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先师筚路后评史省略典兼谈二十五史专书辞典丛书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31.46KB
约3页
文档ID:46426558
先师筚路后评史省略典兼谈二十五史专书辞典丛书_第1页
1/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年第!期先师华路著史于前,今贤条释编辑于后一一评《史记辞典》《三国志辞典》,兼谈《二十五史专书辞典丛书》的编辑出版曹书杰产“正史”自《史记》至《清史稿》凡!∀部#不含《新元史》∃,其卷恢浩繁,多达%∀ &卷,通贯往古,记年千,影响深远,扬播中外,资料丰富,含概万象古今注疏传说、校补考证者颇多,阅读研 习、披览借鉴者尤 多,近年来各种精选本、选译本、全译本层 出今又有山东教育出版社依托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组织全 国专家学者编纂出版 的《二十五史 专书辞典丛书》,创造了正史 整理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角度,也为人们解决在阅读、研究正史时遇到 的各种问题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提供了一部大型百科词 书《二十五 史 专书辞典丛 书》筹 议于??& 年,共分《史记 辞典》、《汉书辞典》、《后 汉书辞典》、《三 国志辞典》、《晋书辞典》、《南朝五史辞典》#包括《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和《南史》∃、《北朝五史辞典》#包括《魏书》、# # ∋匕齐书》、《周书》、《隋书》和《北史》 ∃、# #新旧唐书辞典》、《新旧五代史辞典》、《宋史辞典》、《辽 金史辞典》、《元史辞典》、《明 史辞典》、《清史稿辞典》等(」个 分 姗。

经 ? )年筹划、编纂,现已有中国历史文献研 究会副会长、杭州大学仓修良教授主编的《史记辞典》、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首任会长、华中师大张舜徽教授生前主编的《三 国志辞典》两分册出版行世另外,仓修良教授·∋∋·主编的《汉书辞典》、张舜徽教授主编的《后汉书辞典》也即将出版,其它&个分册也将由 山东教育出版社在几年内相继出版《史记辞典》、《三国志辞典》两分册的出版问世,引起学术界、文化出版界、新闻界的极大关注,新华社等国内多家报刊、电台相继发专稿介绍,学术界的评论文章也有发表仅就已出版的两 个分册来看,其大致有如下几个方 面的特点∗一、规模浩伟,气魄宏大《史记辞典》收词?+ & ) )余条,?& ∀万字,其文字量大大超过 了《史记》的原文,与中华书局校点本的文字量#空行不计∃大致相当《三 国志辞典》收词? &) ) )余条,?+ )万字,其文字量也远远超过 了《三国志》原文和裴松之 注文,其它各分册一般应 多于这两分册的字数据而统计,? ∋册合计大约收词在 )万条左右,总字数在 )) )万字左右其收词和文字量,是新版《辞源》的倍,也约是《中国历史大辞典》的∋倍多,是 中国现今仅亚于《汉语大词典》的第二大百科词书,其工 程规模,不 可谓不浩伟,《汉语大词典》乃依靠国家的大力资助完成,而 是书仅依靠一家出版社和 一个民间学术团体的力量来完成,没用国家一分钱,没有任何一级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其有关人员的气魄,不可谓不 宏大。

又二、选词广泛,百科并举《二十五史专书辞典丛 书》以中华书 局新校 点本为据,选词 不局限 于正史原文,也包括后附各家注文,如已出版的《史记辞典》的收词范围,包括裴胭‘集解》、司马 贞《索隐》、张守节《正义》,《三 国志辞 典》包括裴松之注文,其它如《汉书辞典》包括颜师古注文,《后汉书辞典》包括李贤等注 文,《新旧五代史辞典》包括清四库馆的注文等,所收词 目包括人名、地名#含古国、都邑、山川、泽蔽、关隘、水利工程、宫阁亭台、道路等∃、部族、文献、典制、职官、历史事件、成语典故、农牧矿产、天文历算、医药科技、音乐艺术等各类专用名词术语和疑难语词,是 一部名符其 实的百科词典三、释义简明准 确,方法因类互别是书的编辑充分考虑到 不同 文化层 次、各类读者对象的需要,释义在力求简明通俗的基础上,能注意吸收古今的研究成果,基本做到 了科学准确语言简炼明确,通俗易懂,行文不铺不略,恰到好处即可满足 一般读者的需要,也可供专业研 究者参考根据 词 目的类型特点,释词 的方法也互有区别今其择语词、人名、地名、职官、文献、成语典故等要类,概述其释词的特点和 方法 (∃语词的释义特点和方法语 词只限于原文中的疑难词,即有单音词,又有复音词,即有实词,也有虚词,汉语中的每一字词,都有多种含义,但在特定 的上下文语言环境中,其含义则是固定的。

是书为专书辞典,故仅释其在本书出现的特定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含 义,复 征引原文−如同一 记号在本书不 同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不同,则分项训释,用?、?⋯ ⋯加以区别∀人名的释词特点和方法人名包括人物的本名和各种别名、别称,一 般以本名立为正 目,别名、别称立为参见条,无本名者则以所见的别名、别称立为正 目每一人名,先括注其生卒年无者略∀,并用一 语概言其时代和性质,如“东汉末宦官”、“三国时魏将领”、“东汉末官吏”、“两晋初大臣”等,复述其字号、籍贯、血缘姻属、仕官履历、生平梗概、主要事迹及著述、封谧等#∃ ∀地名的释词特点和方法地名问题最为繁杂,含属也较多#每一地名先明其性质或政区级别,性质如%“山名”、“水名”、“古地名”、“都邑名”、“城邑名”、“聚落名”、“江名”、“城门名”、“古道名”、“关隘名”之类,政区级别如%“县名气“郡名”、“国名”之类,皆以一 词定其性复述其置、撤、并、改 的时代沿革、地理位 置和有关事件等如%‘&许】?⋯⋯∋· · 一春秋许国,秦改置 县东汉末,曹操迎献帝都此,称许都三国魏改为许昌,为其五都之一,故称 许昌宫或许 城#故治在今河南许 昌西南见《三 国志辞典》∀述其沿革变化止于各正史的时代。

) ∀职官 的释词特点和方法凡职官之词,皆以“官名”二字概之,复述其建置时代、更改沿革、执掌、品级和有关人事等,皆较简概如%叹廷尉】官名、秦始置为九卿之 一,掌刑狱汉 承秦制,秩中二千石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 ∀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 ∀改复旧称#曹魏于建安十八年!&∃∀,始置大理黄初元年!!+ ∀,改称廷尉,秩中二千石,第三品吴亦先置大理,后改称廷尉见《三 国志辞典∀ ∀ ∀,∀图书文献的释词 特点和方法图书文献包括现存和 亡佚的书名、篇名、合称,皆以“书名”、“篇名”概之,复列其异名、作者,述其成书、流传、内容特点、篇章和卷数,存者还著录其通行注本和重#要的研究著作#如%“【 三朝记 】书名亦·) ,·作《孔子 三朝》相 传为孔子所撰《三国志·蜀 书·秦传》注 引《七略》∗‘孔子三见哀公,作《三朝记》七篇今在《大戴礼》’裴 松之案∗‘《中经部》有《孔 子三朝》八卷,一卷 目录,余者所谓七篇见《三 国志辞典》 ∃凡所佚之书,皆言其“早佚”,后世有辑本者,一二举 列之 +∃成语典故释词特点和方法,先以“语出”、“事见”二字 征引其典出之书或原文,复解说其词义及字义,再引本书的出处和文句。

如∗“.挝妇翁】事见《东观汉记·第五伦传》∗‘⋯⋯’后用作无故 多受人诽谤中伤的典故妇翁,岳丈《魏书·武帝纪》∗‘⋯ ⋯’见《三国志辞典》∃四、体例结构合理,编辑加工精细是书 借鉴了现行词典书编辑上的诸多优点,整体结构比较合理,编辑加 工也十分精 心细 致如每一词 目中凡有疑难字、异读字、冷僻字皆括注汉语拼音和直 音#无直音 者从略∃,例如∗/件数#012朔∃】、.龙(#3直45康∃乡侯】、6狙7 犬#8 19是∃】又如每一词 目和索引皆用繁体字,以求其与原书使用的文字相统 一,而 释义则使用简化字,这虽 是体例上的一个很小的变化,但却充分考虑到了 阅读者的查找需要又如每一释文后,皆标注是词在中华书局 校点本原 出处的一个重要 页码,具有了索引的性质,其意 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对工具书的编纂和语词的研究等方面,尤为重要全部词目按繁体字的笔画笔顺编成和正文次序相一致的《词目索引》,又将词目首字编成《索引检字》,每一页上端又标明本 页词 目的首字和笔 画数这都给检索使用者,提供了许多查找、使用的方便当然,是书在体例、结构上或有需作微小改进、加强之处,在释义内容上也有可商之文。

这对任何一部卷轶浩繁的大书,皆在所难免,不可苛求,待日后再版时加以修订改进,使之更臻完善,“二十五史专书辞典丛书”的出版间世,在目前的出版形势下,尤堪称道如今的学人和 出版 界皆叹出版之难,关键就是一个“利”字,使得许多有功于后 人 和文化建设的重大选题图书不能 出版是 书的向世,不仅靠学人的勤苦工作,也靠出版家的胆识说到出版家的胆识,笔者认为它表现在 二个方面∗一是本书的责任编辑温玉川同志有识有胆,“识”在能从茫茫无 涯的学海中抓住如此宏伟的有传世意义的重大选题,这不仅靠编辑特有的职业性敏锐,尤其需 要广博的学识胆”在有胆量组织编辑出版如此皇 皇数千万 言的宏观巨轶,二 是山东教育出版 社的决策者有识有胆,“识”在 能认识到 是书的重大社会益效和将久不下架的经济效益,这同样需要学者和管理者相结合的卓识远见,“胆’,在有胆量排板,以一社之力筹巨资建造这一重大的系统文化工程此乃尤其值得称颂《二十五史专书辞典丛 书》的出版问世,是古人单路蓝缕修史著书与今人厘析条释辛勤笔耕的结合,是学人和出版家共识的结果有感于此,故以“先师单路著史于前,今贤条 释编辑于 后”名篇先师”自不待言,“今贤”即包含条释撰稿的作者,又含编辑出版的出版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