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大学生论文: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认知度的调查研究摘 要:客家话被认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围龙屋缺乏保护措施,存留下来的完整建筑越来越少;娘酒的酿造工艺已经越来越无人问津,面临失传的危机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必须从新生代青年开始抓起为了更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新生代青年对客家文化认知的状况,进一步了解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关注和传承力度,课题组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新生代大学生;客家文化;认知度;调查研究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了解客家先民艰苦创业的历史,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更深刻地领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有助于人文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但客家文化的传承现状在日渐纷杂的现实中不容乐观一种文化的消逝无形中是对一种精神的忽略,然而客家群体在改造世界的同时所展现出来的勤俭自强,吃苦耐劳,怀国爱乡,精诚团结,孝顺父母,勇于创新的客家精神是值得社会肯定和发扬的一、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认知度的调查分析为了更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新生代青年对客家文化认知的状况,进一步了解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关注和传承力度,2010年11月,课题组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抽样问卷方式,对象涵盖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专本科学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43份,有效问卷800份,回收率为93.67%,其中有41.8%的被调查者有客家血统,有58.2%的被调查者属于非客家血统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认知总体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关注度较低;二是语言、建筑、饮食在客家文化中代表性比较强;三是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四是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意识薄弱一)认知状况和关注度水平处于正相关的关系1.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知状况和关注度水平处于几近正相关的关系有关注才能有所认知,有了一定认知才懂得去关注,45.8%的“部分关注”,对应着52.3%的“了解一点”然而,从86.8%“关注客家文化”和59.4%“对客家文化形成渊源有所了解”的偏差中得出:有所关注所以有所了解,但并不是关注了就能够了解在被调查者占41.8%客家血统的新生代大学生人群中,对客家文化关注度的题目中说明了一点,对于客家文化的认知是包括非客家人在关注的一种文化,而并不仅仅限于客家民系其中,52.3%的新生代大学生“了解一点客家人及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超过客家血统调查人群的比例。
其次,客家文化认知途径的多元化其中主要途径是27.5%“身为客家人在客家环境中耳熏目染”,26.9%“亲朋好友介绍解说”;另一些途径是通过网络或书籍、客家餐馆、博物馆、旅游等的方式2.从文化传承上分析,新生代大学生对于客家文化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水平较低从数据显示,“不了解”的比例也不低,占了40.6%,更重要的是,“非常了解”只占7.1%,只占被调查的客家血统新生代人群的16.9%,反映出新生代大学生对于客家文化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水平不高从数据显示,49.5%的新生代认为客家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的地位中“重要”,24.6%认为“很重要”,23.6%认为“一般”,剩下的2.3%秉持着“可有可无,不重要”的态度,从侧面反映出新生代大学生对于客家文化的传承度不高二)语言、建筑、饮食在客家文化中代表性比较强在调查新生代对于客家文化中影响最深、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上,方言、建筑和饮食位列前三,并且均占据了50%以上的比例,其中客家方言(即客家话)占82.1%,客家建筑(即围龙屋、圆形土楼)占57.3%,客家饮食(酿酒艾草为代表)占50.9%,其余的分别是客家习俗占43.3%,客家精神占32.3%,客家宗祠20%。
其中,对于客家围龙屋的保留上的意见,占55.4%认为要“全部保留,有历史意义”,其次是39%的“少部分保留,作为旅游观光”,认为“不保留,残旧建筑应当拆除”的只占1.4%从中可看出,在对客家文化的认同上,对围龙屋的存在意义的认同度较高三)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调查显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与压力下,当代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在“您认为目前客家文化的保护现状如何”的问题上,将近一半新生代大学生认为“保护得很一般”,有26.8%的更认为“缺乏保护”;仅仅只有3.8%的新生代大学生以绝少比例份额支持“保护得很好”的选择调查同时显示,政府对保护和发扬客家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是很足够在“您认为政府对保护和发扬客家文化的重视程度够吗”的问题上,占64.5%的新生代大学生认为“不足够”,30.8%则认为“说不清”,认为“足够”仅有4.8%四)新生代对客家文化的传承意识薄弱客家文化是在客家族群中融合了中原汉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并一直保持下来的地域性强而富有个性的文化传统它承接着具有汉唐风韵的中原汉人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而不衰败而如今,据调查显示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意识薄弱在“您认为对于客家文化的保护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上,有一半以上的新生代大学生普遍认为是“新生代客家人的传承意识”,只有25.3%认同“各式文化下的冲击和压力”;12.6%的认为“客家文化的宣传力度”;6.6%表示是“政府的保护”。
其次,为了进一步探究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力度,课题组展开了“客家围龙建筑与开平碉楼”和“客家饮食与潮汕饮食”相比的调查项目,据调查显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出现了比较薄弱的环节,可见这就将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如:在“客家围龙建筑和开平碉楼您比较了解哪个”的问题上,36.1%的新生代大学生都抱“都不太了解”的观点,仅仅21.6%的比较了解“客家围龙建筑”,相对于此,有27.9%比较了解“开平碉楼”,只有14.4%对两方面风格迥异的建筑“都有了解”另外,在“客家饮食与潮汕饮食相比有没有吸引您的特色”的问题上,答案趋向多元化分散,对于饮食文化缺乏主流意识有28.3%的新生代认为“说不清”;占34%的选择“朴实、实惠的特点”;有25.6%的持“客家饮食讲究养生的特色”观点;8.6%的认可“没什么特色,喜欢潮汕饮食”;3.5%则认为“两者都没特色,都不喜欢”二、对调查结果的思考与对策通过调查分析,使我们对新生代大学生客家文化认知的状况有了一个较为真实和全方位的了解,为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地开展客家文化探究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以下是关于此次调查的思考与对策:(一)强化客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强化客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探究客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以至于立志在新生代中得到相应的传承等方面,具有值得探讨的意义。
立足于客家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上,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弘扬客家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认识弘扬客家文化的必要性客家民系在迁徙之中作出了生存价值准则的判断,保存着历史记忆维系下的中原文化,又融合了闽西、粤东和粤北的畲瑶族土著文化,在保存了中原先民的文化传统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这种在历史中生存融合发展下来的客家传统文化的核心,集中体现为客家精神 维护客家的历史人文传统,发扬客人精神,倡导现代创新意识,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守护客家文化的尊严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过于强调金钱主义,而无视正义;在法制社会讲法律,却失却了道德底线……这些无不与客家人的精神相悖客家人讲义气、重承诺、讲道德、守法纪,这是古之遗训,须臾不可忘记客家文化的核心价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下的具体显现中国当处于特色建设时期,不少人在利欲面前把持不了自己,迷失本性,妄图一夜暴富,从而铤而走险,当及时敲响警钟因此,弘扬客家文化有其必要性,理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认识弘扬客家文化的重要性客家群体在改造世界的同时所展现出来的勤俭自强,吃苦耐劳,怀国爱乡,精诚团结,孝顺父母,勇于创新的客家精神是值得社会肯定和发扬的。
然而,客家文化的传承现状在日渐纷杂的现实中不容乐观,一种文化的消逝无形中是对一种精神的忽略在无形文化氛围中的客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客家精神,对于传承人类文明,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更对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了解客家先民艰苦创业的历史;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更深刻地领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有助于人文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二)引导新生代大学生关注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客家文化不断地消亡的状况日益突出,所以我们必须引导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唤醒新生代客家人重视客家文化地位,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使其于华夏文明的大地上熠熠生辉,主要途径有:1.加强宣传力度客家文化的国内知名度不够如何在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加以增强、丰富和完善,真正搭建了解客家文化内涵的桥梁,尤其需要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形成“弘扬客家文化,人人有责”的意识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途径,如网络、广播、报纸、书籍、客家文化节、讲座、知识竞赛等等,从而达到宣传效果,吸人眼球。
2.政府的保护政府是一个国家的行政机构,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有促进文化发展的权利与义务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政府应该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在客家文化的传承现状在日渐纷杂的不容乐观的现实下,加强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力度,给以客家文化强有力的支撑,引起新生代的重视3.加强有形资产的建设客家文化的宣传缺乏足够的无形资产,资源分散,配套不足,整体规划与科学设计不够,例如现有一些名胜古迹较为分散,缺乏规模效应客家传统风俗习惯是客家群体灵魂的有棱有角的象征记载体,客家人有形的资产能将无形的客家文化精髓展示于世人面前,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使它在中华文化里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而光彩夺目在这方面,客乡历代文人辈出、文风昌盛、名胜古迹众多,客家风情浓郁独具特色的围龙屋、走马楼、土围楼、五凤楼等客家民居造型独特、结构巧妙;民间艺术如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汉调音乐、提线木偶戏、烧烟架、烧火龙等独具风韵;别具一格的客家饮食,朴实、实惠,注重养生,十分符合现代人的营养饮食规则,等等另外,客家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它只产生于一块四周被大山包围的丘陵山地。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不光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市政景观,尤其创造颇具特色的客家有形文化遗产系列,以达到文化建设效果,促进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兴趣、关注三)培养新生代大学生的传承意识从本次调查中,客家文化的传承现状在日渐纷杂的现实中不容乐观,一种文化的消逝无形中是对一种精神的忽略,虽然有形的载体和无形文化氛围中的客家文化,对于传承人类文明,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对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来说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但是结果却体现新生代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传承意识薄弱1.对新生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适应性教育客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分支,教育系统应该在相关的科目编排、授课中给予应有的重视程度,即使向新生代输送客家文化知识;相关的客家文化研究工作者,可以通过讲座、交流等学术途径,进行文化传播;作为客家体系的有关民族,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客家文化活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等,已达到提高新生代大学生传承意识的效果2.提高新生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