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蒙牛和伊利挑战蒙牛和伊利一个企业的成功需要众多有利因素的促成,但总有那么一两种因素是决定性的先知先觉是其中一个先知先觉也可以理解为对行业未来的准确预测及对市场的卓越洞察三元、三鹿、光明是中国乳业的三大元老三鹿很早就把战略重心放在了中低端奶粉上,三元和光明一直致力于鲜奶的推广虽然这三家企业的战略重心各不相同,但他们选择各自的战略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他们都认为中国人要达到天天喝牛奶的地步还早得很但伊利和蒙牛没这么认为邓小平南巡讲话打开了中国创富的大门,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以罕见的速度提升从小被灌输的牛奶面包的富裕生活渴求逐渐发挥了作用,市场逐渐酝酿出巨大的潜在需求,伊利蒙牛先于别人洞察到了这个商机但是,鲜奶的保质期短成为其大规模推广的致命伤要想富,先修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乳企在全国开拓市场提供了条件,使得长途奔袭成为可能常温奶的推出成为中国乳业划时代的创新高速公路和常温奶为伊利蒙牛的崛起提供了必要条件郑俊怀、牛根生,这两位中国当代最优秀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为伊利蒙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条件他们的高瞻远瞩,对竞争的深刻洞悉,对社会资源的强大整合能力,以及突出的个人魅力,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伊利蒙牛非常默契的大打草原牌,成为其成功的催化剂市场经济、高速公路、常温奶、企业家、草原概念五大决定性因素促成了伊利蒙牛的巨大成功如果我们把这些因素继续归纳融合的话,那就是战略的成功,是深深根植于社会大背景的企业战略和竞争战略的成功今天,中国乳业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获得了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扶持,蒙牛伊利也成为行业领袖,持续引领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他们被奉为经典,让对手仰慕而又心寒,似乎他们已经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山,其它乳企只能在他们的阴影之下拼个你死我活事实并非如此草原双雄同时证明了一个营销真理:战略创新才是超越对手的唯一法门,战略机遇无时不在,在剧烈变化的中国市场更是如此三聚氰胺沉重打击了中国乳业,特别是蒙牛,同时遭遇了特仑苏和三聚氰胺两大危机,唯一保全的大企业三元和受损很小的光明却没能抓住这次绝佳的反击机会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经验告诉我们,每次遭遇行业性危机时都是某些企业战略突围的极佳机会三元光明错失良机,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但机会依然存在首先,牛奶市场比葡萄酒、饮料、休闲食品等行业的规模都大,其中任何一个分类如牛奶、酸奶、奶酪、乳饮料都可单独作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存在,据说日本的乳酸菌饮料养乐多的年销售额就已经超百亿。
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市场,不可能由两家企业分享,假以时日,必然还会出现几家能与蒙牛伊利抗衡的大品牌光明虽然有希望,但如果不进行战略调整的话,看来难度有点太大以现在的三元来讲,基本没戏包括新希望,这些企业都算是二级阵营的大品牌,但与蒙牛伊利的差距还大的很,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但他们同时也是最有希望入主一线的品牌,只不过必须过了战略创新这一关其次,中国市场的牛奶普及率尚很低,即使在城市里还有大部分的人早晨不喝牛奶酸奶和乳饮料的普及率就更低了这就为二线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再次,中国乳业的发展模式其实是不太科学的,所有企业都是品牌运营、产品生产、原料供应都由自己完成,社会分工尚未形成借鉴其它行业供产销分开的模式,中国乳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分工是必然要走的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即使强如蒙牛伊利,身兼数职,资源大大分散,在市场上投入的精力必然大受影响如果哪些企业能够率先走出这一步,专注于市场运营,另外一些企业专注于大规模奶牛养殖,不同价值环节上新的巨星级品牌的出现是可能的当然,所谓的战略创新并非易事,需要企业具备足量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一方面需要自己修炼,一方面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战略创新是有倾向性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侧重。
如光明和三元应进行以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为核心的竞争战略创新,新希望等企业应进行整体运营战略的创新,不管企业规模大小,围绕着竞争战略和运营战略开展整合品牌传播策略的创新又是必须的战略创新要从当下及未来五年内中国乳业的核心点来开展很多企业也都很注重战略创新,但始终停留在竞争的表面,没能触及到竞争的根本,所以成效不大如果说战术创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运气的话,那么战略创新是地地道道的营销科学,是不能带有半点侥幸心理的必须深刻的研究行业规律、市场规律、竞争规律,必须深刻洞察当下中国社会的大趋势,大背景,必须恪守“整合、借力”的大营销思想,为企业设计一个驱动装置,设计一个能为企业带来高速运转的强大能量来源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不要等机会,不要等对手失误,要把生存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更不要活在经验里出不来,要放眼全球,放眼各个行业,吸纳百家之长,大胆借鉴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在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管做任何事,都从经验那里要方法,这是思想固化的表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验主义害死人在全国白酒企业沉浸在历史中不能自拔时,毫无行业经验的金六福却抓住了白酒文化的最核心,抛开历史,大胆创新,把竞争战略根植于五千年中国文化,根植于当下社会大背景,一举进入全国前三。
在全世界电脑企业都采取经销制的模式时,年轻的戴尔不与对手拼技术和价格,大胆实施了直销的全新服务战略,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家都认为实战经验不足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彻底灭了刘蜀的元气,埋下其灭亡的种子要想设计出高人一筹的战略,必须抬起头来,多看看多学学,多研究研究行业里那点东西对手都明白,谨守行业里那点经验,最后谁都无法甩开谁,产品同质化,渠道同质化,广告同质化,一切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一定会导致失败,但也很难在竞争中获胜最后只能看谁钱多,本来诡异莫测的竞争成了资金实力的单方面较量当然,任何战略创新都必须把产品放在第一位,产品才是战略执行的最根本环节大家都知道蒙牛的营销厉害,但蒙牛的成功是建立在强大的产品力基础上的,从闪蒸技术,到酸酸乳、特仑苏、未来星都无可匹敌,伊利在大多数单品较量上处于下风,就是因为产品力不如蒙牛强苹果被称为品牌宗教化最成功的企业,但大家难道敢于否认它的产品力是行业里最强的吗?我相信没人否认当然,产品力仅仅是战略执行的核心部分,并不是战略,你不能指望依靠优异的产品最终获胜(我在这里只是强调一下产品的根源性地位,战略创新是重要的,产品创新同样重要) 三元和光明的产品力都比伊利强,但他们却都落后于伊利。
原因出在战略上黑人牙膏的产品力是非常强大的,甚至优于高露洁和佳洁士,但大家公认的行业领袖是高露洁和佳洁士,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黑人牙膏太依赖产品,而缺乏优秀战略的引导,缺乏源源不断的强大竞争能量另外,优秀的战略一定是犀利的,市场不喜欢文弱的企业,各个行业的领袖企业都具有霸气强悍的气质,蒙牛如此,利乐如此,英特尔、苹果、宝马奔驰、皇明、雀巢、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高露洁、安利、宝洁、壳牌、IBM、微软、茅台、五粮液、娃哈哈、康师傅、王老吉、三星、耐克、阿迪达斯等莫不如此犀利者生存是竞争的规律之一,违背了这一原则,必然受到市场的惩罚消费者很难相信一个不具备冠军相的企业能成为冠军只有构建起霸气十足的战略体系,才能最终成为冠军中国乳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巨大的发展空间孕育着无数的战略机遇,围绕着战略创新构建全新的竞争体系,借助战略的能量供给,整合社会资源,强化企业的综合实力,才能最终胜出我们非常期待有让市场震撼的新战略出现,我们期待蒙牛伊利被挑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