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2023年河南景区导游词

1980****05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1.28KB
约43页
文档ID:268071034
2022-2023年河南景区导游词_第1页
1/43

2022-2023年河南景区导游词河南景区导游词1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旅游景点常住院对面的钵盂峰顶因庵与其北的初祖庵相对,故当地人称之为“南庵”  它是少林地区地势最高的一座古建筑据旧志载,相传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后到钵盂峰顶养伤修炼,后寺僧为纪念二祖慧可而建此庵庵创建的年代大致和初祖庵同时,为北宋后期  二祖庵坐北向南,长34米,宽28.5米它原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前有山门,东西有配殿,北有正殿山门内供韦驮,亦称韦驮殿;西配殿内供紧那罗,亦称紧那罗殿;东配殿内供菩萨,亦称菩萨殿山门及东西配殿早已毁,仅存正殿正殿名二祖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前檐下有明柱两根在庵内边的断崖上还有“养膀台”遗迹因为这里是二祖慧歌舞“经行处”、“觅心台”、所以史书称为“炼魔台”庵内现有殿房3间,明、清碑碣数通,殿前古柏3株,庭院四角有水井4眼,就是有名的“卓 锡泉”.庵院周围有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年)以后的砖塔三座今存殿堂应为明嘉靖四十四年重修留下的殿堂殿内供二祖慧可塑像二祖庵在明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及清康熙、道光时曾修  1988年,又重修二祖庵大殿,1990年又在原山门处建门庭式简易门一座,并重建了围墙。

河南景区导游词2  各位游客,弭往前走,我们不矢¨不觉地便进入了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这里就是茱萸峰图家森林公园这里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寓,森林覆盖率达到86%以上跨入林间山道,可见举柏、橡栗、黄栌、红枫、核桃、山楂、山榆、柿树等大型乔木满山皆是,遮天蔽日至于茱萸、连翘、绣线菊、杜鹃、山枣、野葡萄等灌木药材更是杂陈林间山径小路曲曲弯弯,要不时地拨开伸到路上的枝蔓叶条,才能踏足通过行走间,你会不时地被突然出现的红一片、黄一片、紫一片、白一片的林中野花所吸引,为奔跑的野兔、呜叫的山雀所驻足呼吸着温润、新鲜的山林野气,踏着松软的苔藓,掣着波澜起伏的莽莽林海,心情也会变得格外轻松、愉悦  茱萸峰脚下朋友们,这就是云台山的主峰——茱萸峰,因古时候这里遍生芳香植物——茱萸而得名你看它端庄雄伟,威武挺拔在您看来,山太高则可望不可及,山太低则不屑一登,而茱萸峰却不高不低,恰到好处架萸峰景观丰富多姿,可以同国内睹如泰山、华山、嵩山等名山主峰媲美千百年来,深受历代文人雅士、八方名流所青睐,前来登临者络绎不绝唐代著名大诗人王维,每年九月九重阳节都要和亲朋好友一起登山茱萸峰望远寄情,曾经在此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千古绝唱,将千百年来游子心中最无法表达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重九登顶沿青石阶一路前行,我们便可到达圣顶茱萸峰登顶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地重九登顶的习俗所谓“重九登顶”,就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当地男女老少蜂拥而至,齐聚茱萸峰脚下,人人佩带茱萸香个个饮菊花酒、菊花糕、赏红叶,争相登上圣顶——架萸望远寄情据说,这样既可以免灾祛病,又可以给人带来好运古时获嘉县有一个书生屡试不第,然而有一年在登茱萸峰后登科,巧的是两个“登”字相应,于是,一时问被人们传为佳话从此以后,登茱萸峰之风便愈加盛行了河南景区导游词3  “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几多瑕思神往  “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开封府依北宋营造法式建造,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

作为主题景区,开封府坚持动静结合,雅俗共赏,历史与演义相映成趣的经营理念在开封府,您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河南景区导游词4  鹌鹑斗山朋友们,大家都知道:鹤鹁本性好斗但又有谁能够料到,这里就有一对鹌鹁在拼杀打斗呢,它们不仅一直斗到了高高的山顶之上,而且化作了顽石还要继续斗下去!不信,大家请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看见了吗?就在那里!你看它们嘴对嘴、眼对眼,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天知道它们斗了几千年,今后还要再斗几千年?  三秀谷、三秀石朋友们,这叠彩洞可谓“幽、奥、奇、幻”兼具大家看,从我们刚才上山时的2号洞到现在通过的12号洞这一段,洞洞相连,时隐时现,在蛇形洞里摸黑,在陡崖峭壁间盘旋过了12号洞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条峡谷便是郁郁葱葱的三秀谷了从12号洞外向谷对面森林上空望去,可以看见“三秀石”奇景看见了吗?就是那块石头说它奇特无比,一点也不夸张三秀石”屹立在山顶岿然不动,乍一望去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您不断地变换角度,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所在了。

对了,它可以随着人们视觉的转变而变换姿态,可以从灵芝、傣族少女摇身一变成为现代派的时尚女郎此情此景,令人叹为观止  仙龛峰朋友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山峰是仙龛峰它位于12号洞与13号洞之问,地处两道绝壁的交角上,居高临下,拔地通天,堪称一绝朋友们若身临其上,则会感到如履天台、似入云端、超凡脱俗、飘飘欲仙此峰四周上下,景色万千,令人目不暇接:后上方,有主峰茱萸峰在望,形若倬笔,直插蓝天自云;前下方,阡陌纵横,田园如画,十八盘大道弯弯,子房湖碧波千顷;前上方.层层山峦,一望无垠,天连天,山犹如海石涛影接天望之令人胸怀开阔,心旷神怡除此之外,这里还常有“白云游谷”奇观出现,云台山以云称胜,不观云不算游云台如果你幸运的活,还能一睹白云缭绕神奇  丹风朝阳“丹风朝阳”是13号洞上方的一处植物景观该景观本为一株古老的侧柏,因其衰老而有一枯枝,又因其枯木逢春又生出了许多繁荣的杖权枯枝昂扬似风头,新枝横披如风体,尖端下垂似风尾,亭亭玉立在洞顶小山之巅旭日东升时分,它便化作了一只美丽的丹凤,沐浴在灿烂的霞光盟,惟妙惟肖,故名‘‘丹凤朝阳”河南景区导游词5  大象爬山朋友们,过2号洞后走不了多远,如果向对面的山峦塑去,很容易地就能看到一座竹林状万丈峭壁映人眼帘.它便是竹壁峰了。

如果大家再细细看来,就不难发现在竹壁峰顶有一头大象在使劲地向上攀登你看它昂首阔步,向前努力地伸着脖子,似乎在追逐着山间白云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大象爬山俗活说:步移景换随着我们的移动,这头大象突然摇身一变又化作了一只大乌龟它同先前的大象一样倔强,昂着头执著地向山顶爬去:观看这组生动的喀斯特山体雕塑,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天狗镇山各位游客,看完“大象爬山”,咱们再来看一下“天狗镇山”你们看,在对面山峦的顶部横卧着一条“石狗”,它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传说古时候,云台山里常有猛虎出没,到处伤人,曾一度中断了道教宫观的香火于是,祖师爷便上天告状,说来也巧,正逢儒祖孔子、道祖老子、佛祖释迦牟尼等教祖正在天庭.讲经说法,玉帝不便当即问案,瞥了一眼老子笑道:“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虎饥伤人,下界何处没有?告信徒多加提防就是了孔子脱口而出说:“苛政猛子虎也!”其他教祖也各抒己见,好言相慰,但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南天门的守门天狗得知此事后,愤愤不平,于是,立马离开了天门,到下界惩恶扬善,最终制止了猛虎伤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石狗,便是守卫南天门的天狗的化身  峭壁太行花各位游客朋友们,如果您恰逢春暖花开的季节来此游览观光您一定会在这里的峭壁悬崖之上发现太行花。

太行花是一种奇花,属珍稀濒危植物,生长在第11号洞旁的“一线天”内,扎根于海拔820米高的峭壁石缝之中这里,虽然少见阳光,云雾常驻,十分阴冷,生长条件极为恶劣,但它们却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于是,曾有人写济这样赞美它们:“云台四月太行花,悬崖绝壁点翠霞不向闹市争春色,伴定青山共一家河南景区导游词6  沿石阶至观瀑台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观瀑台”,这里是欣赏云台天瀑的最佳位置在这观瀑台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西边从天而降的云台大瀑布,而且向北还可以看到古栈道“路功”犹如一条锦带缠绕在山间;向东望去则可见双秀峰,独秀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向南看则可见孔雀林中数不尽的孔雀泉竞相开屏,蔚为奇观;向下俯瞰,如临仙境瑶池,大有超凡脱俗之感觉  云台天瀑前面就是垂直落差达314米、由“华夏第一高瀑”之美誉的云台天瀑了,现在让我们欣赏一下它的风采吧!他上吻蓝天,下盖石阶,犹如晴天雨珠,临空飘落,宛如透明玉带,又象翩翩起舞的少女的乳白色衣裙,因风作态,变幻无穷,亦梦亦真站在它的近旁,你会充分领略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恢宏雄伟气势,甚至可以倾听到它的心跳、感觉到它的呼吸  波浪石坪朋友们,大家请看这一块奇特的波浪状地面。

这就是“波浪石坪”说它奇特,是因为它的表面不同于其他石头,这利一岩石层面上是一处珍贵的地质遗迹,面积共有500平方米,台面波状起伏,活似凝固着的水波纹传说古时候,世间有共工氏,因为争夺皇帝的位置,“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了五色石用来补天,在这里杀死了一条兴风作浪的黑龙霎时间,血流成河,波浪起伏,凝成了这波浪形谷地,眼前的这块石坪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当然了,这只是传说而已,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它形成于5亿年前水动力作用较强的滨浅海环境中,足由海水的潮汐等作用形成的目前,这种巨型纹理,堪称为中华一绝河南景区导游词7  现在我们来到有千古名园美誉的禹王台风景区观光游览  现在古吹台上所存的建筑是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整座建筑,都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我们看到的这个四柱三门式的木牌坊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清代的乾隆二十七年,牌坊上“古吹台”三个大字是清代河南巡抚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古吹台上参观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座楼叫御书楼,是为了供奉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为大禹治水亲笔题写“功存河洛”匣额而建造并得名的,各位可以到御书楼上欣赏清代康熙、乾隆二帝的塑像和书法。

第一组塑像是“康熙御书”,说的是康熙皇帝在古吹台上为大禹治水题写“功存河洛”匾额落款时的情景在此康熙还题写了“嵩高峻极”、“灵渎安阑”、“昌明仁义”三个匾额分别赐于河南各地第二组塑像是“乾隆吟诗”,说的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巡幸河南,来到开封古吹台时写下一首五言律诗的情景在禹王台的后面,专门建有刻着这首言律诗的御碑亭  看过御书楼的碑刻,请大家到师旷祠参观请看这个神态自若、跪坐抚琴的塑像,就是曾经在古吹台上弹奏乐器的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师旷音乐技艺非常全面,能够弹奏各种乐器《史记.乐书》中记载,师旷给晋平公弹琴,引来玄鹤起舞,天地动容,《淮南子.原道篇》中记载“师旷之聪,合八方之调”,说他有辨别八方风乐调的才能他还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据说古曲极品《阳春白雪》东曲就是师旷所作而留传下来的春秋时期,开封是魏国南部边境的一个小镇,当时叫仪邑,仪邑的百姓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他经常弹奏曲子的地方叫“吹台”,年深日久,吹台已成为远古之事,人们就把这座台子叫作“古吹台”  大殿西侧院是水德祠水德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奉祀自战国时期至清代的38位治水有功者,各立牌位。

改建后的水德祠内新增雕塑三尊,中间的这也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史起,东边的这位是元代人贾鲁,西边的这位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水德祠中所奉把的38位治水有功者,大多数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学家,都是曾经对治理水患做过贡献的人东西两侧排。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