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满分作文20篇汇总26页

408037****qq.com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09.33KB
约35页
文档ID:237567645
高考满分作文20篇汇总26页_第1页
1/35

全国卷 I 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奖惩之后2016 年高考满分作文20 篇汇总( 一) 2016 全国卷 I 高考满分作文: 成绩如叶, 勿一叶障目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 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 98 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 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 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 分被赏一个吻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但在唯分数论的大语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

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比如在评价教师 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同样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 ,才有地沟油、 毒奶粉、 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再如,过分注重GDP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太看重利益成绩单而导致的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不能光看到数值而看不到全面与整体,而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叶障目。

(二) 2016 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差别待遇赞扬与责骂的差别在哪儿? 对于小明来说,是一百分与九十八分间的毫厘对于小亮来说,是及格与不及格间的跨越看似的差别待遇毫无道理 ,仔细思索却能悟出其间的合理如他人言、人生来不平等,自呱呱坠地时起,每一个生命便是一个独自的个体,有着其属于自身的优劣与价值,生而如此,又怎能以一条统一的刻线,单薄的规矩丈量一个个鲜活而独立的生命呢 ? 千年前,圣人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弟子三千人,有富可敌国的巨贾,有位极人臣的政客,形形色色不一而是,而孔子,则成为后世称赞景仰的伟大教育家,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扬其长补其短,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待遇”,才使得每个人都得尽展其能,各得其所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既不能缺少轰隆雷鸣的马达,也不能松懈默默无名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能对于小亮而言,九十分是他永无无法企及的高度,及格便是其尽其所能的结果,若是我们只是用统的标杆来评价不一样的人,那世间将会埋没多少奇能与怪材! 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 正如航天器的研发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而汪洋恣意的书画只求神形俱备即可; 正如廉颇以身经百战显赫战绩位列上将,蔺相如以如莲巧舌精巧说辞为上卿 ;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位位能人以食物铺写精致,我在故官修文物中一双双巧手以古物刻写精华各行各业,各得其所,差别待遇而实现整体的共赢! 由此观之,作为肩负向国家与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的学校,更应抛弃条条框框,拼弃墨守成规之道,改革创新,因材施教,用一把把不同的刻刀,雕琢出每一个莘莘学子的独特光华,以不同的标准, 相同的诚意, 培养出各取所长的栋梁之材!差别的待遇,相同的匠心; 不同的准则,同样的期许。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而我,愿养我浩然之气,展我独特风采! “差别待遇”不差别! 名师点评:这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考场标杆佳作本文以素材丰富、结构圆融、论证严谨而被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1. 层层深入,结构圆融这是一篇满分标杆作文,文章层次分明,论据充分,说服力强首先,作者分析漫画,思考差别待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接着,作者结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差别对待的重要性,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观点: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故内容评为一类上2. 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文章在论证观点时,大量采用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材料丰富,事例典型,显示出作者比较丰富的写作积淀成功诀窍:层层深入材料丰富【得分】60 分(三)2016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这一则漫画是一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对比先拿满分后拿 98 分的孩子先后收获了香吻和一个耳光,而先拿 55 分后拿61 分的孩子则先后得了一个耳光和一个香吻从这两个孩子的境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有意无意抱有的一种心态:追求卓越、积极进取, 否认失误和退步,哪怕这个 “失误” 仅仅两分。

努力进步当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画中的第二个孩子,他从不及格到达到及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质变和成就攀登虽艰辛,而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是徘徊在山脚下的人无法享受的然而,从100 分到 98 分就是应当受到指责的堕落吗?并不是 98 分依然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好成绩,98 分和 100分同属于优秀水准从100 分到 55 分才是应当警醒的堕落依然优秀的第一个孩子被对待的态度落差如此之大,连我亦不禁感到委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极端精英教育,向往着“高处不胜寒”从“虎妈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横扫千人”的高考 标语,人人的神经成了一张绷紧的弓,生怕遭受横飞而来的一记耳光可是,有一句亘古朴实的真理是“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我们心心念念“直挂云帆济沧海”,却忘了挫折与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态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

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而我们,当然应该给第一个孩子以鼓励和支持,不是必须得到满分才是优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汹涌起伏能淹没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这两分的差距中弥补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满分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获前行的勇气和动力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该生的“规定动作”做得十分到位:紧扣漫画的关键内容与寓意展开写作,符合题意; 题好文一半,其所拟题目与其他考生相形,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即题目有辨异性; 起段三言两语,导入简洁,入题快; 第二三段分别评述漫画中的分数及其产生此一现象的社会背景,如果说第二段是围绕“点”来展开,那么第三段就是围绕“面”来展开,第四段则是围绕“理”来展开,角度斑斓,内容充实,逻辑( 台阶术 ) 严密 ; 第五六七段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文势壮又能以理服人该生的“自选动作”也同样做得十分到位比如“立意高远”作文以哲理立意,难度系数高,区分度自然也高; 辩证思维亦颇具特色,论证扎实、理性、稳健; 论述相当集中,从题目至结尾绝无蔓笔,析题切题扣题点题,一以贯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本文所用的 “古人说” 妥帖, 所用的 “波浪说”无可辩驳,所用的“企鹅说”新颖、生动、精当、有情趣此外,该生的“情文并茂”能力、“孟辩素养”(孟子式的辩论素养 ) 也值得点赞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副教授佘作章) (四) 2016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唯分数论”之殇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考生的心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的 口号 虽喊得震天响, 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且说100 分与 98 分有何显著差别 ?区区两分便能评定孩子素质高下吗?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不合情理再看那从55 分进步到 61 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孩子若拼尽全力考得55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从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定论”的蛊惑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 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

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 不以分数论成败, 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 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 ?”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圭臬 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 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 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 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从现在、从身边做起,拒以分数论成败,还孩子健康成长之蓝天点评:本文亮点有五:一是观点鲜明作者一开始就抓住漫画中的巴掌和吻,引出其共同特征,家庭教育中的唯分数论。

然后指出这种“唯分数论”要不得,它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思想深刻作者认为产生唯分数论的原因是应试教育,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偏离了求知的本质,影响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三是辩证思考作者不是一味否定分数的作用指出在当今中国,选拔人才的途径仍然需要考试分数,只是不能只看分数,要多角度评价四是善于比较作者抓住漫画中的分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问题认为进退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即使低分,也是努力的结果,素质与分数不能完全等同并用我国的现状与欧美教育进行比较,认为要顺其自然,尊重天性五是语言简洁准确全文没有多余的话,简洁流畅,恰到好处用词准确,如“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不应苛责”等,都能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 佛山市第一中学教师李存仁) (五) 2016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进步与退步在第一幅漫画中, 前一位小孩因考得100 分而获得了家长的亲吻,后一位则因为拿了不及格的55 分而被家长打了一巴掌然而在第二幅图中,曾获100 分的小孩因只得了98 分而被惩罚,后一位不及格的小孩因为进步得了61 分而受奖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