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休觅彩衣轻 莫羡紫罗囊——赏析杜甫劝子宗武读书诗两首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64.56KB
约3页
文档ID:1736209
休觅彩衣轻 莫羡紫罗囊——赏析杜甫劝子宗武读书诗两首_第1页
1/3

中 垡 活 页 文 选 ● 教 师 版 休觅彩衣轻莫羡紫罗囊 赏析杜甫劝子宗武读书诗两首 口袁广利(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历史上最著名 的诗人之一,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被人们尊奉为“诗圣”元稹在《杜甫墓志铭》中说 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至少在现实主义 诗歌创作领域无人能与之匹敌杜甫是一位悲苦 半生终不改其志的爱国诗人,一位热肠叹遍民生 疾苦、秃笔写尽历史沧桑的硬骨文人,·位永垂 汗青的不朽诗人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诗多涉笔社 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 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 同情人民,虽历经磨难,却用枯瘦的手去蘸起人 民像墨汁一样的浓黑的悲哀.来记录盛唐这个伟 大的时代如何走向没落,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 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见识了一位“无 论穷达都要兼济天下”的伟大诗人 细细品读杜甫的诗歌.在感慨诗人的崇高 伟大之余,还能感受到诗人的柔情.这就是他 晚年劝子读书的两首五言排律《宗武生日》和 《又示宗武》,这里有杜甫对儿子的呵护、关爱 和期望 宗武生日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又示宗武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宗武生日》一诗当作于大历元年(766),宗 武当时l3岁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高秋, 深秋之意,言明当此深秋之时是儿子宗武的坠地 之日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都邑指京城、京 都,也可以是城市的泛称杜甫到夔州之前,在成 都居住了五年,据此,都邑当指成都宗武在成都 应有诗篇“出炉”,且受到成都人的赞许,犹如新 莺初啼,小荷才露年近半百的杜甫当是且喜且 忧的,喜的是宗武或许能继承家学,忧的是尚幼 的宗武不努力学习最终难成气候于是就有了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 彩衣轻”四句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两句,是杜甫对 儿子宗武的谆谆告诫足见他期望宗武继承家 学也作诗人杜甫曾以“吾祖诗冠古”自傲这里 的“祖”,当指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据载,杜审言 少年时即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一起被人称为 “文章四友”他与较晚些的宋之问、沈俭期齐 名,是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基者之一。

且是武则天 较为欣赏的一位诗人所以杜甫就说了:“诗学 是我家千古不朽的盛事,我们要世代传承,代代 不已紧接着杜甫对儿子提出了更具体的要 求:“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文选》理” 指的是《昭明文选》的文理彩衣”用老莱子孝 顺父母的典故老莱子是《二十四孝》里的人物, 春秋时期楚国隐土,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 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 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 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 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 子哭,二老大笑这里杜甫说你要精通《文选》, 继承家学.那样才能让双亲感到高兴,不必学老 莱子身穿彩衣在双亲身边嬉戏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流霞分片片,涓 滴就徐倾凋瘵:疾病)杜甫在夔州期间,健 康情况越来越坏,疟疾、肺病、风痹等不断缠绕 他筵初秩,《诗经》:“宾之初筵,左右秩秩古 代举行大射礼时,宾客初进门,登堂入室,叫初 筵后泛指宴饮流霞,神话中的仙酒名片片, 形容数量小徐倾,慢慢地饮酒这四句写的是 在宗武一次敬酒的时候,杜甫歪斜着身子带病 饮酒,流霞似的仙浆倒进杯子,作者只能一滴一 滴地慢慢饮用 《宗武生日》诗中杜甫以面命之语,殷切勉励 儿子追思怀远,继承家学,也写出了诗人在家宴 上强打精神、带病饮酒的情状。

《又示宗武》当作于大历三年(768),宗武当 时l5岁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觅句,指作 诗知律,指懂得诗的格律这里杜甫告诫儿子作 近体诗必须先知诗律,还必须用事准确,摊书满 床,事事核实,不单凭记忆,这也许是做诗家的基 础所在吧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青玉案,古时珍 贵食器张衡在《四愁诗》中曾以青玉案作为回报 君子的赠品后因以青玉案作为答诗的典故此 泛指古诗紫罗囊,古时玩具东晋谢玄好佩戴紫 罗香囊,被其叔谢安烧掉此以谢玄比宗武,告诫 宗武,你已试着吟诵古人诗歌,而不要羡慕谢玄 少时佩戴紫罗囊.切莫玩物丧志 “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抽空可陪我喝 一点酒,明年你就长得同我一样高了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经术,指经学儒 术这里是勉励已经爱上了诗文的儿子,务须谙 熟经术之道据此看来,杜甫认为精《文选》、饱经 术当属做诗家的根本所在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 者得升堂十五”句,暗指孔子“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的话,又切指宗武年龄三千”句,用孔子 有弟子三千事这里引用这个典故以引起下 文,激励宗武求学0曾参,孔子人室弟子,以孝著 称,相传《大学》一书为他所作游夏,子游、子夏 二人的合称,均系孔子的入室弟子。

子游擅长文 学子夏曾说过“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 话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是由子夏 传授下来的升堂,喻学问已入门径孔子有弟 子三千人,升堂入室者七十余人这里勉励宗武 上进此四句言:你十五岁的男儿应当笃志求 学,要立志跻身于孔门弟子之行你要效法曾 参、子游、子夏诸多先贤,须知自古以来的贤达 之士方可升堂入室 《又示宗武》一诗通章专写训子之意,勉励宗 武立志效法先贤之行,从中可以窥见杜甫的教育 思想 杜宗武在诗歌史上的成就当然远在其父之 下,但那也是“诗圣”的光芒太盛之故史载:杜甫 的儿子杜宗武写诗给阮兵曹看兵曹看完之后派 人送了一具石斧给他宗武分析,“斧”是“父”加 上“斤”,认为对方的意思是要他把诗歌给其父亲 加以修改兵曹听后,说,不对,我的意思是让你 砍断双手,“此手若存,则天下诗名又在杜家矣” 由此可见杜宗武诗艺之精,诗歌之妙 《宗武生日》和《又示宗武》这两首著名的教 子读书诗,杜甫以平实质朴的语言托出了一颗滚 教 材 ● 拓 展 由 华 鋈 文 攀 教 师 版 烫的丹心: “休觅彩衣轻”,从杜甫那拳拳爱心中,我们 读出了一种穿透万物的洞察力; “欹斜坐不成”.从杜甫那赢弱的身影中,我 们读出了一种至死不渝的赤诚; “莫羡紫罗囊”,从杜甫那谆谆告诫中,我们 读出了一种广泛深沉的忧思; “达者得升堂”,从杜甫那殷殷关怀中,我们 读出了一种兼济天下的壮志。

杜甫,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瑰丽、 永久的一道光芒走进杜甫,就像走近一座大山, 他投出的目光深邃而冷峻而杜甫的这两首教子 读书诗,读来却又让人感到亲切温暖,促人奋发 他以年老多病的自己和青春年少的儿子作对比, 以勤奋好学、通晓儒术的孔门弟子做榜样,在肯 定优点的基础上谆谆告诫儿子“休觅彩衣轻”“莫 羡紫罗囊”,这对我们今天的子女教育也是一个 很好的启示 参考资料: 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 版社 千万不要忘了诗人黄药眠 《祖国山川颂》拓展阅读 口王珂 拓展视角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 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 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原为歌颂神 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 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黄药眠的这篇《祖国山川颂》,以“祖国”为歌 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 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 时空的界限,任由思绪自由飞翔,任凭情感尽情 抒发虽是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的铺叙.但不 乏诗歌般的优美与激情 下面这篇文章是关于诗人黄药眠的诗作的 介绍和品评,透过这些文字,我们看到的是革命 者、诗人黄药眠的爱国情怀。

拓展目标 深入了解作者情感及人生经历 (顾咏梅) 我在1928年7月10日《创造月刊》第一卷第 十二期上读到了他的《五月歌》,这首诗与他此前 的柔美纯静诗风截然不同他如诗中写的那样已 参加了革命.并且在1928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大家丢开了书本齐集在昏沉沉的古代城门,/在 黄尘滚滚的城i'19b,他们宣誓,他们排成行,/个个 青年都手执着旗帜,要把官僚打倒读这首诗,读 出的是一位革命鼓动者和劳动大众的代言人,想 到的是雪莱在《诗辩》中的另一段话:“一个伟大的 民族觉醒起来,要对思想和制度进行一番有益的 改革,而诗便是最为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