追寻的是一种古史的研究,而这部书的立论,深受英国哲学家格罗特对希腊的研究的影响格罗特在他的论著中已指出,希腊文明是从以家庭为基础的政体向城邦演化的结果在城邦出现以前,希腊存在着分离的家庭,这些到后来结合成群,变为胞族(gens)、联族(phratry)和部落(tribe)其中,胞族很重要,它既是亲属组织,也是政治单位,具有某些古老民主制度的影子,也不乏宗教精神在希腊人的政治演化过程中,以亲属制度为基础的民主群体,演变为独裁和暴君制度,到雅典时代又建立了一种高级的民主制度摩尔根的《易洛魁联盟》依据的历史演化线索,正是格罗特的这种政治体制演化史的精神《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长达600多页,其中200页为血亲和姻亲制度的列表摩尔根用这些表格来代表“关系体系”,或“亲属称谓体系”表格分三部分,分别代表三种体系中的亲属称谓正文实为对表格的评论,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欧洲与西亚民族的亲属制度,第二部分描述美洲引第安人的亲属制度,第三部分描述印度以东的亚洲和大洋州的亲属制度摩尔根认为,人类语言体系很多,但关系体系则只有两种,一种是“描述性的”(descriptive),一种是“分类性的”(classificatory)。

欧洲与西亚民族采纳的是“描述性的”亲属制度,而引第安人、亚洲人、马来人,则采纳“分类性的”亲属制度1871年,摩尔根带着他的新书访问伦敦,会见了梅因、麦克伦南、卢伯克、达尔文、赫胥黎等,受到了英国新人类学圈子的欢迎但麦克伦南开始对他展开批评,说他错误地以为原始人不认识母亲,而事实上,母子纽带的认识,一开始就存在与人类当中第二讲 《古代社会》一书之轮廓 一、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二、氏族制度的发展 三、家庭与婚姻的发展 四、财产的发展过程,,,摩尔根极端反对种族歧视,他热爱印第安人民,尊重他们的才能和成就他敢于与当时资产阶级历史学界和社会学界的“权威”作斗争,反驳他们的谬误观点 ——《古代社会》 之“摩尔根传略” (1977),,一、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在这部分摩尔根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他把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作为划分社会阶段的标志,一共划了7个阶段,即:1、低级蒙昧社会;2、中级蒙昧社会(鱼类食物和用火知识的获得);3、高级蒙昧社会(弓箭的发明);4、低级野蛮社会(制陶术的发明);5、中级野蛮社会(东半球始于动物饲养,西半球始于用灌溉法种植玉蜀黍等植物以及使用土坯和石头来从事建筑);6、高级野蛮社会(冶铁术的发明和铁器的使用);7、文明社会(标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

二、氏族制度的发展摩尔根认为,氏族组织给我们显示了人类的一种时代最古、流行最广的制度无论亚洲、欧洲、非洲、美洲、澳洲,其古代社会几乎一律采取这种政治方式氏族制度是社会赖以组织和维系的手段它开始于蒙昧阶段,经过野蛮阶段的三个时期,一直保留到政治社会建立时为止,它是古代社会的基础氏族制度的演变主要限于两个方面:第一,按照原始的规定,世系是由女性下传的,如易洛魁人那样;最后转变为由男人下传,如希腊氏族和罗马氏族那样第二,在原始阶段,氏族成员死后,其遗产由本氏族成员继承,后来改为由死者的同宗亲属继承,最后转变为由其子女继承这些改变看去似乎无关紧要,实际上却表现了社会状况的重大改变,同时也表现了长足的进步摩尔根关于氏族制度的讨论,得到了恩格斯的高度赞扬,恩格斯说:“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状况,全部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完全没有人知道……最后,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这一卓绝发现,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内部组织的典型形式揭示了出来摩尔根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在主要特点上发现和恢复了我们成文历史的这种史前的基础,并且在北美印第安人的血族团体中找到了一把解开古代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上那些极为重要而至今尚未解决的哑谜的钥匙。

三、家庭与婚姻的发展 摩尔根早在《人类家族的血亲与姻亲制度》一书中,就通过亲属称谓的探讨,叙述了家庭与婚姻的形式在《古代社会》中,他更加丰富和明确了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指出了家庭和婚姻在人类历史中依次的发展阶段:(1)血缘家庭,是从乱婚状态发展而来的第一种家庭形式,禁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允许直系与旁系兄弟姊妹之间的婚姻;(2)普那路亚家庭,几个姐妹共几个丈夫,或几个兄弟共几个妻子的集团婚姻;(3)对偶家庭,与相对固定的配偶同居,可随时离异;(4)父权制即一夫多妻制家庭;(5)“一夫一妻”制家庭摩尔根提出了财产的三种继承法: 第一种是在本氏族成员中分配财产; 第二种是在同宗亲属中分配财产; 第三种是由子女独享继承权 摩尔根认为这三种继承法分别与人类社会的三个阶段,即野蛮时代的低、中、高三阶段相适应他分析了财产由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的过程,说明只是在母系制转变为父系制,才开始出现了私有财产,父亲们才开始把自己的财产传给自己的子女 他最后指出,只要进步仍将是未来的规律,像它对于过去那样,那么单纯追求财富就不是人类的最终的命运了…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

政治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和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知识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形式上的复活四、财产的发展过程,,,摩尔根在临去世的那年(1881年)发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美洲土著居民的住房和居住生活》这本书介绍了美洲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怎样从简陋的窝棚、掩蔽所,经群居院落,逐步发展到单门独户的住宅该书实际上是《古代社会》的补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赞赏,《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利·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于1884年出版 恩格斯认为,《古代社会》是今日划时代的少数著作之一”,并说:“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四十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恩格斯甚至还说,摩尔根“还对现代社会提出了直接的共产主义要求”“用了只有卡尔·马克思才能用的字眼来谈论这一社会的未来的改造”对摩尔根《古代社会》观点的质疑,1.他把用火与捕鱼当作蒙昧低级与中级阶段的标志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人类一开始就知道用火,而捕鱼成为经济部门是新石器时代的事,2.他把制陶当作蒙昧与野蛮阶段之间的标志,而把没有制陶术的波里尼西亚人列入蒙昧阶段,实际上波里尼西亚人有很高的园艺技术,早已到达野蛮阶段。

3.他把炼铁术的发明作为野蛮与文明的分界线,实际上铁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分界的标志,而野蛮与文明的分界标志应是青铜4.关于“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不少学者认为这是误解了夏威夷人的情况,实际上夏威夷人早在18世纪时氏族制度已崩溃,从而接近了阶级制度和国家的大门另外,摩尔根也像其他进化论学者一样,把人类发展阶段的一致性归因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认为“人类的主要制度是由几个原始的思想胚芽发展成的”,它们的发展“早已被人类心智的天然逻辑所注定”在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时候,经济方面的论证也不够充分但是,尽管有这些缺点,并不影响摩尔根探讨社会发展规律主要点的正确性,也不能否认他是当时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学家第三讲《古代社会》对人类社会的原始组织探讨1、婚级组织2、氏族组织3、部落组织 4、部落联盟组织,,,摩尔根在序言前的两段话:“‘近代科学要求我们对人类和人类的成就进行细心透辟的研究,以证明我们人类之生存于地球上并不是从最高级开始,而是从最低级开始逐渐向高级上升的;以证明人类的能力经历过一段发展过程;以证明文明的全部要素,诸如生活技术、艺术、科学、语言、宗教和哲学等,都有是从人类心灵与外界大自然两者之间所进行的缓慢而艰苦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

’——威廉·德怀特·惠特尼:《东方学和语言学研究》第341页”,,“‘这些社会反映了我们数千代以前的祖先的精神面貌我们在肉体上和心灵上已经度过了与此相同的一些发展阶段,而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今天这个样子,正是由于曾经有过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劳动和他们的奋斗我们的文明奇迹乃是千千万万的人们无声无息孜孜努力的结果,就象英格兰的白垩山崖是由无数带石灰质壳的有孔虫合力造成的一样’——J·凯因斯博士,见《人类学》第1卷,第2期,第233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