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现代文学史内容部分简答论述提纲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76KB
约12页
文档ID:531725992
中国现代文学史内容部分简答论述提纲_第1页
1/12

  1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2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二、不同点,略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3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主要有《阿Q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

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   4 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变态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  文学史上的意义:《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具有现代意味  5 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阿Q正传》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思想上成就之一:小说通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

阿Q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因此,阿Q是一个“现代的我们的国人的灵魂”  思想成就之二:提出了农民问题,即农民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和他们缺乏民主主义觉悟的矛盾小说通过阿Q的悲剧,在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  艺术成就: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剧性遭遇和喜剧性格,形成小说悲喜剧交融的特色  6 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作品通过这三个妇女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妇女的问题:祥林嫂等的悲剧都是封建社会、礼教造成的,因此妇女解放必须反封建作品也表现祥林嫂和爱姑都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她们的反抗缺乏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启示人们: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作品通过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个性解放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 7 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1、小说集《彷徨》中,涓生(《伤逝》)、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就楼上》)是基本属于同一种类的知识分子。

他们都是新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近现代思潮影响2、涓生为自己爱的权利而勇敢奋斗;魏连殳被人说成是“一个可怕的新党”,常在报刊上“发些没顾忌的议论”;吕纬甫年轻时敏捷精悍认真,敢于在小城封建迷信思想深重的氛围中破坏神像但是他们的反抗都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封建传统思想和习惯力量的根深蒂固,因此觉醒者受到的压迫是深重的  觉醒者自身的思想局限性和性格弱点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中国近代新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悲剧,提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表明了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正确道路,应别寻新路  8 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一: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2、白描手法,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  艺术特色二:艺术多姿多彩刺手法为主的喜剧作品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成分  艺术特色三:注意典型环境的勾勒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浓郁的浙东地方风光和民俗民情,使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最早的乡土文学  艺术特色四:结构形式丰富多样。

小说多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一个或几个生活场景、片段连缀而成;或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顺序为主,也有倒叙;多为单线发展,也有两条线索的交叉叠合;体式有日记体、随笔体、章回体、速写等多种;  艺术特色五:以口语为基础,吸取有生命的古代语言,具有简洁、生动的特点  9 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呐喊》《彷徨》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表现在:  一、思想方面:它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深入地状写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  二、《呐喊》《彷徨》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作者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中创作方法的源头,革新了中国短篇小说的结构形式  10 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    一、批判性(战斗性)  二、深刻性  11 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  鲁迅后期杂文在思想内容上的特点:  一、政治斗争和时评的文字增多了二、对旧中国社会、文明进行了更广泛的批判,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和半殖民地都市种种病态心理现象也予以深刻剖析  三、后期杂文更为深刻有力,表现在:把历史批判和现实批判相结合。

  四、后期杂文表现出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2 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一、形象性  二、抒情性  三、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不合理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  四、杂文文体多样,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其风格也多姿多彩结构严谨论证严密;三言两语,尖锐锋利但多样而又统一,作为鲁迅杂文主要风格的,是切实锋利,精练泼辣,似匕首投枪  五、语言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常有包含深刻哲理的警句好用反语,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充满幽默感  13 简析《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  小说塑造了各类古人形象: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如 《补天》中的女娲,《奔月》中的后羿历史是上“中国的脊梁”,如《理水》中的大禹,《非攻》中的墨子复仇英雄形象,如《铸剑》中的复仇英雄眉间尺和宴之敖讽刺性的人物,如《出关》的老子,《起死》中庄子  14 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  一、《野草》的较多篇什,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等情绪,但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追求、牺牲精神  二、《野草》重点在袒露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彷徨,展示了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等等痛苦而激烈的内心矛盾,更显示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三、以辛辣的讽刺针砭圆滑的处世哲学、无聊的围观等病态心理以及黑暗丑恶的社会世态,或以沉痛的笔刻画群众的冷漠麻木  15 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  1、《野草》的多数篇什在艺术上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又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2、艺术构思奇特,写梦境的作品有9篇,创造了许多非现实性的形象和境界:如影和人的告别3、《野草》的艺术境界奇幻、神秘,但表现的是现实性的内容4、《野草》的语言精致形象,饱含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16 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描叙了作者从童年到壮年时期的某些生活片段,具有传记意义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副副世态图和风俗画贯穿全书的,是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对封建教育、道德、顽固派的批判展示了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某些历史真实,揭示了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艺术特色:十分注意人物刻画作者运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17 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女神》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的思想内容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二、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

  三、爱国情思的抒发从《女神》中的《炉中煤》的年轻女郎,《凤凰涅磐》中更生的凤凰等形象,不难看出诗人对于祖国的深沉眷念与无限热爱  18 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  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旧世界的叛逆精神创作特色是主情主义,这种主情主义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的,是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如《残春》就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历史小说在郭沫若的小说创作中占有一个特别的位置他们帮助读者明善恶之分,知兴亡之理  19 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主要特色有: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槃》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  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  20 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不足  郭沫若的《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这就是它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一、思想内容上《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二、在艺术上,《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女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它强烈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重要影响三、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它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不足之处:他把形式的自由强调到绝端的地步,造成有的诗一泻无遗,有的诗过于散文化有的诗用语造句属于生造,还夹入一些欧化语法  21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主要艺术特色与风格有: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简素质朴,庄谐并出含蓄耐读的“简单味”,有一种寓庄于谐、寓谐于庄。

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22 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  《倪焕之》是叶圣陶惟一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倪焕之形象的塑造,比较完整地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